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盧氏縣,室外呵氣成霜,而位於該縣湯河鄉的溫泉度假村裏卻人聲鼎沸,眾多游客在此露天嬉水、泡溫泉。
十余個大小不一的泡池,熱氣蒸騰中若隱若現的人們不時傳出舒爽的嬉笑聲和稱讚聲。
“沒想到這裡生意這麼好,還好提前預訂了位置。”來自欒川的游客李志強告訴記者,“這裡環境優美,泡溫泉很舒服。”
“這兩天生意非常好,每天能接到40多個電話,家裏的桌位幾乎天天被訂滿。”村民周宏斌的農家樂位於與度假村一河之隔的公路邊。假日期間,他的農家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就餐和住宿。
湯河溫泉又名“湯池”,在湯河鄉湯河村下街一處山崖下,一泓天然溫泉從山體中噴涌而出。清光緒十九年(1903年)“盧氏縣誌”記載:“湯池在熊耳山足,夏可熏雞,冬可沐瘍……”
近年來,隨着盧氏縣文旅康養産業的發展和“清清盧氏”旅游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提升,湯河鄉深入挖掘“溫泉裸浴”這一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先後投資3860余萬元,打造溫泉小鎮,同時提升公路等級、改善配套服務,大力發展民宿産業,使得湯河村面貌煥然一新。
文旅産業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湯河鄉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當地餐飲、住宿和特色農産品銷售,為湯河村周邊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和收入來源。
該鄉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積極鼓勵引導轄區內“山水人家”“湯泉小鎮”“龍門山莊”等傳統酒店和農家樂向鄉村民宿轉變,2022年完成73間民宿改造提升任務,民宿服務業走上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之路。如今,像李志強一樣,越來越多的盧氏周邊游客把到“清清盧氏”泡溫泉、賞山水,感受民俗文化,品嘗盧氏美食納入假日旅游首選項。
“在解決游客如何‘泡’得舒心後,我們全面推進‘帶’的策略,大力推進以食用菌、林果、中藥材為主的特色産業發展,讓游客在享受溫泉帶來的愜意同時,還能帶上本地的特色農産品,實現文旅康養、産業發展與群眾增收的和諧統一。我們在魏王坪、高溝口、小溝河、河口4個村發展獼猴桃産業基地,全年産量達到55噸。全鄉發展食用菌標準化種植大棚209座,栽植食用菌400余萬袋;發展高山皇菊300余畝,優質皇菊産量達到1000余斤,實現經濟效益20萬元。在義節溝村新增中蜂600余箱,年産蜂蜜1.2萬餘斤,經濟效益達到96萬餘元。”湯河鄉副鄉長常亮説。
據介紹,盧氏縣依託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配套發展特色産業,實現住民宿、泡溫泉、品黃菊、食鮮果、帶山珍,讓地處豫西深山的小山村走上了紅紅火火的振興之路。(聶金鋒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帥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