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倡議歐洲“核共享”-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17 17:38:37
來源:中國國防報

法德倡議歐洲“核共享”

字體:

  法國“陣風”戰鬥機可挂載超音速核導彈。

  法國梭魚級攻擊核潛艇。

  近期,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多個場合表態,已準備好討論歐洲的核威懾問題,法國可以用本國核力量保護其他歐洲國家。德國候任總理默茨也&&,德國需要與英法兩國討論“核共享”,以應對歐洲安全新形勢。這些言論引發外界熱議:如果美國放手不管歐洲安全,法國能為歐洲撐起“核保護傘”嗎?

  並非全新概念

  “核共享”概念已在北約框架內存續數十年。自冷戰開始至今,為歐洲提供“核保護傘”的一直是美國。美國在盟國領土上部署核武器及載具,盟國則負責提供基地和部分載具,並參與涉核行動,從而獲得延伸核威懾能力。公開信息顯示,目前美國在德國、比利時、意大利、荷蘭和土耳其5個北約成員國部署有約100枚戰術核彈。和平時期,這些核武器在美軍看管監控之下;戰時,一旦觸發特定條件,上述部署國將獲得授權,提供載具和人員參與核武器投放任務。此外,美國於2008年從英國撤走核彈,但根據2024年新修訂的《美英利用原子能共同防衛協定》,美英可共享核設備及機密信息。

  隨着法德等歐洲國家防務獨立傾向不斷增長,早在2007年9月,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就向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建議法德共享法國核武器,共同形成歐洲核威懾,以沖淡對美國“核保護傘”的依賴。2020年,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一場關於法國核威懾政策的演講中,提議就“法國核武器在歐洲集體防務體系中的作用”開展戰略對話。然而,這些提議響應者寥寥。

  今年2月21日,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必須準備好應對特朗普不再履行北約集體防禦條款,德國需要與英法就“核共享”問題展開深層次對話,進而建立歐洲自主防衛能力,作為北約的替代性選擇。23日,默茨在德國大選中勝出,他&&,鋻於美國政府對歐洲防務的冷漠態度,德國必須從根本上重塑自身安全體系。與法國或英國向“核共享”方向邁進,將是其組閣談判及與歐盟和北約夥伴討論的重要問題。這為法德近期密集探討“核共享”提供了政治基礎和途徑。

  英國媒體援引一名法國官員的話稱,法國可考慮將攜帶核武器的“陣風”戰鬥機部署到德國。3月1日,馬克龍在採訪中稱,已準備好討論歐洲核威懾問題。3月5日,馬克龍發表電視講話,重申歐洲的未來應由歐洲自主決定,而非由美俄主導,並強調法國擁有獨立核威懾能力,使用核威懾的決定權始終掌握在法國手中。他表態稱,為響應未來德國總理的呼籲,決定與歐盟夥伴展開戰略對話,討論法國為歐洲提供“核保護傘”問題。

  多重因素推動

  美國對歐洲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引發上述變化的直接誘因。重返白宮的特朗普,不僅質疑北約存在的價值,逼迫盟友大幅增加軍費開支,還暗示美國不會無條件履行對歐洲的安全承諾。這引發歐洲盟友不安,使歐洲各國從對美戰略依賴轉向自保。在此背景下,不少在防務領域高度依賴美國的歐洲國家,都對法德提議表現出歡迎態度。波蘭總理圖斯克&&,法國的方案非常有前景,若法國能為歐洲提供核保護,將提升歐洲安全保障水平,減少對美依賴。瑞典首相剋裏斯特松稱,瑞典傾向減少核武器數量,但也十分看重法國和英國的核能力。

  法國是推動歐洲“核共享”倡議的關鍵力量。作為歐盟內部唯一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法國一直有意通過牽頭整合包括核威懾能力在內的歐洲各領域軍事力量,強化自身國際地位。馬克龍強調,歐洲要實現戰略自主,首先需要在防務上更加自主,而法國核武器的獨立性正是歐洲防務自主的核心,因為法國的核戰略關乎歐洲利益。俄烏衝突延續和特朗普發出一系列“疑歐”信號,讓馬克龍加速推進上述構想。這也使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意識到,美國的“核保護傘”已不再穩固,法國的核力量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德國則是關鍵的“突破口”和“催化劑”。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和戰敗國,幾十年來,德國一直秉持“無核國家”立場,在國際事務中盡量避開與核武器相關的敏感區域。面對核威脅日益增加的壓力,德國在核問題上尋求與法國合作,既是現實需要,也有現成共同防禦機製作為依託。2019年法德兩國簽署《亞琛條約》,規定兩國需防務互助,在其中任何一國領土遭受武裝侵略時,另一方將使用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予以協助。有德國外交官員認為,法德共同提議“核共享”將加大對英國的壓力,倒逼其協調立場。

  面臨較多障礙

  法德“核共享”倡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歐洲自我防衛意識正在逐步增強,歐洲的自主防務能力建設將成為未來國際政治的重要變量,也將為全球安全秩序演進增添新的不確定性。鋻於核武器控制和使用的敏感性及美歐防務關係的慣性,該倡議落地仍面臨複雜的內部博弈和外部制約。

  單就軍事層面而言,“核共享”構想暴露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與美俄相比,歐洲的核能力差距明顯,法國和英國的核武庫規模都較小。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統計,目前法國約有290枚核彈頭,英國約有225枚。2008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將把法國的核彈頭數量減少並保持在300枚以下水平。馬克龍上&後也&&,將繼續維持該承諾。

  與僅有海基核力量且受制於美國、慣於對歐洲施以“離岸平衡”的英國相比,法國核力量更為均衡和獨立,分為空基與海基兩大領域,且獨立於北約指揮之外,在客觀實力和主觀意願上,對支撐歐洲的“核保護傘”更具實際意義。然而,法國能否將控制和使用核武器的決策權上交歐盟,是否有決心和實力代替歐洲各盟友承受潛在對手的核報復,在法國國內仍頗具爭議。法國極右翼政黨領導人勒龐稱,法國的核威懾力量必須始終是法國的,不能被分享,更不能被委託。此外,歐洲“核共享”也將給核不擴散機制、核裁軍乃至國際格局帶來較大衝擊。(王成文)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