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物價悄然“變臉”
2023年10月10日,在泰國曼谷,一名顧客在露天攤位上購買食物
文/《環球》雜誌記者 王騰
編輯/馬琼
曾幾何時,一張廉價機票、一本被翻爛的《孤獨星球》,加上背包裏有限的預算,就足以支撐起許多中國游客在泰國的“窮游”時光。約合30元人民幣一晚的青旅床位,街頭10元一份的芒果糯米飯,5元起步的“突突車”(三輪摩托)……這些記憶碎片構築了泰國“窮游天堂”的金字招牌。
然而,最近幾年懷揣往日預算踏上這片“微笑國度”的游客們卻發現,賬單上的數字已然“面目全非”。
“食宿行”全面漲價
作為一名曾在曼谷駐外三年的記者,筆者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便是,泰國已經不“泰”便宜了。2022年初到泰國時,多數餐廳的菜單標價處都被貼滿了“補丁”。仔細數數,有的價格“補丁”竟有三層之多。
出門在外“食宿行”,記者特意統計了近幾年與赴泰旅居相關的物價走勢。在飲食方面,《泰叻報》對比了2019年至2025年泰國市場肉蛋奶價格漲幅,其中雞蛋價格漲幅約24%,每個約3.6泰銖(1泰銖約合0.2元人民幣),而目前北京市場雞蛋價格約為每個0.5元;五花肉價格漲幅約38%,每公斤約204泰銖,而目前北京市場五花肉價格約為每公斤27元;牛奶價格漲幅約9%,每升約42.5泰銖,而目前北京市場牛奶價格約為每升7元。泰國肉蛋奶平均價格對比北京物價已無優勢,甚至更貴。
在曼谷“金融街”是隆路附近,一碗日本拉麵通常不低於120泰銖,而路邊攤販售賣的泰式炒粉雖然只要60泰銖,但分量只有國內的三分之二。在游客雲集的普吉島巴東海灘,熱門海鮮餐廳的人均消費普遍已躍升至800泰銖以上,而曼谷湄南河畔的景觀餐廳,人均消費1000泰銖更成為常態。
在住宿方面,據泰國開泰研究中心測算,2024年泰國酒店平均每日房價較2019年上漲約34%,其中奢華酒店上漲約42%,位於曼谷的奢華酒店每日房價已達200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開泰研究中心數據還顯示,國際游客在泰國的平均支出約為1300美元,雖低於日本的1600美元和新加坡的1700美元,但與競爭對手相比,泰國旅游的性價比優勢已不大。
在交通方面,泰國積弊已久的出租車宰客問題日益嚴重。雖然出租車打表起步價僅為40泰銖,且在2至10公里的行程內每公里單價僅6.5泰銖,但當地出租車和“突突車”長期以來普遍存在議價不打表的傳統。尤其對於外國游客,5公里要價100泰銖,10公里要價200泰銖早已成日常,就連曾經5泰銖起步的“突突車”如今也開價100泰銖。
曼谷天鐵的價格也從2023年起漲價,行至第1站17泰銖、第2站25泰銖、第8站及以上47泰銖,平均價格顯著高於北京地鐵。至於空中交通,以泰國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亞洲航空為例,據泰國媒體報道,泰國亞航2024年平均機票價格較2019年上漲約33%至1967泰銖。作為一家以國內航線為主的廉價航空公司,如今的價格已算不上便宜。
“食宿行”全面漲價,不僅導致外國游客的支出大幅增加,本地居民也不堪重負。泰國川登喜皇家大學2024年開展的一項民調顯示,超過70%的泰國民眾對通貨膨脹高企&&不滿;而今年泰國民調機構“超級民調”(Super Poll)公布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81.5%的受訪者&&泰國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幫助民眾降低生活成本。
尋找高性價比的旅游
分析人士指出,泰國旅游成本的顯著抬升,一方面源於泰國能源和食品高度依賴進口,而近年來多場地緣衝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和全球供應鏈受阻,大幅推高了泰國的生産成本和生活成本。
泰國銀行(泰國央行)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泰國通貨膨脹率高達6.08%,創下過去24年來的最高紀錄,其中食品和非酒精飲品價格同比增長8.87%,能源相關産品價格更是同比上漲14.62%。雖然開泰研究中心今年1月7日發布報告稱,2024年泰國通貨膨脹率為0.4%,預計2025年達到0.7%,但泰國的物價近年來已被推升至較高水平。
另一方面,人民幣對泰銖匯率從2022年7月的最高點1:5.46跌至目前1:4.54附近,使得中國游客在泰國的消費成本增加約17%。
此外,新冠疫情持續的三年間,泰國酒店業損失慘重,很多小型旅館倒閉,支撐下來的賓館既要償還債務,還要投入資金翻新維護,更要應對飆升的能源價格和人力成本,所以漲價成了行業共識。
這種情況下,游客更加重視高性價比的旅游。以記者的經驗,首先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可考慮避開普吉、蘇梅等熱門打卡地,轉而選擇攀牙、象島等泰國本地人熱衷的度假地——綜合物價至少低30%,同時還能享受毫不遜色的海水和沙灘。
其次,盡量遠離所謂的“網紅餐館”,可下載本地人常使用的點評軟體,並選擇離景區和購物中心稍遠的餐廳。如此,大多數情況下不僅能避免排隊等位,也能品嘗到物美價廉的泰國美食。
最後,對於出租車宰客,可選擇使用當地網約車App,雖然等候時間稍長,但省去了與司機“鬥智鬥勇”的麻煩。
當“微笑國度”不再與“便宜”畫等號,一段更為成熟,也更為審慎的旅行正在開啟。性價比神話的終結,或許預示着理性旅行時代的到來。昔日泰國“窮游天堂”的標籤,終將成為一代旅行者的集體記憶。未來的泰國,是成功蛻變為更具可持續性的“高品質旅行目的地”,還是在漲價潮中逐漸失去其引以為傲的親和力與競爭力?答案,就寫在每一名游客“用腳投票”的選擇裏,也刻在這個國家旅游業發展的每一步腳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