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1/ 10 13:50:38
來源:農民日報

河南洛陽孟津區以“三變”改革促農增收

字體:

  原標題:村集體經濟龍頭舞 鄉村振興全盤活 ——河南洛陽孟津區以“三變”改革促農增收

  “村級集體經濟這個龍頭舞起來,鄉村振興就全盤皆活,共同富裕也有了支撐。”近日,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城關鎮賈滹沱社區高效智慧農田內,村支部書記賈戰勝有感而發。

  賈滹沱社區高效智慧農田作為城關鎮“三變”改革重點打造項目,按照“農村土地經營權向村集體流轉,由村集體統一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再流轉”的思路,新增流轉土地5000余畝,運用産權交易&&溢價發包,實現村集體“價差”增收180余萬元。

  2021年以來,孟津區以“三變”改革為重要抓手,土地流轉為“突破口”,激活農村自然資源、存量資産、人力資本,使村集體、農民、經營主體“三位一體”“聯産聯業”“聯股聯心”,促進了農業産業增效、農民生活增收、農村生態增值。全區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1.1億元,集體經濟超10萬元村239個,超100萬元村21個。

  用好改革抓手 激活發展動力

  橫水鎮位於孟津區最西部,為了徹底解決農民收入水平低、村集體經濟薄弱的現狀,鎮村幹部搶抓“三變”改革機遇,精心謀劃奶牛、肉牛養殖等産業發展項目。

  “通過‘三變’改革,我們激活了土地、人力和産業等要素,投資1.3億元建設洛陽君荷牧業奶業産業示範園,項目建成後奶牛存欄規模可達2500頭。”橫水鎮黨委書記楊萌介紹。

  同時,鼓勵周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從群眾手中流轉土地4000余畝,擴大青貯作物種植面積,為君荷牧業等龍頭企業提供養殖飼料。青貯玉米及小麥每畝地每年可為合作社帶來300至400元純收入;農戶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後,除地租收益外,可進入企業務工獲得薪資3000元以上。

  針對目前部分農村資源分散、資金分散、農民分散的現狀,孟津區通過成立集體資産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鼓勵農民將閒置土地入股、閒散資産入股、勞務入股,獲租金、掙薪金、分股金。截至目前,全區已成立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257個,確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45.1萬人、13.1萬戶,量化股份份額45.1萬股。 

  發展特色産業 增強“造血”功能

  在送莊鎮白鹿村“桃之緣”種植園裏,種植大戶黃俊龍説起改革帶來的變化,不禁豎起了大拇指。自“三變”改革開展以來,白鹿村依託“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域優勢,借力廣泛宣傳推介,實現本地鮮桃品牌化。如今白鹿村的鮮桃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全村146戶桃農鮮桃可實現銷售收入180余萬元。

  利用精品果蔬、特色農業等本土資源,白鹿村“桃之緣”鮮桃與梁凹村“慧林源”蔬菜、十里頭村“十里香”草莓、送莊社區“送駕莊”袖珍西瓜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的農業産業發展新布局。全鎮果蔬産業種植面積達1.8萬畝,建設日光溫室、大拱棚3800余個,年産瓜果蔬菜3.3萬噸,總産值5.1億元。

  近年來,孟津區堅持“因地制宜、差異發展、試點帶動”,結合“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創建,通過“農戶+村集體+基地+新型經營主體”等多種股份合作形式,大力發展富民産業,形成了1.5萬畝草莓、1萬畝精品西瓜、1.6萬畝貢梨、1.1萬畝車厘子、1.6萬畝設施蔬菜、0.6萬畝軟籽石榴“六朵致富金花”,帶動群眾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構建交易體系 搭乘信息化快車

  去年,朝陽鎮閆凹村集體廠房通過農村産權交易&&出租競價,原標價格每年3萬元租賃費,最終以每年5.5萬元高價成交,溢價率高達83.33%。

  “資産網上交易有許多好處。”朝陽鎮農辦負責人介紹,“不僅可以盤活閒置資源,還可以進行土地集中流轉,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價值。同時,交易過程公開透明,既規範了村集體産權交易,又保障了農民切身利益。”

  乘着數字化改革東風,孟津區靈活運用“科技+”手段,推進農村産權交易&&線上運營,包括清産核資成果、集體成員、股權配置、組織資料、年度分紅等內容,有效激活和增值利用農村閒置集體資金、資産和資源,促進陽光政府、服務型政府創建,進一步築牢“三資”監管防線,管好農村集體“錢袋子”。截至目前,全區共建設區級産權交易中心1個,鎮級産權交易中心14個,村級産權交易服務網點257個,交易額達690.44萬元。

  “我區將進一步挖掘和提煉‘三變’改革經驗,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構築體制機制新優勢,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添活力增實力。”孟津區委主要負責人説。(殷潘丹寧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陳顯萍)

【糾錯】 【責任編輯:崔伊銘 】
閱讀下一篇:
0102100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1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