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年玩具”市場有多火
這 是 2023 年 6 月 8 日在日本東京玩具展上拍攝的多美公司展&
文/《環球》雜誌記者鐘雅
編輯/馬琼
在老齡化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如何為銀發群體的生活更添活力與便利,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從激活運動和大腦功能的休閒玩具“踩小蛇”,到有提醒吃藥功能的對話藥箱“微笑醫生”……這些專為老年人設計的創新産品,正悄然改變着他們的日常生活。
尤其是在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的日本,老年玩具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成為玩具行業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
“夕陽”社會的“朝陽”産業
人們或許很難想象,在全球出生率排名二百名開外的國家,玩具産業卻能呈現市場規模年度翻番的亮眼成績,但這卻真實地發生了。
一般社團法人日本玩具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3財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日本玩具市場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5元人民幣),達到1.02萬億日元,同比大增107.1%。
該協會&&,成年人玩具的熱銷,是推動紙牌游戲、毛絨玩具、迷你汽車和高科技玩具等諸多類型玩具銷量顯著增長的重要原因。這也是日本在少子化問題愈發嚴重的背景下,玩具産業能成長為朝陽産業的主要動力之一。
日本厚生勞動省6月4日發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新生兒數量為68.61萬人,總和生育率(平均每名育齡婦女生育子女數)為1.15,兩項數據均創有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
日本是全球老齡化程度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日本統計局數據,截至2024年9月,日本65歲以上人口達到3625萬人,佔總人口的29.3%,創下新高。在此背景下,面向老年人的新型商業形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老年玩具便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
玩具能顯著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007年,日本玩具福祉學會在厚生勞動省的資助下開展了“老年人玩具療法實踐效果調查研究項目”,發現玩具療法對患有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人有明顯改善效果。此外,日本媒體報道稱,游戲機可以有效鍛煉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反應能力,促進交流緩解孤獨,並大幅減輕看護人員的負擔。
在日本電子商務企業樂天市場公司官網上,輸入“老人”“玩具”兩個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檢索到超過1萬件相關商品。玩具製造商與福祉企業正在加快合作,市面上針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和增強老年人體質的玩具與游戲品類日益豐富。
大企業強勢入場
近年來,眾多歷史悠久的玩具公司和跨國企業爭相進入老年玩具市場,發展勢如破竹,為該行業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能。
例如,全球知名綜合性娛樂集團日本萬代南夢宮旗下設在橫濱市的日間護理中心“開花屋”,與埼玉市游樂設備製造商SAI、九州大學醫院合作,成功研發出一款能夠激活運動和大腦功能的玩具“踩小蛇”——老人用腳踩踏探出頭的小蛇,在游戲過程中能有效鍛煉脛骨前肌、股四頭肌和臀中肌,這些肌肉對預防跌倒和保持身體平衡至關重要。
萬代公司還以20世紀50年代日本南極破冰船“宗谷號”為原型,推出一款玩具模型,該産品精準定位當前六七十歲的老年消費者群體。玩具開發者&&:“老人可以通過觸摸、把玩等方式,重溫年輕時對‘宗谷號’的歷史認知與情感聯結,這種沉浸式體驗有助於煥活大腦。”
與傳統玩具相比,互動型高科技玩具成長勢頭更加迅猛,已成為全球消費新趨勢。日本醫療用品製造商“比布”和玩具製造商WiZ共同研發的陪伴型機器人“點頭南瓜君”,自2011年發售以來廣受好評,目前已推出第二代産品。這一身着南瓜褲的3歲男孩機器人具備聽、説、感知、思考等功能,並且在聽到他人呼喚自己名字時會點頭回應,類似互動感能顯著提升情感聯結體驗。
該機器人內置450種預置語句庫,支持基於上下文的動態對話。例如,在用戶提問後,機器人可靈活使用“然後”“接下來”等承接詞,連貫模擬真實對話場景。日本神經內科專家米山公啟&&,“説話是刺激大腦最簡單的方法,此類對話機器人為語言功能退化的群體提供了替代選項。”
與之類似,日本知名玩具製造商多美公司於2002年推出了兩款對話玩偶——擁有女童外形的“夢之子Neruru”和男童外形的“夢之子Yumeru”。原本針對兒童研發的此款玩具,卻因受到老年人喜愛而暢銷十多年,獨居的退休女性成為這款玩具的主要買家。多美公司員工平川裕子説:“你和玩偶説話時,他(她)會告訴你他(她)很愛你。如果你抱着娃娃,就會發現它的重量和真實的嬰兒一樣。”顯然,這款玩偶能給獨居老人帶來安慰。
近年來,日本知名日化企業獅王跨界布局老年玩具市場,引發廣泛關注。獅王與TANOTECH公司合作研發的護理游戲機TANO-LT於2022年開始發售。該設備搭載超過180種運動模式,其中“健口眠體操”由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22世紀醫療中心的松平浩特聘教授主導研發,能讓老年人在享受游戲的同時提升口腔、睡眠和運動器官的健康水平。
雖然老年人護理玩具自21世紀初便在日本漸為人知,但時至今日,日本老年人活動開發中心在其官網發布的“老年人玩具100選”列表中,僅列出了34款玩具。櫻美林大學副教授林秀紀和廣島大學教授井上勝雄在論文中指出,未來,無論是身處護理機構還是居家養老的日本老人,對護理玩具的需求都十分可觀,針對這一需求的研發也將持續推進。
日本老年玩具走向國際化
“大小孩”(指擁有孩童般好奇心的成年人)“玩具療法”“活動玩具”(指兼具豐富老年人生活與康復療愈功能的玩具)……這些概念頻繁被國際媒體採用,用以報道日本老年玩具市場的發展盛況。
早在2006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就敏銳捕捉到日本玩具商將業務重心轉向老年人玩具的産業動態;2014年,BBC再度報道了在日本出現的一種現象——原本針對兒童開發的對話玩偶,因對阿爾茨海默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老年群體中迅速走紅。
2019年,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在“優兔”網站(YouTube)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內容聚焦日本療愈機器玩偶PARO如何革新英國老年的護理方式。這款海豹造型的毛絨智能玩具由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研發,2002年被世界吉尼斯世界紀錄評定為全球最佳療愈機器人,自2003年起在日本和歐洲得到廣泛使用。
該智能玩具配備有觸覺、光線、聽覺、溫度和姿勢五種傳感器,可以敏銳感知人和周圍環境的變化。它還具備學習能力,可按照用戶的喜好調整自身行為模式,在與人互動時仿佛有生命一般。倫敦南部一家名為“Stones End Day Center”的日間老年護理中心,將PARO視作一名正式員工。經理布倫達·瓦德説:“下午時段,老人們的焦慮程度會大幅上升,而中心人手不夠,PARO的加入着實幫了大忙。”
針對對話機器人玩具價格昂貴的問題,一些日本企業啟動了玩具租賃服務,以便讓更多老年人能夠享受玩具帶來的樂趣。過去,總有看護者抱怨“老年人已經對象棋、圍棋等傳統游戲感到厭倦了”,“我沒時間(為老年人)想出能打發時間的好方法”。對此,名古屋玩具銷售企業銀鳥産業社長西村友秀靈機一動,將公司的玩具租借給養老機構。
西村友秀&&:“這應該能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從2023年底開始,銀鳥産業推出了一項名為“微笑玩具”的租賃服務。用戶每年只需支付3.3萬日元,即可每兩個月租用6件玩具。“希望老年人能享受各種玩具,帶着笑容度過美好時光。”據悉,西村期待公司的玩具租賃服務預計今年將覆蓋100家日本養老機構。
日本業內人士指出,近期推出的許多游戲兼具成人與兒童適玩性,能讓大腦與身體同時參與其中。可以想見,未來將有更多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玩具問世,期待老年玩具産業能為停滯不前的日本經濟提供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