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局勢突變令外界擔憂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09 09:56:17
來源:環球時報

敘利亞局勢突變令外界擔憂

字體:

  當地時間8日,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在敘利亞國營電視台發表聲明,他們已經攻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推翻了總統巴沙爾執政24年的政權。敘利亞總理賈拉利當天發表視頻講話&&:“願意與人民選擇的任何領導人合作,並支持任何權力移交進程。”他希望反對派不要對普通國民造成傷害,“未來將交給敘利亞人民挑選的政府”。俄羅斯外交部8日晚些時候發布消息&&,巴沙爾在與敘衝突各方談判後已辭去總統職務並離開敘利亞,他此前指示敘政府和平移交權力。敘利亞此次局勢突變,從11月27日反對派武裝對阿勒頗發起突襲,到12月8日控制大馬士革,只用了12天時間。事態發展速度之快令全世界都感到震驚,引發了人們對新一波地區動蕩的擔憂。許多分析認為,敘利亞未來可能經歷長期動蕩、衝突和分裂的“利比亞化”。土耳其《沙巴報》8日稱,如果各反對派及其背後的大國未能達成協定,敘利亞內戰可能會再次加劇,最終導致敘利亞徹底分裂和解體。

  土耳其《沙巴報》8日稱,如果各反對派及其背後的大國未能達成協定,敘利亞內戰可能會再次加劇,最終導致敘利亞徹底分裂和解體。

  敘反對派攻佔大馬士革

  據半島電視台8日報道,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當天在敘國家電視台發表聲明稱,反對派武裝已攻佔首都大馬士革,“巴沙爾已經逃走”。

  半島電視台稱,反對派武裝一週前橫掃阿勒頗後,已佔領一系列主要城市。8日早些時候,反對派武裝宣稱在過去24小時內佔領了4座主要城市:德拉、庫奈特拉、蘇韋達和霍姆斯。報道稱,反對派武裝幾乎沒有遭遇政府軍的抵抗。

  沙特阿拉比亞電視台8日報道畫面顯示,反對派武裝已經攻佔大馬士革的總統府。大馬士革國際機場的所有航班已暫停。此外,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當天遭武裝人員襲擊。前一天,伊朗駐敘大使館人員已經撤離。

  當天,敘利亞總理賈拉利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視頻講話稱:“為了這個國家,我們向反對派伸出友好之手。”他稱,國家屬於所有人民,呼籲國民不要破壞公共設施。賈拉利&&,自己並不在意任何職位,但希望國家保持和平。

  賈拉利8日接受阿拉比亞電視台採訪時&&,他已與反對派接觸,雙方同意保護公共機構。他稱:“我留在大馬士革,我做出了不離開的原則性決定。此外,還有18名部長留在敘利亞。”賈拉利還稱,他對巴沙爾的具體去向不知情,他與巴沙爾最後一次聯絡是在7日晚。

  目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下落不明。路透社8日稱,據飛行數據跟蹤&&Flightradar24網站數據顯示,在大馬士革被反對派武裝佔領之際,一架敘利亞航空公司的飛機曾從大馬士革機場起飛,但幾分鐘後,該飛機突然從網站地圖上消失了。報道引述分析人士的話稱,無法立即確定飛機上的乘客是誰,飛機從地圖上消失,“可能是飛機應答器被關閉,也可能是飛機被擊落”。

  各國表態不相同

  俄羅斯外交部8日晚些時候發布消息&&,巴沙爾在與敘衝突各方代表談判後已放棄總統職位並離開敘利亞。消息稱,俄羅斯未參與談判。俄外交部還稱,目前駐敘利亞的俄羅斯軍事基地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但暫無重大安全威脅。

  俄新社稱,卡塔爾、沙特、約旦、埃及、伊拉克、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7日在多哈發表聯合聲明稱,敘利亞危機的持續是危險的事態發展,各方應致力於尋求政治解決的方案。聲明還強調,需要保護敘利亞不陷入無政府狀態和恐怖主義之中。報道稱,俄外長拉伕羅夫當天在多哈&&,有必要區分已被聯合國認定為恐怖組織和那些未被視為恐怖組織的反對派團體。他稱:“我們認為,利用恐怖組織來實現地緣政治目標是不可接受的。”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7日在社交媒體上就敘利亞局勢&&:“敘利亞一片混亂,但它不是我們的朋友,美國不應該插手。這不是我們的戰鬥。讓它自然發展吧。不要參與其中!”對此,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7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的裏根國防論壇上&&,拜登政府“完全同意”特朗普的分析。他稱,美國“不會介入”正在進行的敘利亞內戰,但會“採取措施防止‘伊斯蘭國(IS)’捲土重來”。他&&,鋻於敘反政府武裝的先鋒組織“沙姆解放組織(HTS)”被美國認定為恐怖組織,官員們對敘利亞未來會發生什麼感到擔憂。不過,美國《紐約時報》7日稱,“爭奪敘利亞,就是爭奪整個中東的統治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日在全球媒體中率先對HTS頭目朱拉尼進行專訪,介紹他的“治國設想”,稱其“更像政客而非通緝犯”。美國網民Karl在社交媒體上質疑:“為什麼美國媒體總能第一時間採訪到這些恐怖分子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8日就敘利亞局勢答記者問時&&,中方密切關注敘利亞局勢發展,希望敘利亞盡快恢復穩定。發言人稱,我們敦促敘利亞有關方面採取切實舉措,確保中國在敘機構和人員安全。當前,中國駐敘利亞使館仍在堅守,我們將繼續為有需要的中國公民全力提供協助。

  對敘利亞局勢,中東國家顯得更擔憂。據半島電視台8日報道,阿聯酋總統外交顧問加爾賈什警告,敘利亞尚未脫離險境,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仍是主要問題。他還稱,巴沙爾沒有使用阿拉伯各國向他提供的“生命線”。卡塔爾外交部8日&&,敘利亞絕不能陷入“混亂”。

  伊朗外交部8日發表聲明稱,伊朗在尊重敘利亞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同時,強調“敘利亞的未來應完全由該國人民負責,無需外部勢力進行破壞和干預”。

  以色列就敘利亞局勢採取了先發制人的行動。以國防軍8日説,以軍已在戈蘭高地的以敘軍事緩衝區內部署軍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8日&&,他已命令以軍“佔領”以敘之間的緩衝區。他當天視察以敘邊境時就敘局勢稱:“這是我們對伊朗和真主黨實施打擊的直接結果”,“這在整個中東引起連鎖反應”。

  敘利亞正處於“分水嶺時刻”

  “中東一個時代結束。”半島電視台8日稱,只能用“令人震撼”來描述敘利亞危機進展有多麼戲劇化和多麼重大。路透社稱,巴沙爾政權的垮&標誌着中東地區的一個重大時刻。這顯然對伊朗和俄羅斯造成了沉重打擊,使他們失去了該地區的關鍵盟友。與此同時,事態發展的速度令阿拉伯各國感到震驚,並引發了人們對該地區新一輪不穩定的擔憂。而多年來一直試圖讓巴沙爾政府下&的西方國家必須決定如何應對敘利亞的新局面,因為被聯合國和美國等多國認定為恐怖組織的“沙姆解放組織”將對新政府産生巨大影響。

  西北大學中東問題專家王晉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未來敘利亞可能會逐漸“利比亞化”,也就是敘國內會出現各種陣營、軍事力量對立的情形,外部則會面臨一些周邊國家干涉。

  土耳其《沙巴報》8日對敘利亞局勢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五種可能:由意識形態差異巨大的反對派聯盟組建一個類似利比亞的國家形態;以HTS為領導的“恐怖主義敘利亞”國家;出現一個“受以色列控制的反什葉派的國家”;在美國的支持下組建“敘利亞聯邦”,但這一政體可能會分裂為諸多小國而最後分裂;最後一種可能是,如果各反對派及其背後的大國未能達成妥協,“敘利亞內戰將再次加劇,最終導致國家徹底分裂和解體”。

  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蓋爾·佩德森8日&&,敘利亞正處於“分水嶺時刻”,“這個國家經歷了近 14年的苦難和難以言喻的損失”。他稱,曠日持久的內戰“給敘利亞留下了深深傷痕的黑暗篇章,”“今天,我們懷着謹慎的希望,期待能開啟一個和平、所有敘利亞人和解、尊嚴和包容的時代”。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