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婚俗非遺秀的鑼鼓聲震徹峽谷,星空下的森林音樂會歌聲悠長……地處四川省東北部的宣漢縣,以獨具特色的巴文化、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激活了假日經濟的“一池春水”,繪就了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10月1日一大早,巴山大峽谷桃溪谷入口排起了長龍。上百名徒步愛好者身着專業裝備,領取定制背包後踏上“勇者大環線”。9.6公里的山路上,層疊的峭壁與蜿蜒的溪流相映成趣,360度全景森林氧吧讓游客直呼“每一步都踏在風景裏”。“親子歡樂線”上,孩子們踩着溪水撈魚蝦,父母則舉着手機記錄下歡笑聲。
當夕陽染紅峽谷,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狂歡在山腳下的白虎廣場拉開帷幕。《巴風土韻·喜嫁千年》土家婚俗非遺秀以十大篇章還原古老儀式:司鑼開道、迎親踏歌、三關招婿……迎親隊伍抬着花轎穿行於游客之間,幺妹兒在吊腳樓上拋出繡球,台下瞬間沸騰。
“搶到了!我要當‘新郎’!”重慶小夥兒李齊高舉繡球,在眾人喝彩中完成“拜堂”儀式,引得圍觀游客笑聲不斷。夜幕降臨時,大型情景史詩劇《夢回巴國》重磅開演,全息投影中巴王持劍劈開混沌,遷徙征途上的篝火與戰馬嘶鳴交織,觀眾席不時爆發出雷鳴掌聲。“這是穿越時空的對話。”游客李建軍説。
桑樹坪露營基地同樣火爆。天幕下,炭火烤架上的肉串滋滋作響,游客圍爐而坐,煙火氣瀰漫山間。入夜後,天歌地韻水舞秀與篝火晚會將氛圍推向高潮,歌聲與光影交織,歡呼聲在山谷間回蕩。“很久沒有玩得這麼開心了,這才是假期的意義!”成都游客劉薇與當地土家居民手拉手跳着舞,臉上映着篝火的暖光。
連日來,月光集市上,香囊、竹編等手工藝品受到熱捧,商家們忙着打電話補貨:“幾天就賣完了一個月的存貨!”
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宣漢縣接待游客108.61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17%和23.35%。
“文旅産業已成為宣漢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引擎’。”宣漢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金果&&,該縣着力打造“景不分淡旺、季不分寒暑、客不分老幼”的全域旅游新格局,讓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經濟硬支撐。(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