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浙江舟山的魚山島,一座現代化的未來“石化之城”巍然屹立,24小時運轉不息。這座總規劃面積達41平方公里的舟山綠色石化基地,是我國首個、世界第二個“離岸型”石化基地,其中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全面建成,標誌着我國在大型石化工程建設領域實現突破。該工程由榮盛石化、桐昆投資、巨化投資、舟山海投等聯合建設。截至2025年7月,浙石化原油加工量已超2億噸。在高端化學品領域,PX(對二甲苯)産能達880萬噸/年,乙烯産能達420萬噸/年。與此同時,産業鏈縱深發展不斷推進,高性能樹脂、POE聚烯烴彈性體等多個新材料項目密集投産。浙石化形成了“油頭-化身-高化尾”的一體化産業鏈條,助力國家石化産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布局。
控制系統I/O規模達到77萬點,打造世界級智能工廠
浙石化項目自2017年一期工程啟動建設,到2022年二期工程完工,僅用5年時間即完成4000萬噸/年産能的全面建成投産,相較於國內、國際其他同類項目,項目周期大幅縮短。
基於在石化行業三十多年的深厚沉澱及在技術創新、卓越産品、行業經驗、工程交付和成本效益方面的諸多優勢,中控技術從項目建設伊始就參與到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設推進當中,成為浙石化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的有力夥伴。
以着力構建國內煉化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數字化智能化示範工程,助推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實現減油增化、綠色低碳、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為總體建設目標,中控技術提供了業內領先的“1+2+N”工業AI驅動的企業智能運行新架構,涵蓋控制系統、儀器儀表、工業軟體、網絡安全、流程工業過程模擬與設計&&等立體産品矩陣,為該項目構建起支撐綠色低碳與智能製造雙輪驅動的發展框架。
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也是中控技術自成立以來,所完成的點數最多、體量最大的世界級煉化一體化項目。該項目控制系統 I/O點數規模已經達到77萬點,刷新了中控技術的自身記錄,彰顯了中控技術在流程工業數字化、智能化領域的領先地位。與此同時,中控技術最新的工業AI技術及相關産品也在該項目上得到廣泛應用,助力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邁向綠色低碳、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新階段。
中控技術智能産品技術全面賦能,助推裝置高效穩定運行
該項目自啟動以來,中控技術團隊經過深入研究和反復試驗,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關,確保項目得以成功實施。隨着項目的持續推進,中控技術與浙石化的合作深度、廣度及高度也在不斷提升,服務範圍從項目一期的輔助裝置DCS、GDS、IDM逐步到二期核心主裝置及輔助裝置的DCS、GDS、IDM,再擴展至項目核心裝置的DCS、工廠操作系統、SIS、智能儀表、閥門、網絡安全、報警治理、工業AI與優化控制系統等全方位産品譜係應用,形成縱向協同、橫向整合的智能管控體系。同時圍繞“安全、成本、低碳、效益”等核心目標為客戶帶來顯著價值,有力賦能浙石化高質量發展。
規模高達77萬I/O點數的工業控制系統為浙石化帶來生産效率、經濟效益、安全效益的全面提升,同時推動産業鏈上下游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的優勢顯現。比如,該項目1#、2#乙二醇裝置自控率平均達到99%以上,總投用率≥99.99%,關鍵工藝參數標準偏差分別降低了35.10%和36.48%,綜合能耗分別降低1.4%和1.99%,乙烯單耗分別降低0.4%和0.31%,實現了對裝置各工藝參數的平穩控制,大幅提高自動化水平及裝置生産能力,減輕操作人員勞動強度,保證各類裝置安全生産、穩定産品質量、降低單位能耗。
在報警治理方面,針對生産現場報警的操作次數由最初的每週140萬次降低到現在的35萬次左右,報警次數則由最初的每週74萬次降低到2000次左右。這使得整體生産更加平穩、操作更加安全,為生産裝置的智能自主運行提供了基礎保障,極大提升了浙石化的生産效率。
浙石化儀控中心副總經理魏高升評價道:“中控技術控制系統穩定性已經達到或超過國外主流廠商,其控制系統針對國內企業的生産需求進行了定制化的優化,更符合國內的生産環境。”
中控的控制閥、安全柵、變送器、分析儀等産品也在浙石化得到廣泛應用,贏得用戶高度認可。浙石化在給中控技術的感謝信中説,“中控技術為項目提供了高可靠性的軟硬體産品,為裝置穩定運行提供了有效支撐,全面滿足了工廠生産操作各項要求”。
為構建“智能儀表+預測維護+數據治理”的工業體系提供新範式,雙方還將在儀表系統智能化、AI分析、邊緣計算與大數據融合等方面持續拓展合作。
工業AI驅動未來工廠建設,推動石化産業智能化升級
在浙石化的現代化工業體系中,工業AI作為變革性技術力量,正深度嵌入並重塑其生産運營的各個關鍵環節,展現出強大的賦能效應與專業價值。魏高升認為,在企業快速擴展的背景下,數據分析和AI技術被視為提升生産效率的關鍵。
AI模型與機理模型融合後帶來的智能優化控制技術,正為聚烯烴行業帶來嶄新的增長機遇。在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高密度聚乙烯裝置上,基於中控技術“AI+機理”模型的聚烯烴智能優化技術結合先進控制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取得良好的驗證效果,産品質量波動降低30.17%,牌號切換時間縮短20.35%,産率提高1.045%以上,助力企業在保持質量穩定基礎上實現了自主負荷升降與智能決策。
之後,浙石化將進步一依託工業AI理念架構及技術産品,逐步擴大AI、大數據技術在裝置分析及優化、安全維護、效益提升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尤其是通過部署中控技術通用控制系統UCS産品Nyx、SmartEIO數據傳輸解決方案等先進産品,大幅降低企業生産建設成本,深挖數據價值,推動石化産業智能化升級。
未來,中控技術將繼續與浙石化深化合作,加快工業AI、大數據、先進控制等前沿技術在石化行業的落地應用,為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和壯大新質生産力貢獻力量,為推動我國石化産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