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首飛27周年!我和“猛龍”那些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24 10:48:16
來源:縱覽新聞

殲-10首飛27周年!我和“猛龍”那些事

字體:

  誰是殲-10戰機總設計師?宋文驄!“感動中國2009年度人物”!

  27年前的1998年3月23日,被稱為中國“爭氣機”的殲-10戰機完成了首飛。宋文驄特意將自己的生日改為3月23日。

  殲-10總設計師(左二)和首飛試飛員(右二)合影

  誰是殲-10戰機首飛試飛員?長達20年時間沒有標準答案!2018年中國航展新聞發布會,我作為時任空軍新聞發言人,安排他與中外媒體見面。這是殲-10戰機首飛20年後,首飛試飛員雷強第一次公開亮相。我擔任人民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10年間,致力於推進歷史的公開,揭開歷史的真相,記錄空軍的歷史。

  殲-10的網名叫“猛龍”,是我國第一款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讓中國戰鬥機實現了從引進、仿製到自主研製的跨越式發展,又被網友稱為中國“爭氣機”。殲-10的歷史是這樣書寫的:1998年3月23日,殲-10成功首飛;2004年,殲-10成功定型;2006年,殲-10裝備部隊;2010年,殲-10表演機首次亮相中國航展;2013年,殲-10表演機首次飛出國門展翅莫斯科航展;2017年,殲-10B首次出征國際軍事比賽,殲-10C首次公開亮相;2018年,殲-10C開始擔負戰鬥值班,殲-10表演機首次飛越長城;2023年,八一飛行表演隊換裝殲-10C後在國內首次公開亮相;2024年,殲-10C表演機首次飛越金字塔……

  殲-10首飛試飛員雷強首次公開亮相

  “雖然因為年齡原因,我不能再飛上藍天,但我還在為國家的航空工業、為空軍的武器裝備發展繼續作出自己的貢獻。”2018年11月7日,殲-10首飛試飛員雷強在第12屆中國航展新聞發布會上説。這次新聞發布會,由我組織和主持。

  殲-10戰機首飛20年後,這是首飛試飛員雷強第一次公開亮相。曾任空軍某試飛大隊大隊長的雷強,是殲-7C/D/E飛機的首飛小組成員,飛行過國內外22個機型,試飛了交付部隊的戰機200余架,培訓外國飛行員60余名,累計飛行有人機3500小時、無人機2000小時,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次、一等獎3次。

  本文作者(左一)和殲-10首飛試飛員雷強合影

  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研製第三代戰機——殲-10。雷強作為試飛小組成員,從設計階段介入一直到首飛。殲-10在立項研製時,定下三大目標:研製一款新型戰機、創造一套創新研發體系、鍛煉一支能研製跨代新機的創新型隊伍。

  1998年3月23日,中國殲-10戰機首飛。這是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飛行,我國從此有了自主研製生産的第三代戰機,我國的航空工業和空軍力量建設從此走向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

  經過7年的試飛,雷強完成了殲-10的全部試飛課目。“我曾飛過殲-10A、殲-10B、殲-10C。”雷強&&。在第12屆中國航展開幕式上,殲-10B戰機加載矢量噴口飛行,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

  “這次表演,殲-10B完美地做了5個國際公認的過失速機動動作,包括‘眼鏡蛇’機動、‘榔頭’機動、‘赫伯斯特’機動、‘大攻角滾轉’和‘直升機’機動。”雷強&&,也就是説,殲-10B飛機具備了過失速機動能力。

  作為中國空軍戰鬥機試飛員隊伍中年齡最大、飛行時間最長、參與試飛課目最多的資深試飛專家,雷強&&,過去幾年飛一個型號,現在一年飛幾個型號。“有幸參與並見證中國空軍騰飛,我很幸福!”

  新涂裝殲-10表演機首次亮相中國航展

  6架新涂裝的殲-10戰鷹,如長空利劍,直刺蒼穹;如牽牛花開,金鐘倒挂;如天女散花,五彩絢爛……

  2010年11月17日上午,在第8屆中國航展現場,更加開放、更加富有活力的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為中外來賓獻上了一場極具震撼、充滿陽剛的“藍天之舞”。 剛剛擔任空軍首任外宣辦主任的我,首次組織了這次重大外宣活動。

  殲-10表演機在藍天下飛舞 (資料照片)

  “這是八一飛行表演隊自改裝殲-10以來,第一次參加中國航展,向世界展示中國空軍‘開放、自信、合作’的胸懷與形象!”坐在殲-10戰機座艙裏的八一飛行表演隊所在師時任師長嚴鋒格外自信。

  殲-10表演機“利劍”主題涂裝,凝聚着社會公眾的聰明才智。2010年6月,空軍將涂裝方案上傳至互聯網徵求意見,18天內累計有115萬網友踴躍參與投票活動。讓涂裝一新的殲-10戰機在藍天下展示,使人民群眾親眼看一看自己的空軍,正是空軍對人民群眾的感恩和回報。

  當天10時04分,伴隨着巨大的呼嘯聲,3架殲-10表演機呈“品”字形加力短距起飛,緊跟着2架殲-10表演機呈雙機編隊陣容迅猛升空,猶如離弦之箭射向廣袤天空……20多分鐘的表演,精彩紛呈;18個高難度動作,酣暢淋漓。

  這驚呼,是中外來賓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讚賞和期待。自1962年1月25日成立以來,表演隊先後接待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代表團,執行了390多次迎賓表演和專機護航任務,被國際友人譽為“中國空中儀仗隊”。

  “飛行表演不僅是一項絢麗多姿的飛行活動,也展示出一個國家的博大胸懷,展示出一支強大軍隊的豐厚底蘊,而這正是空軍大文化的延伸和昇華!”走下戰機的嚴鋒自豪地説。

  殲-10表演機首次飛出國門勁舞莫斯科

  中俄民眾和國際友人的目光,2013年8月30日聚焦在莫斯科郊外的拉緬斯科耶機場。

  在中俄兩國元首的共同關心下,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組建51年首次飛出國門,走向莫斯科航展大舞&。作為空軍首任外宣辦主任的我,隨隊飛赴莫斯科組織實施了這次境外外宣活動。

  那天,是第十一屆莫斯科航展首個公眾開放日。那天,是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在國外航展上的首次亮相。殲-10勁舞莫斯科,為俄羅斯民眾獻上一場盡展中華民族文化、力量、風采和智慧的“藍天芭蕾”,將中俄兩國兩軍關係推向新水平。

  殲-10表演機參加莫斯科航展紀念封

  當日飛行表演開始前,俄羅斯空天軍總司令會見中國空軍代表團時&&,“我們對殲-10的精彩表演充滿期待!”中國空軍代表團&&,八一飛行表演隊第一次飛出國門首選參加莫斯科航展,是中俄兩國兩軍深厚友誼的重要體現。

  那天,對於八一飛行表演隊第15任隊長曹振來説,與俄羅斯“勇士”、歐洲“百年靈”等世界著名飛行表演隊在莫斯科同一片藍天飛舞,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首場國外表演,他們向俄羅斯民眾和全世界展示中國空軍開放、合作的胸懷與形象。

  23分鐘的表演,精彩紛呈;21個高難度動作,酣暢淋漓。“殲-10飛機表演動作的華美、精湛和智慧,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空軍飛行員的風格與風采,感受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俄羅斯“航空迷”弗拉基米爾動情地説。

  “殲-10表演不僅是一項絢麗多姿的飛行活動,更展示出一個國家的博大胸懷、一支軍隊的豐厚底蘊!”俄羅斯空軍上校伊戈爾當時&&。

  現場觀眾意猶未盡,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獻給技藝精湛的“空中勇士”,是祝願偉大的中俄友誼萬古長青、源遠流長!

  殲-10C戰機開始擔負戰鬥值班

  2018年4月16日,我以空軍新聞發言人名義宣布:空軍新型戰機殲-10C於16日開始擔負戰鬥值班任務,標誌着空軍攻防作戰體系進一步完善,有效履行使命任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當晚,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播出相關新聞。

  殲-10C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改進型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配裝先進航電系統及多型先進機載武器,具備中近距制空和對地面、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2017年7月參加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首次公開亮相。

  殲-10C戰機列裝空軍後,實戰實訓逐步展開,飛行人才穩步成長,在空軍“紅劍-2016”“紅劍-2017”體系對抗演習中發揮重要作用,為空軍新質作戰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殲-10C戰機擔負戰鬥值班紀念封

  走實訓之路,練打贏之功。駐訓高原、礪劍雪域、穿越山谷,殲-10C的戰鬥航跡貫穿着“一切訓練都是為了作戰”的理念,實現了從“練為戰”到“練即戰”的轉變。

  殲-10系列戰機的發展歷程,見證了改革開放為中國航空工業和空軍建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的過程。與殲-10C先後列裝空軍航空兵部隊的殲-20、運-20、殲-16、轟-6K和蘇-35等新型戰機,為空軍戰略轉型提供有力支撐,使空軍官兵深切感悟到改革開放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必由之路。

  走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的中國空軍,圍繞“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目標,接續建設實戰空軍、轉型空軍、戰略空軍,轉型發展進入快車道,備戰打仗能力發生歷史性變化,成為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重要力量。

  當時,我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改革開放離不開和平安寧的環境。在新時代改革開放中,空軍全力推進練兵備戰,不斷錘煉空天戰略打擊能力、空天防禦能力和空中戰略投送能力,堅定不移維護國家空天安全、維護國家戰略利益。

  殲-10表演機首次飛越長城

  被譽為“中國藍天儀仗隊”的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2018年12月6日開展任務拓展飛行訓練,6架殲-10飛機編隊飛越燕山深處的黃崖關長城,山谷飛行提升複雜環境特技表演能力,壯美航跡記錄改革開放中的大美中國。時任空軍宣傳局副局長的我,組織媒體記者在八一飛行表演隊現場報道。

  12月6日當天,華北地區大幅度降溫,氣象條件給飛行訓練帶來諸多困難和挑戰。擔任編隊長機的飛行表演隊隊長曹振忠介紹,“山區低空飛行氣流亂流多、顛簸很嚴重,保持飛行編隊穩定難上加難,而飛行員們直面挑戰,越是艱難越向前。”崇山峻嶺間,巍峨的長城似一條巨龍蜿蜒盤旋,6架殲-10從長城上空飛過,劃出一道道壯美航跡。

  殲-10表演機編隊飛越長城紀念封

  “飛行表演隊首先是空軍戰鬥隊,有特殊本領才會有特技飛行。”多次參加海外飛行表演任務的一位飛行員&&,每一次飛出國門都是代表國家的壯美出征,每一次海外飛行都是一次新的挑戰,殲-10表演機航跡展現的是中國力量和民族精神。

  “海外航跡見證強軍足跡。”一位飛行員説,改革開放帶來了國家的強盛,也讓飛行表演隊日益頻繁走向世界舞&。2013年8月,八一飛行表演隊組建51年首次飛出國門參加莫斯科國際航展,創造了首次在異國機場升空、與外方聯合飛行指揮、遠程跨國機務保障等多項紀錄;2015年3月參加蘭卡威國際海空展,首次長航程跨海飛行;2017年11月,八一飛行表演隊炫技巴基斯坦,首次在高海拔地區進行飛行表演。

  “殲-10新航線透射空軍實戰化訓練新航跡。”一位飛行員説,殲-20、運-20、殲-16、殲-10C和轟-6K等新型戰機陸續列裝空軍部隊,投入新時代練兵備戰,空軍實戰化訓練正在向高原、山谷和大海、遠洋拓展延伸,表演隊超低空、鑽山谷飛行,既是實戰化訓練要求也是特技飛行表演要求,大家越來越從容自信。

  改革開放鑄鐵翼,我為空天織祥雲。訓練歸來的一位女飛行員感慨:平時飛行表演很少去看機翼下的秀美山川,這次飛越長城俯瞰祖國的大好河山,很壯美、很幸福。她&&,要爭當優秀的飛行員,成為出色的戰鬥員,守衛空天、保衛和平。

  殲-10“拉白色煙帶”緬懷英烈

  2021年9月30日,是我國第8個烈士紀念日,正值第13屆中國航展舉辦。當天,由我組織的航展新聞發布會主題明確為:緬懷英烈、致敬英雄、告慰先輩、奮飛前行。在航展上進行飛行表演的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和紅鷹飛行表演隊,把“拉彩色煙帶”改為“拉白色煙帶”,以莊嚴肅穆的空中禮儀緬懷先烈、以人民空軍特殊方式致敬英烈。

  白色是一種思念,寄託着我們對革命先烈的敬仰與追思;白色是一種聖潔,昭示着民族尊嚴不容褻瀆、祖國領空不容侵犯;白色是一種使命,承載着空軍官兵賡續血脈、矢志空天、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

  殲-10“拉白色煙帶”追思英烈和戰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早在參加迪拜航展時就有過一次。那是2017年11月12日,是八一飛行表演隊女飛行員余旭烈士犧牲一周年。這一天,八一飛行表演隊在迪拜航展開幕式上首次亮相。為了表達對余旭戰友的深切悼念,特意將特技飛行展示中拉出的彩煙換成了白煙。

  説起余旭,是一個令人悲傷動容的故事。她不幸犧牲的消息,是我以空軍新聞發言人的身份,向全世界發布的。我還寫了一篇追憶余旭的祭文《為中國空軍“圈粉”無數的鄰家女孩》,刊登在2016年11月14日的《新華每日電訊》上。文中説,追憶余旭,印象最深的事是,余旭曾5次走進空軍新聞發布活動,她睿智、幹練、坦誠、直率。

  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表演機紀念封

  余旭是中國第一位殲-10戰鬥機女飛行員。我記得,她第五次走進空軍新聞發布活動,是2016年11月1日,第11屆中國航展的開幕日。按計劃,余旭是航展開幕的第二天飛行,我請她向記者表達一下心願,她説,“空軍的自信和擔當,也教會我不負空軍的期望,不負觀眾的期望。”航展上,余旭駕駛戰鷹的颯爽英姿給人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這個與觀眾親切地合影、交談的鄰家女孩,也讓無數人被中國空軍“圈粉”,被飛行員“圈粉”。沒有想到的是,這是余旭生前最後一次公開亮相。我們珠海機場一別,竟然是最後一次見面。余旭的朋友圈,永遠停在了她犧牲的前一天2016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67歲生日快樂!》是她更新的最後一條朋友圈信息。

  殲-10海上飛行活動符合國際法

  本文作者申進科大校,在中外聯合新聞發布會上

  在“微博軍事影響力峰會”上,我以空軍新聞發言人名義回應海內外輿論關切説:中國空軍一切海上飛行活動,都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那些天,就中國空軍常態化遠海遠洋訓練一事,我回應&&:在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指引下,空軍要飛得更遠更深,不斷提升新時代打贏能力;空軍一切海上飛行活動,都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空軍正在向全疆域作戰的現代化戰略性軍種邁進,空軍堅定不移維護國家空天安全、維護國家戰略利益。(申進科)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