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首艘無畏級核潛艇進入總裝階段-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07 17:04:24
來源:中國國防報

英首艘無畏級核潛艇進入總裝階段

字體:

  3月下旬,英國海軍在英格蘭坎布裏亞郡巴羅因弗內斯造船廠,為新一代戰略核潛艇無畏級首艇“無畏”號舉行龍骨鋪設儀式。英國首相斯塔默和國防大臣希利共同出席該儀式,這標誌着英國新一代核威懾力量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設計指標可觀

  隨着模塊化造船技術發展,鋪設龍骨已不再是潛艇乃至大部分現代軍艦建造的必需步驟,但這項儀式作為象徵性傳統得以保留。對模塊化建造已持續近10年的“無畏”號核潛艇而言,這標誌着其各艙段進入總裝階段。作為英國未來戰略核威懾&&,4艘無畏級核潛艇預計於本世紀30年代陸續服役,一對一替換現役前衛級核潛艇,確保英國核威懾能力延續至2060年代。

  根據設計指標,無畏級將是英國乃至歐洲(除俄羅斯外)歷史上建造的最大潛艇,全長153.6米,水下排水量約1.72萬噸,比前衛級(約1.6萬噸)略有提升。動力系統採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研發、在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壓水堆基礎上改進的新型反應堆,安全性更好,壽命更長,預計可在無需更換燃料的情況下持續運行20年。該型艇由渦輪電力驅動,採用泵噴射推進系統和X形尾舵,水下航速超過28節,高速航行的噪音降至“史上最低水平”,靜音及隱身性能較前衛級提升約40%。

  傳感器系統方面,該型艇採用法國泰雷茲集團2076綜合聲吶系統,結合舷側陣聲吶等,探測半徑可覆蓋周邊約100&&(約合185千米),電子戰桅桿可集成光學監視、衛星通信與電子對抗功能,從而形成全方位戰場感知能力。打擊能力方面,其仍將搭載美制“三叉戟II D5”潛射彈道導彈,不過,導彈發射管數量從前衛級的16具減少至12具(3組4聯裝),增加了生活區面積,提高艇內生活環境和艇員舒適性。該型艇預計將配備約45萬噸當量的新型“阿斯忒裏亞”核彈頭,並與美國在建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擬搭載的W93核彈頭實現技術共享。

  舊艇亟待替換

  無畏級核潛艇項目是英國近年來最重要的國防建設項目之一,總成本約430億英鎊(約合525億美元,不含核彈頭更新費用),至今已投入超過100億英鎊。2012年BAE系統公司正式啟動該級艇設計工作,2016年首艇“無畏”號切割首塊鋼板,進入實質建造階段。2號艇“勇士”號和3號艇“厭戰”號已陸續開建,4號艇“喬治六世國王”號尚未正式開工。報道稱,該項目將帶動英國國防工業鏈全面升級,預計將創造約3萬個就業崗位,惠及約1500家供應商。

  對於尚在襁褓中的無畏級核潛艇,英國軍界寄予厚望。英國核潛艇部隊的現狀,可概括為“數量不多,狀態欠佳”。4艘戰略核潛艇是維持核威懾所需的數量下限,為保證戰備巡航,只能輪流上崗:1艘巡航執勤、1艘港口待命、1艘維修養護、1艘戰力恢復。這意味着,一旦潛艇出現計劃外故障,會導致其他潛艇延長值班時間,從而增加故障概率和老化速度,進而陷入惡性循環。英軍現役4艘前衛級核潛艇,服役時間最短的也已達25年,按照設計使用壽命應準備進入退役程序。然而,新艇遲遲不到位,舊艇只能延遲“退休”,甚至還要“加班加點”,這是前衛級近年來屢屢出現故障乃至事故的重要原因。

  前衛級核潛艇的持續巡航時間設計指標,是不超過90天。然而,2022年,2艘前衛級創下157天的超長連續巡航紀錄。2023年9月,這一紀錄又刷新到195天。今年3月21日,英國首相斯塔默視察剛結束長達204天巡航的“前衛”號,並在國防大臣希利陪同下會見艇員及其家人。這是英國首相十多年來首次視察絕密核潛艇。評論認為,這次訪問發生在斯塔默主持援助烏克蘭“意願聯盟”會議前夕,且與無畏級首艇鋪設龍骨前後相接,折射出英國政府面對日益緊張的地區及國際局勢,急於彰顯其核威懾實力,以及對戰略核潛艇更新迭代的迫切需求。

  前景難言樂觀

  目前,英國海軍已將研製無畏級核潛艇列為最高優先級任務。對此,輿論普遍持謹慎態度,認為該項目難以擺脫多重困擾。

  一是資金支撐乏力。2月25日,斯塔默宣布,本屆工黨政府將啟動冷戰結束以來英國最大規模軍費增長計劃,到2027年,軍費佔GDP的比例將從目前的2.3%提升至2.5%。不過,為增加軍費,英國政府將在2027年把發展援助支出佔GDP的比例從0.5%削減至0.3%,這一“拆東墻補西墻”之舉,折射出英國財政狀況不佳,軍費落地變數較大。評論認為,英國若將有限的資金投入新潛艇建造,很可能影響供現役艦艇正常運行的經費開支。

  二是研發潛力存疑。英國目前以金融業、服務業等第三産業為主要經濟支柱,工業佔比不斷下滑,軍工産能逐漸萎縮。對比英國音樂行業和造船業可發現,2023年現場音樂會(演唱會)帶動6.2萬人就業,造船業帶來的就業人口僅有4.26萬。技術工人短缺,新增就業人員不願進入工廠,勉強維持生存的造船業長期訂單不足,使英國難以走出武器研發“拖(工期)—漲(開支)—降(性能質量)”的怪圈。

  三是人員缺口較大。英國民眾參軍熱情不高,目前英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總人數不足3.8萬人。人員不足,英軍只得退役部分軍艦。許多關鍵崗位後繼乏人,即便有新艇服役,也難以在短期內配齊足夠合格艇員。英軍還面臨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尤其是核潛艇部隊經常爆出行為不端、管理不善等醜聞。

【糾錯】 【責任編輯: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