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俄烏衝突爆發已經整整三年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提供的“星鏈”互聯網衛星通信服務已經成為烏軍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但路透社21日獨家披露稱,美國為進一步施壓烏克蘭交出關鍵礦産資源開採權,威脅要切斷對烏克蘭的“星鏈”衛星網絡服務。儘管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22日否認了相關報道,但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專家認為,當前特朗普政府與烏克蘭政府存在明顯分歧的情況下,威脅中斷甚至中斷“星鏈”服務,很可能被美國當成向烏克蘭施壓的手段。
烏軍士兵在前線部署“星鏈”設備。(圖源:路透社)
美國威脅切斷“星鏈”服務成羅生門
烏克蘭《基輔獨立報》22日稱,馬斯克當天駁斥了路透社早前關於“美國威脅切斷SpaceX‘星鏈’服務以施壓烏克蘭交出礦産開採權”的報道,他在社交&&X上回復相關報道時&&,“這是虛假的。路透社在撒謊”,“路透社是繼美聯社之後的第二大新聞騙子”。
報道回顧稱,路透社前一天引用知情人士的話稱,早先美國談判人員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儘早簽署關於烏克蘭向美國交出關鍵礦産資源開採權的協議,其中就涉及限制烏克蘭訪問“星鏈”互聯網衛星通信服務的可能性。此後在美國政府烏克蘭和俄羅斯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會晤中,該議題被再次提出。消息人士透露,會議期間,烏克蘭方面被告知,若無法就交出關鍵礦産開採權盡快達成協定,“星鏈”服務可能將被“立即切斷”。
報道稱,“星鏈”提供了烏克蘭社會乃至軍隊至關重要的互聯網連接。“星鏈”互聯網衛星星座由SpaceX研製、發射和運營,可以通過約7000顆運行在地球近地軌道上的小型衛星為全球各地提供方便快捷的網絡服務。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梅琳達·哈林&&,“星鏈”對烏克蘭的無人機操作至關重要,後者是烏克蘭軍事戰略的關鍵支柱。哈林還將“星鏈”描述為游戲規則改變者,烏克蘭目前在無人機使用和炮彈數量上與俄羅斯持平。烏方擁有海上無人機、偵察無人機及遠程無人攻擊機等多種無人機。消息人士説:“烏克蘭政府依靠‘星鏈’運行,這被認為是(給他們指路的)北極星。失去‘星鏈’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馬斯克出面否認路透社相關報道後,路透社的最新回應仍堅持這一説法。這也引起外界對於美國是否當真把“星鏈”作為外交施壓手段的更多猜測。
對烏克蘭有多重要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認為,對於烏克蘭而言,無論是軍隊部署還是社會運轉,都已經離不開“星鏈”。美國倘若拿“星鏈”服務作為對烏施壓的工具,烏方會承受非常巨大的壓力。
印度《歐亞時報》22日回顧稱,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數天后,馬斯克就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星鏈”服務,幫助烏克蘭獲得可靠的互聯網連接和通信能力。據介紹,俄軍在俄烏衝突初期按照現代戰爭的“例行操作”,迅速摧毀了烏克蘭的主要通信設施,以切斷烏克蘭政府和軍隊的指令傳達。當年2月26日,烏克蘭數字化轉型部部長通過社交媒體請求馬斯克激活“星鏈”在烏克蘭的服務,以“協助抵擋俄羅斯入侵”。約12小時後,馬斯克回應稱,“‘星鏈’已開通了在烏克蘭的服務,而且有更多終端在運往烏克蘭途中”。
報道稱,在烏克蘭傳統通信設施基本被摧毀的情況下,全靠“星鏈”才確保了烏克蘭全國的網絡沒有中斷。僅到2022年5月,就有超過15萬烏克蘭人每天都在使用“星鏈”。馬斯克也由此迎來在烏克蘭的高光時刻。
“星鏈”在烏軍中的重大作用,首先體現在無人裝備方面。《歐亞時報》稱,“烏軍創造性地將其應用於戰場上,例如使用它來控制無人機執行偵察和通信任務。”依靠“星鏈”的穩定戰場通信,烏軍無人機可以與其他部隊實時共享前線信息,並配合作戰。例如烏軍多次借助“星鏈”協調無人機與炮兵和遠程火箭炮協同作戰,利用無人機的偵察圖像引導遠程火力打擊俄軍後方部隊。而利用“星鏈”指揮的烏軍無人艇,還多次潛入俄黑海艦隊停靠的港口實施自殺性襲擊,並擊沉擊傷多艘俄艦,迫使俄黑海艦隊不得不實質性退出黑海的作戰行動。
同時“星鏈”在操作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方面尤其有利,烏軍幾乎完全是依靠其提供的通信控制FPV在十公里外的距離展開作戰,並取得一系列重大戰果。報道稱,“事實證明,得到‘星鏈’加持的FPV無人機是這場戰爭中烏軍武器庫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烏軍士兵操作FPV無人機的畫面。(圖源:“戰區”)
其次,“星鏈”還是烏克蘭與北約情報和指揮體系保持聯通的關鍵。美國“動力”網站此前提到,烏軍的作戰指揮,從覆蓋數百平方米的區域防空,到地面小分隊的偵察行動,大都是通過“星鏈”與北約情報和指揮體系實時交換信息。俄軍俘獲的戰利品顯示,北約方面還為此專門開發了一套情報分享系統,確保雙方保持暢通的戰場情報交流。
此外,“星鏈”提供的隨時隨地上網能力,也協助了烏克蘭軍隊和社會維持基本的士氣。例如在俄烏衝突早期的混亂局面下,有烏軍士兵反饋稱,前方部隊依靠“星鏈”與後方家人取得&&後,極大穩定了軍心。也正是依託“星鏈”的網絡服務功能,烏克蘭民眾獲得了一定的上網能力,甚至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和烏軍專門開發的軟體,快速傳遞俄軍無人機飛過身邊等戰況信息。
到底誰能切斷“星鏈”
對於“星鏈”在俄烏衝突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俄軍也是將其視為“眼中釘”。美國《防務新聞》稱,俄軍曾威脅SpaceX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星鏈”服務,否則將摧毀在近地軌道運行的“星鏈”衛星。但馬斯克嘲諷稱,俄軍摧毀“星鏈”衛星的速度,可能還比不上SpaceX的發射速度。
專家介紹稱,俄軍的反衛星能力主要仍依靠昂貴的反衛星導彈實施,每次發射成本高達數千萬美元。而“星鏈”系統在設計上採用超大規模星座設計,通過大批量生産降低成本,目前每顆衛星的造價已經低至25萬美元;SpaceX每隔幾天就可以使用可重復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一批“星鏈”衛星(通常每批約21顆),因此不但理論上俄軍炸“星鏈”的速度還沒有SpaceX發得快,而且成本上也是極不划算的。何況這類反衛星導彈攻擊會造成大規模的太空碎片問題,直接威脅到整個近地軌道的安全,因此俄軍若非迫不得已,不會採用這種模式。
除了威脅直接摧毀“星鏈”系統外,俄軍還採用電子戰和網絡戰手段實施軟殺傷。《防務新聞》提到,俄軍曾數次通過網絡手段攻入“星鏈”系統,但SpaceX的工程師迅速發現並修復了漏洞,並未造成嚴重損失。但在持續的電子攻防戰後,俄軍對“星鏈”的干擾措施開始取得進展。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稱,俄軍電子干擾設備對烏軍“星鏈”終端干擾的持續時間會長達一整天,迫使前線烏軍通過其他手段進行低效溝通。“很多時候俄軍還會測算前線‘星鏈’終端的使用地點,並調用炮火進行針對性打擊”。
但整體而言,俄軍對“星鏈”的打擊並不算特別成功,倒是來自SpaceX公司的指令,曾數次造成“星鏈”在烏克蘭的整體性失靈。《歐亞時報》提到,原先SpaceX公司以及其他美國機構和西方非政府組織採購了數萬台“星鏈”終端提供給烏克蘭,但2022年9月,馬斯克接連抱怨説SpaceX公司已經無力承擔提供給烏克蘭的“星鏈”終端的維護費用。根據該公司的説法,向烏克蘭方面提供的都是頂級的每月4500美元的套餐服務,而且該公司已經承擔了烏克蘭“星鏈”終端約70%的費用,因此要求五角大樓為烏克蘭政府和軍方使用的“星鏈”服務埋單。英國《金融時報》稱,“巧合”的是,當年10月,前線烏軍出現了大範圍的“星鏈”通信中斷的情況,範圍涉及交戰最激烈的赫爾松、扎波羅熱、哈爾科夫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等地區。報道描述稱,前線普遍的失聯狀況令烏軍士兵們驚慌失措地撥打求助熱線。此後五角大樓宣布全面接手烏克蘭使用“星鏈”服務的成本,這場“戰場失聯”才暫時告一段落。
2023年烏軍策劃對俄軍發動大規模反擊期間,SpaceX公司再度警告烏軍不得將“星鏈”用於針對俄本土基地的進攻行動。2023年9月8日,馬斯克在社交&&上寫道:“烏克蘭政府提出緊急請求,在黑海地區的‘星鏈’服務一直延伸到塞瓦斯托波爾。烏方顯而易見的目的是將俄黑海艦隊基地納入攻擊範圍。如果我同意他們的要求,那麼‘星鏈’將明確導致衝突升級。”報道稱,馬斯克最終決定限制“星鏈”服務範圍,導致烏克蘭對克裏米亞方向的進攻遭到失敗。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馬斯克限制“星鏈”服務範圍的做法,及他公開呼籲俄烏應該展開談判,使其在烏克蘭的聲譽急速下跌。
專家&&,約7000顆“星鏈”衛星雖然遍佈整個近地軌道,但可以通過軟體設置,“星鏈”系統相當精密地控制服務範圍,目前該系統提供的網絡通信服務僅限於烏克蘭,而俄羅斯境內則無法使用,這也導致攻擊俄境內縱深目標的烏軍導彈和無人機無法使用“星鏈”服務,造成其攻擊成功率大打折扣。因此馬斯克的幾次實踐結果證明,從技術上看,美國想要通過SpaceX公司全面停用在烏克蘭的“星鏈”服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馬斯克因為“星鏈”問題與澤連斯基政府此前的不愉快,以及美國特朗普政府急於用各種手段對烏克蘭當局施壓,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利用“星鏈”作為外交施壓手段並非沒有可能。
而對於烏克蘭方面而言,目前並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有效應對“星鏈”停用後的通信中斷問題。事實上,此前烏軍前線部隊使用“星鏈”時就越來越多地遭遇上網速度慢、通信受阻等問題,但烏軍以及背後支持的北約並沒有給出解決方案。特別是隨着俄軍繳獲的“星鏈”終端越來越多,烏軍前線部隊已經在報告發現俄軍前線部隊也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星鏈”終端,失去這一獨特優勢的烏軍隨之士氣大跌。
不過,專家認為,鋻於當前烏軍對“星鏈”系統的極度依賴,如果烏克蘭出現大範圍無法使用“星鏈”服務的情況,導致烏軍使用的無人機等裝備失效,很可能造成俄烏衝突戰局出現重大轉變,嚴重影響美國對當前俄烏衝突的調解。從這個角度看,美國更多可能是將終止“星鏈”服務作為施壓手段,但在具體實施方面會非常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