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2/ 13 09:04:05
來源:農民日報

廣東茂名:“百墟千村”謀振興 示範帶動促發展

字體:

  原標題:“百墟千村”謀振興 示範帶動促發展——廣東省茂名市高水平推進鄉村建設紀實

  在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南海街道塘霞村,以古俚族、疍家及漁商文化為內核打造的成片民宿、街區,仍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放眼望去,山巒疊翠間紅墻泥瓦房林立,俚人塔寨、塘霞客廳等建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順着村道一路向前,則是一片碧海銀沙迎接四方來客。

  塘霞村的整體改造升級,是南海街道“疍家墟”項目的核心內容。近年來,以“百墟千村振興計劃”為抓手,茂南區“油城墟”、信宜市“竇州墟”、高州市“高涼墟”、化州市“橘州墟”等一批鄉村振興樣板在茂名崛起,為全域鄉村振興樹立了樣板、探索了經驗,有效提升了鄉村建設質效。

  “墟”作為南方部分地區方言中鄉村集市的代稱,緣何進入鄉村建設政策話語?對此,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莊悅群&&:“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目標任務,茂名市共有104個涉農鎮(街),有獨特的‘趁墟’市井文化,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鎮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鎮村,從市情農情出發,就是要突出示範帶動、典型引領,打造鄉村振興樣板墟,以點帶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堅持科學謀劃,優化鄉村建設新機制

  廣東省唯一一個連續兩年農業總産值超千億元的地級市;連續兩年獲廣東省“鄉村振興大擂&”總分第一名;2022年上半年,實現農業總産值519.04億元,同比增長6.5%;實現農業增加值309.1億元,增長6.2%……一系列成績,都標誌着茂名在廣東農業農村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新時代、新征程,如何推動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大市向農業強市、綜合實力強市轉變,成為考驗茂名市農業農村幹部的一道題目。

  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決定啟動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簡稱“百千萬工程”),突出縣鎮村聯動,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為茂名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動力;同時,茂名市&&《打造高水平鄉村振興“茂名樣板”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明確“聚焦城鄉融合發展,以墟鎮、鄉村為對象,重點抓好5條樣板墟和6個示範群建設,推動墟村聯動,着力構建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面的鄉村振興新格局”,與“百千萬工程”高度契合,為茂名農業農村“大變強”給出答案,令人眼前一亮。

  以“百墟千村振興計劃”為抓手,茂名市通過大量調研、多方論證,探索出一套科學謀劃鄉村振興的“一四五”工作法,即遵循“策劃—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全流程推進體系,有效避免建設項目與鄉村現狀格格不入的情況;同時,抓住産業築基、文化鑄魂、風貌塑形、功能強村四大要素,統籌做好基層黨建、生態優化、群眾工作、人才支撐、措施保障五項工作,做到工作有章法、執行有效率、長遠發展有保障。

  頂層設計明確、保障措施有力,助推茂名市鄉村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截至2022年10月,全市103個鄉村振興示範樣板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五大示範樣板墟相關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帶動形成建設長度318.5公里、覆蓋21個鎮街、惠及農民群眾逾76萬人的9個鄉村振興示範帶。

  聚焦補齊短板,繪就生態宜居新畫卷

  作為一座工業城市,素有“南方油城”之稱的茂名,天藍水碧地綠卻成為“標配”,展現着獨特的生態之美。隨着“百墟千村振興計劃”深入推進,全市生態與人居環境極大改善,煥發了新的時代光彩。

  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曾因長期無序開採,成為“城市傷疤”。近年通過大規模生態修復,舊貌換新顏,一汪湖水在陽光下顯得碧藍、不時有白鷺從天空飛過,一條觀光鐵軌沿途的油甘窩村、上洞村、譚屋村等,村容村貌整潔如新、人居環境優美舒適。“這是‘油城墟’配套項目之一,我們通過活化利用工業遺産,打造了串聯沿線七村的特色精品項目,預計到今年6月會吸引來更多游客。”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油城墟”的建設,對既有鎮村道路、沿街房屋進行改造升級,一方面完善了各村基礎設施配套,提升了整體風貌,另一方面也為商業化運營、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打下基礎。

  基礎設施配套是鄉村發展薄弱環節,“油城墟”的實踐,正是茂名市以典型項目為引領,輻射帶動全域鄉村建設有效提升的生動寫照。

  聚焦鄉村建設領域的突出短板,茂名市建立起有力有效的工作機制:市領導幹部包鎮巡村督導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開設紅黑榜,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村過關”;實行挂圖作戰,推進農村集中供水、村內道路攻堅、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等行動;落實“一戶一宅、建新拆舊、帶圖審批、現場辦公、管好工匠、管住材料”的工作要求,引導村民規範建房……

  “目前,全市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率100%,完成集中供水、村內道路、污水治理等超全省總量1/4的攻堅任務。”茂名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將持續推動村莊從乾淨整潔向美麗宜居升級,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貢獻“茂名力量”。

  突出産業引領,釋放三産融合新動能

  2022年4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駐化州市新安鎮鄉村振興幫扶工作隊隊長孔令辰格外忙碌,當月,他協調全鎮17個村(居)黨組織書記牽頭成立戰隊,隨機編成三組進行了人居環境整治大比武。孔令辰&&:“化州市山清水秀、盛産水果,此次擂&賽是結合全市‘百果飄香’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把鄉村建設相關工作轉化為‘美麗經濟’放大器、現代農業孵化器的舉措。”

  以良好生態和人居環境為産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在推進鄉村建設進程中突出産業帶動、強化多維融合的例子在茂名不勝枚舉。

  農旅融合方面,信宜市“竇州墟”以三華李産業為基礎,圍繞李果、李花特色資源創建春賞花、夏品果的鄉村生態旅游項目,建設集手信、餐飲、民宿等業態組合的雙合河畔文創街、李花谷水世界、高端山林民宿等文旅融合區,成功打造“中國李鄉·山水雙合”縣域旅游金字招牌。

  品牌營銷方面,線上展銷&&“茂名墟”與線下建設項目“高涼墟”相互融合,把分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起來,圍繞産地認證、生産標準、品牌塑造、産品銷售等問題提供統一服務,實現“高涼墟”品牌産品上架“茂名墟”,農民群眾“雲上趁墟”、特色産品暢通“上行”。

  點上出彩、串珠成鏈、全面振興,“百墟千村”的點點星火,正掀起高質量推進鄉村建設工作的熱潮。茂名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下一步,將繼續穩打穩扎、久久為功,與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形成合力,紮實有序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確保農業穩産增産、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吳礫星 趙煒)

【糾錯】 【責任編輯:崔伊銘 】
閱讀下一篇:
0102100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2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