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近期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名為《2050年空軍部》的報告,分析了未來25年全球安全環境發展趨勢,着重強調中俄對美國可能構成的威脅和挑戰。同時,報告對2050年美國空軍和太空軍在戰略環境中的定位作出預測,並對其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前瞻性規劃。那麼,向來很少制定長期發展規劃的美國空軍此時公布這份歷時25年的發展規劃究竟有何意圖?從報告的內容中,我們能看出哪些隱藏信息?這些就是本期《一南軍事論壇》關注的話題。
資料圖:美國B-21“突襲者”轟炸機試飛畫面(來源:參考消息)
李悅:根據相關資料介紹,美國空軍公布的這份報告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對未來戰略環境的判斷,認為國際競爭與權力角逐將更為激烈,尤其是中美俄等主要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可能進一步升級。非國家行為體的宗教極端主義活動和犯罪行為仍將受到高度關注,而科技創新成果的加速應用將重塑戰場格局。二是描繪了未來全新戰爭的形態,認為太空領域將成為軍事行動的決定性戰場,突出強調製空權和空基核威懾力量的重要性。三是重點描摹了美國空軍未來的發展方向,大力倡導太空軍的擴張、強化以及空軍穩健發展的必要性。一南教授,您如何分析美國空軍公布的這份報告?
金一南:我們可以從近期和中長期兩個維度來分析這份報告。
從近期看。首先,美國空軍現任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公布這份報告,是一個無奈之舉。目前,特朗普即將任命新的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的任期馬上就要結束了,所以他不得不倉促地把這個報告推出來。
其次,美軍向來很少進行這種中長期的規劃,而《2050年空軍部》則規劃了未來25年美國空軍發展的願景。按道理説,這類中長期規劃應該經過審慎周密的思考謀劃再推出,但現在卻來不及細緻推敲就公布出來,確實顯得很倉促。
從中長期看,這個報告雖然不成熟,但是也反映出美國空軍未來發展的一些趨勢,即強調無人化作戰、一體化作戰,體現出美國空軍依託高科技發展的總體思路。美國空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第一,冷戰結束後,美國對國際形勢發生了誤判,認為整個世界處於美國“一超獨霸”的控制下,所以美國不需要過分強化軍事力量了。但是後來的發展情況,並不是美軍設想的那樣。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局勢嚴峻複雜、衝突頻發的情況下,連也門胡塞武裝這樣的非政府武裝力量,都能夠給美國海軍、給美國海上運輸線帶來嚴重的挑戰,這就是美軍《2050年空軍部》報告&&的大背景。但是在談到當前國際局勢時,這個報告卻回避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美國企圖稱霸世界才是引發國際局勢動蕩的根本原因。第二,低估了國際衝突發生的可能性。第三,新興力量的崛起。報告中,雖然也提到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但實際上是把矛頭對準了中國。因為中國空軍的崛起,是美國萬萬沒有想到的,甚至有人把中國空軍力量的蓬勃發展,稱為美軍面臨的新“斯普特尼克時刻”,將其視為1957年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給美國造成的巨大衝擊。美國認為,中國的新型戰機、無人機的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這對美國空軍的未來形成了很大威脅。
所以,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美國空軍發布的這份報告始終隱藏着一個對手,就是“中國空軍”,報告一直在針對這個所謂的對手,下筆、行文,並且提出未來的規劃,這是這個報告的最大特色。
資料圖:美國F-35戰鬥機(來源:央視新聞)
李悅:正如您所説,這份報告字裏行間着力描摹出一幅場景,也就是由於中國軍力的發展而導致美國空軍優勢地位岌岌可危。因此有輿論認為,美國公布的《2050年空軍部》報告猶如一記警鐘,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於中美空軍力量的對比,以及未來空戰格局的走向。不過也有分析指出,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在離任前急着提交這份報告的主要目的,是為美國空軍和太空軍的未來發出“最後的呼籲”,而其之所以大力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和“重大轉型需求”等觀點,不過是為確保美國空軍發展勢頭不減、軍費預算投入力度不降而找的噱頭。一南教授,您對此怎麼看?
金一南:美軍各軍種之間相互爭經費、爭裝備、爭地位的做法是很常見的,每個軍種都試圖強調自己的重要性,以獲得盡可能多的軍費“蛋糕”。從這份報告中,人們也能看到美國空軍在這方面的意圖。即使這樣,我們也可以從這個報告中看出美國空軍未來發展的願景——“致力於採取有人戰鬥機與協同作戰飛行的無人機聯合作戰的模式”。其實,武器裝備無人化的趨勢不僅僅是美國看到了,世界各國都已看到了。不過,報告中有一點值得人們注意,就是報告指出“美國空軍未來依然以F-35作為空戰的指揮&&協同無人機進行聯合空中作戰”。這一方面説明,有人無人作戰&&相結合的模式還在繼續發展,另一方面也説明,美國空軍力量發展的遲滯。報告沒有明確指出未來取代F-35的將是什麼飛機,取代B-21的會是什麼飛機,只是説堅持發展以F-35和B-21為核心的有人作戰飛機和無人作戰裝備相結合的作戰&&。這就説明,美國空軍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包括研發經費、研發人員和研發成果方面的後續力量還跟不上。這讓美國空軍非常焦慮。
資料圖:F-35戰鬥機總裝廠(來源:環球時報)
李悅:俗話説,新官不理舊賬。一南教授,隨着共和黨政府上&,您認為這份跨度為25年的發展規劃能得到有效落實嗎?
金一南:特朗普政府新上任的國防部長是軍事評論員出身,他對於大力發展有人作戰&&是不感興趣的,對於空軍研發速度慢、後續機型缺乏,也是很不滿意的。我個人認為,這個報告在新上任的國防部長和即將上任的空軍部長任期內,會做出比較大的修改和調整。而且現在距離2050年,還有25年時間,這期間美國還將經歷多少屆政府、多少位國防部長和空軍部長,這份報告還會做出大量的調整,等待美國空軍2050年的發展願景落實,可能只剩下這個報告的皮毛而已。我覺得,其中有兩個最大的制約因素:一是經費,也就是有多少錢能幹多少事的問題;二是研發力量和工業産能的問題,有了錢能不能研發出來,研發出來能不能生産出來。這些問題都會成為美國空軍修訂、落實2050年發展願景的最大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