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7月23日電 題:從“掃碼”到“刷臉”——河南許昌打造政務服務新場景
新華社記者孫清清、鄭家寶
記者近日走進河南許昌“市民之家”大廳,過去那種辦事排長龍的景象不再,辦事櫃&、自動取號機前也是靜悄悄,一問才知不少事項已轉到線上辦理。打開手機“許昌政務”等小程序,僅需“刷臉”認證,群眾即可線上辦理40余項業務,免提交100多種證件,200多個異地政務事項在此可跨省辦理。
作為河南積極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縮影,許昌市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重要抓手,着力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促進投資、生産、貿易、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全過程便利化。
“過去開辦一家餐飲店,需提交15份材料,至少跑7個部門,經過8個環節,辦下來需要16天。現在只需一次線上申請,提交必要的材料即可全流程辦結。”許昌市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行政審批管理科科長徐丹丹説,因為“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企業、群眾需準備的申報材料平均壓縮76.27%,辦理時限平均壓縮68.51%。
目前,許昌通過“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以人臉識別技術實現政務服務“免證辦”。過去,群眾來此辦事要用手機“掃碼”、填寫信息和上傳證件;而現在是“刷臉即辦”,“刷臉”之後,線上信息自動填充和比對,大幅提高行政審批、惠企政策直達、跨區域通辦等領域實效。
在自動取號機前,許昌市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政務服務科科長劉飛以辦理二手房過戶為例,向記者演示了如何“刷臉”過戶。他現場“刷臉”取號,待叫號後,來到帶有“刷臉認證”功能的一體機前,再次“刷臉”,不用填表,原先在系統裏上傳的不動産權信息、身份信息等自動生成和比對,5分鐘內辦結。
除了群眾辦事更方便了,企業也成為“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受益者。
在辦事大廳,記者見到了來此領取營業執照的河南星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女士。她此前在線上提交了申請,僅一個工作日便已辦結。吳女士説:“過去辦事,要準備一堆材料,跑多個部門,現在方便多了。”
在許昌,不僅本地企業辦事方便了,外地企業在此辦理跨區域、跨省事項也更加方便。“原本擔心辦理企業遷移登記手續繁瑣,結果只在辦事大廳一個窗口就完成了全部手續。”一家打算落地許昌的外地企業負責人説。
“改革前,企業遷移需經歷‘申請遷出—檔案移交—申請遷入’多環節,全流程耗時54個工作日。改革後,通過兩地線上聯動、郵寄接力,辦理時限壓縮至10個工作日,線下辦理次數從8次改為可直接線上辦理,企業可快速完成遷移並投入生産經營,時間成本大幅縮減。”徐丹丹説。
目前,許昌通過“跨省通辦”服務專區與22省180余市縣實現即時、可視、精準地互動交流。此外,許昌“市民之家”大廳內設置了“跨省通辦”窗口,與青島、徐州等30個城市簽訂“跨省通辦”合作協議,通過異地代收代辦為企業、群眾高效辦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