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低空 新向未來——2025低空經濟敕勒川思客會共謀産業新機遇

發表於:2025-08-09 13:22:38

  低空“振翅”,科創北疆。8月8日,2025低空經濟敕勒川思客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本次思客會以“數智低空 新向未來”為主題,邀請來自政産學研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共同探討低空經濟新機遇、新方向,為助力低空經濟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圖為2025低空經濟敕勒川思客會現場。新華網 發

因地制宜 推動低空經濟加速騰飛

  中國民航局預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典型代表之一,低空經濟目前正在加速騰飛,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如何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産力,推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多地面臨的關鍵課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秘書長、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范恒山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網 發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秘書長、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范恒山&&,區域發展低空經濟應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重點、有序推進,具體在於要集中發揮地方的比較優勢,積極開拓與自身獨特條件緊密契合的低空經濟項目,與此同時,通過“內培外引”聚集發展資源,進一步促進低空經濟跨區域協同和跨行業融合。

圖為思客對話“構建北疆低空新範式”現場。新華網 發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空域資源豐富,發展低空經濟潛力巨大。如何將內蒙古的空域資源轉化為發展低空經濟的獨特優勢?內蒙古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王樹彬建議,可依託地域廣闊、能源充足等資源優勢,充分構建有效的低空航路網,縮短區域間的運輸時長。內蒙古工業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黨委書記文宗川&&,內蒙古可加大低空飛行器在生態旅游、智慧畜牧等場景下的應用,因地制宜推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落地。

  會上,呼和浩特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敏娜介紹了呼和浩特低空經濟産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她&&,呼和浩特將以內蒙古低空經濟産業園為重點,構建低空經濟立體交通網,完善産業鏈條,拓展應用場景,力爭建成“內蒙古自治區低空經濟示範區”和低空經濟産業發展新高地。

數智賦能 築牢低空經濟創新根基

  目前,低空經濟正從“蓄勢期”轉入“爆發期”,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形成了多領域、跨行業、全鏈條的産業發展格局。

新華網黨委常委、董事、副總裁楊慶兵致辭。新華網 發

  新華網黨委常委、董事、副總裁楊慶兵&&,新華網將從媒體傳播、數據服務、智能技術等方面賦能低空經濟創新發展,構建開放共贏的低空經濟生態。

歐洲科學院院士、河南理工大學副校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金雙根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網 發

  當前,數智技術的創新發展,特別是通信與導航技術的突破性進展,極大地拓寬了低空經濟的應用邊界。歐洲科學院院士、河南理工大學副校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金雙根指出,通導遙一體化技術在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十分廣闊,不僅能帶動上下游産業鏈協同發展,還將拓展低空經濟在城市管理、醫療救援、物流運輸等領域的應用,幫助構建共享的低空資源運營&&。

  中國移動(成都)産業研究院副院長、5G網聯無人機系統總設計師蘇鬱以低空智聯網為例,介紹了基礎設施建設對發展低空經濟的重要作用。他&&,低空智聯網深度融合了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將為低空飛行活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和服務保障,實現低空經濟安全、高效、協同發展。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會董事、副總經理焦毅致辭。新華網 發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會董事、副總經理焦毅在談及自治區低空經濟發展時&&,內蒙古移動將充分發揮科創資源稟賦和産業帶動優勢,整合創新要素和産業資源,為低空經濟發展構築堅實的技術根基。

産教融合 完善低空經濟人才培養體系

  低空經濟的爆發式增長需要更多全産業鏈人才,這為高校依據實際情況,特別是低空經濟産業鏈需求,開設低空經濟相關專業及加強産教融合提供了重要機遇。

  針對如何構建緊密契合地方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內蒙古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周建濤&&,內蒙古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緊密圍繞低空經濟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構建科研&&和人才産業創新體系,從核心技術攻關、人才輸送等維度推動低空經濟産業生態的構建。內蒙古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趙增武&&,作為服務自治區新興産業發展的重要&&,內蒙古工業大學聚焦低空經濟前沿領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日後將繼續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會上還舉行了一系列簽約儀式,並成立“北疆航谷低空經濟産業聯盟”,促進低空經濟産業鏈上下游一體化發展。

  本次思客會由新華網、新華社內蒙古分社、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新華網思客智庫作為媒體型智庫&&,以“發現思想力 成就影響力”為宗旨,建設高端專家庫,生産與傳播有深度的原創內容、有品質的智庫報告,服務公共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