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壓力下拉美正轉型

2025-04-07 07:00:00 來源: 《環球》雜誌

2月6日,在墨西哥奇瓦瓦州華雷斯市,墨西哥國民警衛隊員在墨美邊境執行任務

文/張祿博

編輯/吳美娜

  2025年是拉美關鍵的一年,在面臨美國特朗普政府重整“後院”壓力的同時,該地區還迎來選舉高峰,相關國家自主發展和對美關係都面臨考驗。

美國強壓,拉美反彈

  特朗普再次執政後單方面將移民危機轉嫁給墨西哥,方式可謂簡單粗暴。他重返白宮當天便簽署行政令,宣布南部邊境進入緊急狀態,全面阻止非法移民入境,這意味着墨西哥不得不獨自應對移民危機,而這又牽涉其他多個拉美國家,這些國家幾乎無法安置被“勸返”及未來可能會被遣返的移民。

  歷史上,“墨西哥灣”和“美洲(America)”兩個概念幾乎同時被全世界接受。特朗普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Gulf of America),公然挑釁了墨西哥主權和蔑視了拉美歷史。

  巴拿馬曾經歷流血鬥爭收回了運河主權,當時的很多親歷者尚且在世。特朗普提出所謂“收回巴拿馬運河”極大傷害了巴拿馬人民的尊嚴和情感。此外,巴拿馬運河還涉及歐亞國家的建設成果和利益關切,除非不顧一切採取軍事手段,否則美國不可能再次奪取巴拿馬運河。

  19世紀末,美國歷史學家特納提出“移動邊疆”理論,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擴張主義”以不同形式存在於美國國民潛意識之中。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的一系列舉措正是美國邊疆“擴張主義”的“回魂”。

  特朗普就任之前就強調“支持門羅主義”“門羅主義從未過時”等,反映了其對舊國際秩序框架下強權思維的執迷不悟。委內瑞拉、古巴兩國與特朗普的諸多主張並無直接關係,但其威脅對委內瑞拉保留“所有選項”、派遣特使會見委反對派領導人,再將古巴列入“支恐國家”,這種甚至連藉口都不去找的打壓,顯然基於意識形態的敵對思維。

  特朗普對拉美國家幾乎無差異“開火”,這些國家正通過各自方式,推動區域內經濟合作以及對多極化國際秩序的支持,帶動了拉美地區整體性抗美情緒。面對打壓,與美歷史關係不同的墨、巴、委、古各國,形成地理上第一道面對美霸權的阻抗力量,使拉美擁有了“反美帝”縱深。墨西哥在外交上更加堅定地要求平等對待,也更積極尋求與其他拉美國家合作以對抗美國的強壓;針對古巴的制裁和指控反而使其成為拉美地區對抗美國霸權的象徵性力量。

  拉美地區自上世紀末以來反美示威活動頻繁爆發就是一個明證。尤其是當面對美國政治干預或經濟施壓時,一些拉美國家政黨和領導人通過強調國家主權、反對美國干預來團結國內民眾。此外,拉美國家還通過加速區域一體化進程來抵制美國影響,通過加強與美洲以外大國及地區強國的關係,尋求可跨越兩大洋的國際戰略平衡。

選舉大周期

  按照既定日程,2025年至2027年間有12個拉美國家舉行大選。無論選舉結果如何,拉美各國各政黨都無法回避來自美國的壓力,政府和民眾也越來越傾向於擺脫美國控制、加速經濟發展、促進政治和社會自主。

  拉美與美國關係的複雜歷史使其具有明顯雙重性,拉美仍有一定的“親美”情結,尤其是在冷戰期間受惠於美國援助或合作的國家。但即便是在拉美政壇仍具影響力的右翼政黨,也因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冷落或粗暴干涉內政而調整外交策略,表現出“右燈左行”——表面上堅持保守價值觀,經濟政策和外交立場卻變得更加務實,選擇與歐洲以及全球南方國家建立更多元化的合作關係。

  選民的態度也在分化,從近期拉美選情來看,傳統的“左右”意識形態對立顯著減弱,選民關切逐漸轉向經濟發展、就業機會、社會安全、公共服務改善等實際問題。而特朗普對拉美的強硬政策,無論是經濟制裁、移民問題,還是干涉內政,都在加深選民對美國的負面印象。這種情緒越來越具普遍性。一些民眾從開始抱怨本國政府無能轉向指責美國政府“惡行百端”。

  不論是支持左翼還是右翼,還是投出反建制派的懲罰性選票,選民都愈發傾向於不畏懼美“霸權主義”“帝國主義”脅迫的國家獨立自主。從這個意義上説,在特朗普任內,儘管拉美將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國強硬立場的影響,但這種外部壓力同時可能加速拉美的政治多元化和自主化進程。

  拉美選舉大周期與特朗普第二任期重疊,將持續重構美拉關係。即便下一任美國政府回歸建制派執政,美拉關係也難以恢復到從前。美拉關係的未來,將更多取決於拉美國家能否成功實現經濟和政治自主。

“全球南方”新機遇

  “全球南方”崛起不僅重塑着國際格局,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也為拉美國家提供了更廣闊的合作&&。

  在經濟與貿易層面,通過加強與新興經濟體合作,拉美國家不僅能夠獲得關鍵的技術轉移和市場准入,還可以在全球供應鏈中找到新定位,為本國本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擺脫主要以原材料出口為特點的經濟結構。與全球南方國家加強貿易&&,不僅有助於拉美國家擴大出口,還有利於推動區域內外的産業融合,形成亞非拉新興經濟體更加緊密的經濟&&。

  在政治層面,“全球南方”倡導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與自主,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國際秩序和多極化全球體系。與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合作,拉美國家能夠更有力地表達自身利益訴求,並在關鍵議題上獲得更多支持,減少外部強權粗暴干涉,避免被邊緣化的風險。

  在軍事和安全方面,“全球南方”為拉美提供了維持地區和平穩定的更多選項。其中,在防務技術交流合作、反恐培訓和人道援助方面已取得一些進展。一些拉美國家在引入軍事技術和裝備方面有了更多選擇。這增強了拉美的政治獨立性,提高了軍事自主性。拉美正逐漸實現從“單邊依賴”到“多邊合作”的轉型。這不僅能增強地區經濟活力,也將提高政治和社會韌性,增強抵抗外部壓力的能力。

  (作者係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副研究員、廣西外國語學院歐美語言文化學院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