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爸媽!謹防這些專坑養老錢套路-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29 10:54:54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

提醒爸媽!謹防這些專坑養老錢套路

字體:

  原標題:轉發提醒爸媽!AI騙術、免費陷阱……謹防這些專坑養老錢的套路

  隨着科技發展與養老需求增長,不法分子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手段愈發隱蔽多樣,如虛假投資、AI騙術、高息集資、免費陷阱等,精準拿捏老年人認知盲區。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一一拆解這些套路,助力網民築牢“養老錢”防護墻。

套路一

熱門科技概念包裝:瞄準“跟風理財”的老年人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對“區塊鏈”“數字貨幣”“虛擬貨幣”“元宇宙”“數字藏品”等科技概念的認知空白,將其包裝成“低風險高收益”的“風口投資項目”,以“短期回本、收益翻倍”為噱頭,通過線下講座、社區推廣誘導投錢。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項目”既無實際業務、也無盈利模式,本質是“拉人頭賺佣金、炒概念套本金”的龐氏騙局:前期用新投資者的錢給舊投資者“分紅”製造盈利假象,一旦後續資金斷裂、項目崩盤,老年人投入的所有資金會瞬間清零。且因涉事&&多為境外註冊或虛假主體,後續維權難度極大。

套路二

AI騙術三重圍獵:精準突破老年人心理防線

  不法分子借AI技術,利用老年人辨別能力較弱和對“權威信息”“情感關懷”的信任心理,設三類騙局:一是AI倣真主播編造虛假政策,製造“認知偏差”。AI生成的短視頻裏,“新聞主播”播報子虛烏有的政策福利:“70歲以上老人坐火車半價”“國家免費發放養老補貼”……這些內容往往嫁接真實場景,搭配逼真的主播形象,讓老年人難辨真偽。二是AI虛擬人設套取情感信任,誘導“非理性消費”。不法分子用AI生成數字人賬號,以“貼心晚輩”“健康專家”等親和人設,憑預設話術獲取老年人信任後,誘導老年人購買高價劣質保健品、倣冒珠寶,有的還會説服老年人開通“親情付”“授權轉賬”,悄無聲息轉走資金。三是AI深度偽造“熟人音視頻”,實施“精準詐騙”。不法分子通過收集老年人親友的語音、照片,用AI技術合成逼真音視頻實施詐騙。

套路三

高息理財陷阱:圍獵老年人養老錢

  不法分子以“高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致老年人財産與精神雙重受損。涉事非法機構通常並無金融牌照,卻冒用“國家項目”“政府背景”招搖撞騙,典型套路為:虛構政府背書→組織實地考察→承諾保本高息→初期兌現收益→最終卷款跑路。具體分三類:一是假借養老機構吸資:無實體養老機構、不提供實際照料服務,卻“碰瓷”正規機構(如租場地辦活動、謊稱合作),以辦卡返利、福利補貼等誘騙老年人儲值。二是超能力承諾圈錢:部分機構超床位供給能力承諾服務,或超自身盈利水平承諾還本付息,借辦“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名義,通過向老年人收取高額會員費、保證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三是虛設養老項目騙錢:虛構養生基地、養老公寓等,借投資加盟、出租床位、“時間銀行”等名義,以承諾高額收益、返本銷售、售後返租、約定回購為幌子非法吸收資金。

套路四

“免費福利”釣大魚:小恩小惠引上鉤

  不法分子以“免費”為噱頭,用小恩小惠誘導老年人參與活動,最終實施詐騙或非法集資。常見套路有四:一是免費禮品:以雞蛋、米油、麵條為餌,誘導老年人參加活動、講座,為後續推銷鋪墊。二是免費旅游:前半程游玩,後半程推銷萬元“養老床位卡”,或借“旅居養老”考察之名,以儲值返利、投資分紅非法吸資。三是免費體檢:誇大老年人病情,推銷成本僅幾十元的天價“特效藥”。四是免費講座:借“養生課堂”名義,最終兜售“原始股”“虛擬幣”騙錢。

  儘管這些騙局的花樣不斷翻新,但其核心目標始終是老年人的“養老錢”。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在此提示,防範詐騙,既需要老年人主動提高防範意識,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對“高收益”“免費領”等説辭保持冷靜,遇到拿不準的事,第一時間向子女、社區工作者或正規金融機構諮詢;也需要家庭、社會共同發力,加強反詐宣傳,曝光詐騙套路,完善養老領域監管。唯有多方協同,才能為老年人築起安全屏障,讓他們的晚年生活遠離財産損失的風險。(霍晶瑩)

【糾錯】 【責任編輯:李亞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