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武器,驚現戰場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06 15:15:09
來源:央廣軍事

新概念武器,驚現戰場

字體:

  隨着時代的發展演進,科學技術與武器裝備在戰爭勝負的天平上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誰能在軍事技術和裝備建設上搶佔先機,誰就能在未來戰爭中佔據主動。過去一年,全球兵器發展風起雲涌:無人機深度嵌入戰場,多代戰鬥機繼續共存,艦艇發展趨向務實理性,導彈武器領域競爭激烈……《晚高峰觀軍情》推出系列節目《兵器》,盤點過去一年各種武器裝備的發展情況,並展望未來的發展趨勢。

  當前,在地區熱點軍事衝突的催化作用下,一系列頗具科幻感的武器裝備概念正加速轉化為現實,這些新概念武器已成為未來戰場上制勝的關鍵變量。

  無人裝備“遍地開花”

圖片

  資料圖:美國MQ-25A“黃貂魚”無人加油機為美海軍F-35C艦載戰鬥機加油的畫面(來源:觀察者網)

  在無人裝備的研發與應用方面,世界各軍事強國正試圖利用領先的無人技術,甚至有人與無人編組作戰技術,來獲得軍事戰略上的優勢。軍事觀察員周偉政分析,2024年是無人技術發展的重要一年,主要呈現出以下三方面特點。

  周偉政:第一,裝備“全面開花”。空中有各型高中低檔的無人機,陸地上有無人車、機器狼、機器狗,海裏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無人艇和無人潛航器。

  第二,技術突飛猛進。無人技術的迭代更新速度正在不斷加快。例如,美國的MQ-25“黃貂魚”無人機已經成功完成了在航母上的起降任務,並進行了為有人機加油等關鍵測試。

  第三,經過實戰檢驗。在俄烏衝突中,雙方都大量使用了自殺式無人機,這使得被譽為“陸戰之王”的坦克在戰場上的生存概率大幅下降。

  非化學能武器“嶄露頭角”

圖片

  資料圖:美軍“高能激光武器系統”(來源:中國國防報)

  隨着無人技術的迅猛發展,包括定向能武器在內的無人機防禦手段也應運而生。周偉政介紹,定向能武器屬於非化學能武器的一種,在化學能武器已經達到作戰效果“天花板”的情況下,非化學能武器開始嶄露頭角。

  周偉政:非化學能武器涵蓋了以激光和微波為代表的定向能武器、以電磁軌道炮為代表的動能武器、能夠引發自然災害的環境武器,以及生物武器和信息武器等多種類型。面對新戰爭形態的挑戰,當前列裝的一些化學能武器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

  例如,無人機的廣泛使用對傳統作戰模式造成了巨大衝擊。依靠導彈、火炮打擊以及電子干擾等傳統手段,已難以有效扭轉戰局。相比之下,激光和微波武器展現出了良好的應用效果,被視為未來抗擊蜂群式無人機的有效手段。

  人工智能“無可比擬”

圖片

  資料圖:美英澳三國組成的“奧庫斯”聯盟在聯合演習中測試無人系統(來源:中國國防報)

  周偉政認為,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可以提升傳統武器效能,還在賦能作戰決策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價值。

  周偉政:人工智能是作戰能力的倍增器,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各種傳統武器裝備能夠變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例如,以往普通的察打一體無人機需要操作手進行遠程遙控,從發現目標、做出決策到進行打擊,整個流程耗時較長。然而,運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之後,這些無人機就可以實現自主化運作。它們能夠自主進行偵察、選擇目標,並做出攻擊決定,從而使作戰效率呈幾何級數增長。

  高超聲速武器“鋒芒畢露”

圖片

  資料圖:法國ASN4G空射型高超聲速核巡航導彈側重隱身和超高速設計(來源:中國國防報)

  周偉政觀察,從過去一年的衝突中可以看出,高超聲速武器的發展應當得到重視。2025年,一場新的武器裝備研發競賽即將打響。

  周偉政:從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中可以看出,目前最能突破對方防衛體系的還是高超聲速導彈。相比之下,一般的巡航導彈或彈道導彈等被攔截的概率越來越高,因此,高速與高機動性已成為武器裝備發展的重要趨勢。

  從某種程度上講,未來各國軍事實力的較量將集中在新概念武器的研發上。而隨着現代戰爭的深入演變,新概念武器中的“新”字所涵蓋的內容將變得越來越難以明確界定。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