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擘畫城市發展新圖景-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6/25 16:52:09
來源:新華網

浙江金華:擘畫城市發展新圖景

字體:

  6月24日,浙江省金華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金華市區總體城市設計》(以下簡稱“總設”)新聞發布會,介紹《總設》總體思路、主要內容和重點推進工作。一幅以“浙江之心、萬年金華”為願景,面向2035年、展望2050年的城市發展藍圖正徐徐展開。

 《金華市區總體城市設計》新聞發布會現場。

  《總設》是金華市區面向全域進行的全要素空間設計,旨在對金華市區城市總體風貌、空間格局進行系統構思和安排。《總設》提出“浙江心、樞紐城、山水韻、八婺情”的總體風貌定位,核心在於構建清晰有序的空間格局:“兩山一川、十字脊脈、一城雙心、百溪潤城。”

  “兩山一川”巧借南山、北山、中間平原和金華江、武義江、東陽江這些寶貴資源,規劃沿山打造特色風貌帶,貫通休閒步道串聯鄉鎮景點;重塑以五百灘為核心的三江六岸濱水區;精心打造玉泉溪、通園溪(主城)、孝順溪(金義新城)等“山水感知帶”,讓市民漫步水岸即可親近山林。

  “十字脊脈”即延續城市現有的發展方向,結合金義主軸,金華主城依託金華江、東陽江及金義東線形成東西“脊梁”,沿八一街、雙龍街構建南北發展軸,打造多湖、雙溪西路、長湖灣三大城市核心界面;金義新城則以新城路為東西主軸,金滿湖南北綠軸為南北主軸,同樣構築起強有力的發展脊梁。

  “一城雙心”聚力塑造主城區與金義新城核心區,主城中心定位“五瓣聚心”文化活力都心,依託五百灘、燕尾洲、古子城,提升文化氛圍,貫通濱江綠廊與慢行道;金義新城中心圍繞金滿湖,定位“都市增長極,樞紐會客廳”,聯動空鐵樞紐與環湖區域,打造生態門戶。

  “百溪潤城”聚焦市區豐富水網,重點梳理22條溪流構建公共空間骨架,通過串聯湖庫、增建濕地夯實海綿城市基礎,沿岸增設綠道、公園,實現“家門口數百米親水,沿溪漫步可達山江”;白沙溪等9條文化溪流將升級為展示金華底蘊的文化廊道。

  如果説空間結構勾勒出城市輪廓,那麼特色管控就是為這幅畫卷添上點睛之筆,涵蓋四大關鍵維度:嚴守綠色本底,嚴格保護南山北山、三江、溪流湖庫等生態要素,築牢全域生態安全屏障,構建特色生態保護修復網,對生態空間項目類型規模嚴把關。活化歷史根脈,擦亮“萬年農耕、浙學源頭、儒釋道融合、非遺繁盛”四張文化金名片。重點圍繞南山北山、古子城等人文富集區梳理脈絡,推動歷史文化遺産保護與活化利用雙贏。塑強城市肌理,通過構建水系綠地骨架、塑造自然人文交融地標、管控重點視線通廊、勾勒優美天際線,打造安全與美感並重的現代都市空間。

  《總設》落地需有力抓手,十大重點板塊應運而生。三江六岸核心板塊:定位“五瓣聚心”文化活力都心,以打造“世界級傳世魅力濱江水岸”為目標。通過實施文化設施建設、開放空間貫通、慢行系統完善等工程,構建“山水融和之心”(五百灘)、“濱江活力之環”(三江六岸文旅環)、“八條城水互動之脈”(綠廊慢道),項目庫與分期計劃已明確。華東國際聯運新城板塊:布局“一港三區”(港務核心、國際服貿、創智田園),集聚陸港、保稅、服貿、供應鏈功能。實施“強港、引産、興城”策略:整合鐵路資源打造華東最大貨站“金華國際港站”;招引大宗交易、臨港製造、新質物流;建設沿江總部、TOD樞紐。金義空鐵樞紐經濟板塊:定位“金義都市區國際樞紐門戶”,以臨空産業為核心,採用組團式布局。相關規劃及金義站建築設計方案已獲批,站城一體區域建設預計下半年啟動。此外,北山傳統文化圓融、南山田園牧歌等其餘七大板塊同步推進,共同構築金華未來發展的四梁八柱。

  金華市下一步將聚焦三大行動:完善城市設計技術管理體系,築牢長效制度保障;緊盯三江六岸、聯運新城、金滿湖、金漪湖等重點板塊,強化項目設計管控,確保規劃要求落地生根;深化品質提升行動,制訂專項計劃,推進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持續優化人居環境。

【糾錯】 【責任編輯:鐘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