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起,浙江省金華市借鑒“山海協作”的工作思路,以鎮域為工作基點,創新實施“百鎮共建強基”行動,組織50個經濟強鎮和50個山區鄉鎮結對共建,探索黨建引領“先富帶後富、區域共同富”的實踐路徑。2年來,金華市推動鄉鎮合作,根據各自的資源稟賦、産業基礎、發展方向予以精準配對,先後落地共建項目365個,總投資超40億元。截至2023年底,已帶動772個山區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提升,全市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佔81.4%。
打造共富店 土貨進城“有家”
在永康市江南街道溪心菜場“點豆成金”共富産業項目門店內,來往市民對整齊擺放在貨架上的武義縣柳城畬族鎮的豆腐製品讚不絕口。永康市民能夠方便地買到武義縣豆製品,得益於永康江南街道與武義柳城畬族鎮在“百鎮共建強基”行動的結對。雙方通過“産業共興、資源共享”的方式,搭建了兩地豆製品及特色農副産品産銷&&。
武義縣柳城生態資源豐富,擁有優質的農副産品資源,但缺乏重大産業項目支撐,銷售渠道較難打開。為解決柳城“沒渠道、沒價格”的難題,雙方萌發了建立豆腐産業園的計劃,以永康為銷售窗口,既能豐富永康市民的餐桌,也能幫助武義縣農民增收。
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投資1億元的宣森豆腐産業園項目在柳城落地,投産後日加工大豆可達5噸,年産值達5000萬元,帶動園區周邊60余位村民就業,每年增加周邊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與此同時,在永康開設了兩家柳城農特産品共富專營店。目前,柳城供應永康的豆製品日供應量達1500公斤,日銷售額達5萬元以上。
浦江縣黃宅鎮集鎮區同樣兼有“共富店”,店內設有結對鎮浦江縣前吳鄉的農副産品專櫃,並開設具有前吳鄉特色的狀元面館。“共富店”開業以來,年銷售額超百萬,有力地帶動了前吳鄉經濟增收。
“飛地”抱團 促村集體增富
目前,總投資5億元的永康市古山鎮兩山共富智慧物流産業園已開工建設。産業園項目投資主體多元,由古山鎮城鎮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古山鎮世雅下街村和25個行政村合資的永康市舟山鎮強村公司共同投資。
2022年開展“百鎮共建強基”時,古山鎮與周山鎮簽署《共富示範鄉鎮結對共建協議》。古山鎮在謀劃兩山共富智慧物流産業園項目時,將其作為舟山鎮的“飛地”項目。項目投入運營後,預計年收入可達3000萬元以上,其中舟山鎮強村公司可營收1000萬元以上,將為舟山鎮25個行政村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提供強大助力。
蘭溪市蘭江街道與香溪鎮攜手後,也開始探索“飛地抱團”集體增富項目。香溪鎮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缺乏有活力的長期收入來源,而蘭江街道村集體經濟較發達,經營性收入超100萬元、村覆蓋近50%。2024年,蘭江街道4個村與香溪鎮5個村結對共建,以“飛地抱團”集體增富模式,吸收社會資本,共同籌資3000萬元建設蘭紡村綜合農貿市場項目。通過“固定分紅+收益分紅”模式,項目建成營業後,形成村集體穩定增收長效機制,每年各村至少可增加經營性收入10余萬元,香溪鎮5個村將搭上集體經濟增收“快車道”。
深入交流 打造共富&&
過去兩年,金華市委組織部從共建鄉鎮中選派100名班子成員雙向挂職,從山區鄉鎮中選派100名村黨組織書記到強村跟班鍛煉,通過鎮村幹部隊伍的深度交流互動,打開山區鄉鎮幹部的發展思路。
永康象珠鎮與武義縣坦洪鄉結對後,圍繞産業發展、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等方面,進行謀劃探討。通過“百鎮共建強基”行動&&,雙方共同建造了集農産品展示館、直播銷售館、生産體驗館三館於一體的“坦洪共富産業園”,助力坦洪鄉村民增收致富。在此基礎上,雙方通過多次調研、共同探討,迭代&&《坦洪鄉小農戶合作共富項目實施方案》,為新一輪的共富項目合作奠定基礎。
義烏佛堂鎮與磐安尖山鎮結對後,以黨建為統領,深化“組織聯建、人才聯姻、産業聯動、文旅聯合”的“四聯”模式,促進共建雙贏。雙方開展互訪交流30余次,互派挂職幹部3批。在佛堂鎮的帶動下,磐安尖山鎮成立計量大學尖山茭白研究工作站,“雙季茭”新品種在尖山雅莊播種,茭白産量實現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