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進入“考文垂時代”

2025-04-21 07:00:00 來源: 《環球》雜誌

 

3月20日,在希臘納瓦裏諾海岸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44次全會中,巴赫(右)邀請國際奧委會新一任主席考文垂上&致辭

文/《環球》雜誌記者 姬燁 高鵬

編輯/劉娟娟

  柯絲蒂·考文垂9歲時,第一次瞥見了那個改變她命運的體育盛會。在位於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的家中,這個小女孩被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跳水比賽的電視畫面深深吸引。

  “我們津巴布韋有跳水選手參賽,那個賽場尤其讓我難忘——戶外泳池背倚山丘,非常特別。不知怎的,那個瞬間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在接受包括《環球》雜誌記者在內的國際媒體採訪時,考文垂説,“我對父母説,我想有一天參加奧運會,為津巴布韋贏得金牌。他們笑着回答:‘好啊!但這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夢想的種子開始發芽、生長。考文垂作為運動員參加了5屆奧運會,贏得7枚游泳獎牌(包括2枚金牌),成為非洲獲得奧運獎牌最多的選手之一。

  但真正讓她聲名鵲起的,是離開泳池後的成就。2025年3月20日,在希臘納瓦裏諾海岸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44次全會上,考文垂當選為國際奧委會第十任主席。41歲的她,成為國際奧委會131年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以及首位來自歐美地區之外(非洲)的主席。

  “這是一個非凡的時刻。當我9歲的時候,我從未想過有一天能站在這裡。”當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宣布她當選之後,考文垂動情地説,“今天的選舉打破了多重天花板,這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信號。它表明國際奧委會已真正全球化,已發展成一個真正擁抱多樣性的組織。”

  按計劃,巴赫主席的任期將在今年6月23日奧林匹剋日結束,考文垂於6月24日正式上任。

非洲女孩闖入奧運殿堂

  考文垂自幼展現出游泳天賦,6歲加入游泳俱樂部後,泳池成為她的“避風港”。儘管津巴布韋缺乏室內泳池,她仍堅持訓練,冬季通過打曲棍球、越野跑等運動保持體能。14歲時,她因在曲棍球訓練中受傷而專攻游泳。

  16歲時,還在上高中的考文垂便參加了悉尼奧運會。雖未獲獎牌,但這次經歷讓她見證了體育的力量——在奧運村與拳王阿里的偶遇,在她心中埋下“人性共鳴”的火種。

  真正的突破始於雅典。2004年,21歲的她以200米仰泳金牌實現津巴布韋個人奧運金牌“零”的突破,並在這屆奧運會上總共收穫3枚獎牌。載譽歸國的考文垂受到狂熱歡迎。在當時動蕩不安的津巴布韋,她的奧運金牌成為一種象徵。“所有同胞都來對我説‘謝謝,我們如此驕傲’。這讓我親眼見證體育如何打破隔閡,在分歧中凝聚人心。”當考文垂作為國際奧委會主席候選人向國際奧委會委員陳述時,她分享了這些故事。“我參選的理由不是空談‘體育的變革力量’,而是親身經歷並深信於此。尤其在當今分裂的世界,奧林匹克運動能架起橋梁,重建信任,展現人性至善。”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是考文垂運動生涯的高光時刻,她在“水立方”斬獲1金3銀,成為首位蟬聯奧運游泳冠軍的非洲選手。“每當提起北京奧運會,我總會笑得很燦爛。”

  5屆奧運會,她總計收穫2金4銀1銅共7枚獎牌,保持“非洲奧運史上獲獎牌最多運動員”紀錄。

  考文垂的成就離不開國際奧委會的扶持。17歲時,她憑藉奧林匹克團結基金獎學金赴美國奧本大學深造,這段經歷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集體追夢”的訓練環境讓她突破自我,帶領校隊三奪全美冠軍。

  退役後,考文垂以多重身份回饋體育事業:2013年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2018年出任津巴布韋青年、體育與藝術部長,推動反賽事操縱立法;創立KCA游泳學院與“HEROES”計劃,為非洲兒童提供防溺水培訓與運動支持……

為何選擇她

  本次國際奧委會選舉主席創下候選人數量最多的紀錄。除了考文垂,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小薩馬蘭奇、世界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以及國際自行車聯盟主席大衛·拉帕爾蒂安也被視為熱門人選。

  投票前夕,包括7名候選人在內的多位國際奧委會委員坦言,“結果難以預料,或需多輪角逐。”然而,最終的投票僅僅用時5分鐘,在第一輪就出了結果。考文垂的49票遙遙領先於第二名小薩馬蘭奇的28票。其他5名候選人得票數均為個位數。

  考文垂是歷史上第二位參選該職位的女性。回顧過去半年的競選過程,她之所以勝出,與其個人成就、成長經歷以及當今時代趨勢密不可分。

  首先是順應了時代趨勢。國際奧委會成立131年來,此前九任主席均為歐美男性(一位來自美國),近年來對於國際奧委會“歐洲中心主義”的批評聲音不絕於耳,讓歐洲以外的人選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呼聲愈來愈高。與此同時,隨着巴黎奧運會首次實現男女參賽配額相等,性別平等已成為巴赫任期內奧林匹克運動的一大標誌性成就。儘管考文垂反復強調“要依靠能力而非性別或國籍”獲勝,但其非洲籍的身份打破了“歐洲中心主義”這一傳統,而作為女性競選者也順應了對性別平等的訴求。

  其次是擁有與巴赫和羅格相似的運動員背景。考文垂是津巴布韋乃至非洲歷史上最成功的運動員之一,作為運動員轉型的典範,她的經歷與巴赫(曾獲擊劍奧運冠軍)、羅格(前帆船運動員)等前任主席類似,這種背景使她更理解運動員的需求,具備天然的號召力。

  第三是保持改革連續性與創新性的平衡。以“改變或被改變”為原則,巴赫領導的奧林匹克議程系列改革,為當前的國際奧委會構建了堅實的基礎。新任主席需在既定航道上注入新動能,而非顛覆性重構。與其他候選人的競選綱領相比,考文垂的核心主張基本延續了巴赫路線。

  此外,年僅41歲的考文垂頗受巴赫器重,她目前還是國際奧委會達喀爾青奧會(首屆在非洲舉行的奧運賽事)協調委員會主席和2032年布裏斯班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本次競選前,有多家媒體報道稱,巴赫本人支持考文垂當選,考慮到國際奧委會現有109名委員(投票時)中超過2/3是在巴赫任期內當選的,這些“新人”大多會考慮巴赫的意願。

塑造未來:“我們在故我在”

  71歲的德國人巴赫,以擊劍運動員的銳意與政治家的韌性,掌舵國際奧委會12年。在他的推動下,可持續發展與人工智能(AI)技術被納入奧林匹克議程改革,霹靂舞、攀岩等新潮運動項目進入奧運會,讓五環旗在“Z世代”的眼中依然閃耀。

  接棒巴赫後,如何讓奧林匹克這艘大船繼續行穩致遠?考文垂以非洲烏班圖精神倡導的“我們在故我在”為內核,提出五大施政支柱,強調在變革中守護奧運價值、激發集體力量。

  將“發揮體育的力量”置於戰略首位。針對當今運動員承受的多重壓力,她承諾構建全方位支持系統,優先保障心理健康、身體康復與職業轉型,通過拓展奧林匹克合作夥伴計劃(TOP)、團結基金獎學金及數字創新工具,為運動員創造終身受益的成長生態。同時,她主張強化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專業主導權,優化賽事管理模式。

  以“靈活應變型組織”為目標推動治理革新。她提出打破機構壁壘,匯聚多元背景與專業智慧參與決策,賦予國際奧委會專業委員會更大實權。她強調通過定期評估流程政策、運用AI與數據技術優化內部架構,在保持問責制的同時增強利益相關方自主權。

  深化“共生型”夥伴關係網絡。面對媒體生態巨變,她主張平衡傳統電視與數字&&資源,攜手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OBS)、頂級贊助商及AI創新者,打造沉浸式觀賽體驗,觸達年輕世代與覆蓋薄弱地區。在商業合作中,她倡導“排他性與包容性並重”的創新模式,既維護奧運品牌獨特性,又通過電子競技、資格賽系列等新載體拓寬收入來源,實現收益共享與價值觀傳播的雙贏。

  將可持續發展貫穿奧運會全周期。她提出以聯合國合作為支點,推動賽事運營綠色轉型——從低碳場館建設到廢棄物管理,為舉辦城市留下環保遺産。社會層面,她主張延續對難民代表團的支持,將體育作為打破階層壁壘的工具,通過擴大性別平等、包容性項目,讓更多邊緣群體通過奧運重燃希望。針對賽事規模膨脹,她強調“質量優先於數量”,系統評估新增項目與城市承載力的平衡。

  以“零容忍”原則築牢公信力基石。面對地緣政治複雜局勢,她重申國際奧委會的政治中立傳統,拒絕奧運成為政治博弈工具。在內部治理中,她主張構建透明化監督體系,運用數據技術實時監測政策執行,嚴打腐敗、使用興奮劑等失德行為。

五大挑戰

  儘管主席權力交接還未完成,挑戰已接踵而至:如何防止地緣政治衝突侵蝕奧林匹克運動的團結;如何構建商業開發與體育純粹性之間的平衡;如何把控科技進步對競技體育內核的改造……巴赫曾用“團結和互助”概括他任內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精神。後巴赫時代,面對新的挑戰,這兩個關鍵詞同樣適用。

  一是在體育政治化傾向日益加劇的當下,踐行奧運不可替代的團結使命。下一屆夏季奧運會將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接下來10年的奧運會、冬奧會也都在西方國家舉辦。在此背景下,如何破解政治敏感議題,如何確定俄羅斯、白俄羅斯奧委會重返奧運賽場的條件與路徑?洛杉磯奧運會舉辦時,如何妥善處理與美國政府的關係?如何加強與聯合國和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進一步開創“奧運標準”引領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新範式?這些都需要新任主席非凡的外交與政治技巧。

  二是在地區衝突和大國博弈中保持政治中立。地區衝突乃至戰爭等不穩定因素的增加,導致運動員正常或者安全地參加比賽受到影響;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所帶來的矛盾與波動,也會影響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

  巴赫曾坦言,“由於奧運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想從這一成功中分得一杯羹。在新出現的世界秩序中,每一個新的集團都會試圖把奧林匹克運動、奧運會拉到自己一邊。因此,想要保持政治中立,不選邊站隊並不容易,也必須頂住壓力。”

  三是平衡傳統與創新,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新任主席需找到平衡點,既要保持奧林匹克傳統價值觀、傳統項目的核心地位,又要通過引入更多新想法、新項目,吸引年輕觀眾,確保奧運會的與時俱進和年輕化。

  四是在應對營銷市場的快速變革中,實現商業化與體育純粹性的平衡。雖然目前國際奧委會的財務狀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健康”,但新任主席需要在全球經濟復蘇動能不足、國際奧委會自身規模不斷膨脹、新興體育機構經濟訴求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持續保持國際奧委會穩健的財務狀況。

  為進一步吸引贊助商,國際奧委會正考慮在確保競賽場地區域無商業標識的同時,讓奧運場館其他區域有更多商業露出。《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運場館內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廣告或其他宣傳活動,這種做法被認為是一種逆向營銷、高級營銷和價值觀營銷。然而,隨着營銷市場的演變,贊助商需要從奧運舞&得到更多回報。如何在這種動態平衡中保持純粹性,是新主席必需的生存智慧。

  五是妥善應對氣候變暖、性別平等、人工智能等議題。人工智能已深刻影響着人們的生活,體育也不例外。如何確保以正確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以及規避可能産生的倫理風險,需要新任主席更主動地作為。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調研報告,隨着氣候變暖,到2040年實際上只有10個國家(地區)奧委會所在的地方可以舉辦冬奧會的雪上項目賽事。極端高溫已經導致202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洛杉磯發生了野火災害,東京奧運會馬拉松比賽曾因高溫而異地舉行。氣候變暖已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威脅,各方需要及時作出應對。此外,巴黎奧運會開啟了首屆男女參賽配額完全相等的夏季奧運會,新任主席接下來需要建立覆蓋參賽、管理、運營的全維度平等體系。

  未來8年,作為年輕的新任主席,考文垂將肩負全球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期許,引領奧林匹克運動在傳承中創新,於變革中前行。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