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配餐服務新國標&& 提高管理門檻築牢安全底線-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7/24 08:44:08
來源:新華網

校園配餐服務新國標&& 提高管理門檻築牢安全底線

字體: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 題:校園配餐服務新國標&& 提高管理門檻築牢安全底線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我國首個校園配餐服務管理國家標準《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管理指南》近日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這一標準適用於哪些企業,從哪些方面對校園配餐服務管理進行了完善?

  市場監管總局明確,這一標準適用於為中小學、幼兒園提供學生餐製備及配送服務的餐飲服務經營者,不適用於校園自建食堂、學校食堂分包商或承包商。校園配餐服務企業指主要服務於中小學、幼兒園,根據其訂購要求集中加工、分送學生餐但不提供就餐場所的餐飲服務經營者。

  根據這一標準,學生餐包括為在校學生配送的早、午、晚餐或加餐(如下午點心餐),通常包括桶裝、箱裝或盒裝的熱食及水果和預包裝食品(如牛奶、餅乾、糕點等)。

  標準對校園配餐的過程管理提出要求,建立全過程食品安全管理、風險識別與控制制度,食品安全風險防控的動態管理機制,記錄製作完成、配送到位、用餐前相應的時間和熱食中心溫度。如熱食在熟制後1小時內分裝,配送人員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等。

  傳統監管模式下,校園餐問題很多是在事後暴露,如何加強事中監管、事前預警?這一標準提出,經營者的設施設備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在學校和校園配餐企業的醒目位置設置信息公示欄展示相關信息,主動告知查看渠道。

  “標準從整體上提高了校園配餐的管理門檻。”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説,補齊食品安全鏈條監管短板,對過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鐘凱説,和食堂供餐相比,校園配餐對於食品安全的要求是相同的。學生餐最主要的危險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比如生熟不分、交叉污染導致的沙門氏菌食物中毒,配送距離較遠、保溫沒做好導致蠟樣芽胞桿菌食物中毒等。

  市場監管總局&&,這一標準聚焦學校與供餐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食品原料進貨檢查制度執行、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防控等校園配餐服務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明確了覆蓋食譜及原料管理、加工製作、備餐與配送、用餐服務、服務評價改進、應急處理等全鏈條的規範指引。

  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孫娟娟介紹,對於校園配餐,今年4月15日起施行的《集中用餐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已經從部門規章層面規定了配餐中涉及主體的食品安全責任,如校長(園長)負責制,供餐單位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等。《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管理指南》作為國家推薦性標準,進一步細化了校園配餐模式下不同主體、不同環節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具體要求。

  孫娟娟&&,這一標準結合學生用餐場景設定了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的內容,有助於學生增強用餐前後的食品安全、反食品浪費知識以及終生受益的營養、健康知識。

【糾錯】 【責任編輯:鐘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