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你在埃及有一個兄弟”
賽義德與金字塔合影
文/《環球》雜誌記者 呂迎旭(發自開羅)
編輯/劉娟娟
長期駐外工作,我在埃及出行,一般都是叫網約車。這裡的網約車司機被稱為Captain,與隊長、船長是一個詞。
幾天前,我帶家人去埃及首都開羅附近的吉薩金字塔,打了一輛車。司機面容黝黑、蒼老,頭髮花白,圍着紅白方格的阿拉伯頭巾。我心想:這人怎麼也得70多歲了。
因為在吉薩金字塔群步行參觀會比較累,我跟司機商量,能否開車和我們一起進入景區,停留的時間按小時付費,一小時100埃鎊(約合15元人民幣)。他欣然同意了。
車輛駛過尼羅河環城路大橋,進入吉薩省,大約半個小時後就抵達了金字塔景區的南門。門口熙熙攘攘擠滿了游人,這時突然有個戴着胸牌的“工作人員”揮手攔車,告訴我們:汽車不能入內,進景區只能乘坐馬車或者駱駝。
司機一臉遺憾,説我不能隨你們進去了。
因為常駐埃及,我了解汽車是可以駛入吉薩金字塔景區的,便告訴司機,讓他去景區北門試試。
司機將信將疑,但還是聽從了我的建議。
去北門他繞了很長一段路,中途還多次停車問路。其中一次,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扒着車窗給他指路,不小心將玻璃窗壓得脫落下來,他趕緊接住,玻璃窗險些掉在地上摔碎。
幾經周折,終於到達北門,卻再次被“工作人員”攔住。對方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説道:汽車不能進去,只能坐馬車和駱駝。
我告訴司機,不要信這人的話,直接開進去,你看前面那麼多輛車都進去了。
他將信將疑、小心翼翼地將車挪進北門,門口穿黑白制服的旅游警察招手攔車,他探出頭怯怯地問:車能進去嗎?
警察看了一眼車裏,二話沒説,衝他揮手放行。
他如釋重負地看向我,眼裏滿含敬佩:我是埃及人,你怎麼比我還知道情況?!
因為在埃及常駐期間經常帶家人朋友去游覽,我知道吉薩金字塔景區附近有很多“騙局”,一些馬車和駱駝經營者使出各種手段,威逼利誘游客消費,乘坐他們的馬車或駱駝。
到達入口處,我去給他和車輛買門票。景區雖然對外國人沒有優惠,但對60歲以上的埃及人免票。我問他:你超過60歲嗎?可以免票。他不好意思地説,我46歲。我半信半疑,怎麼可能?
進入景區,我們或者開車游覽,或者停下車步行拍照。
從和他的攀談中我了解到,他叫賽義德,是一名大理石切割工,兼職做網約車司機。讓我驚訝的是,他説自己從來沒有來過金字塔,原因是忙着“討生活”。
問他有沒有上過大學,他説沒有。那高中呢?也沒有。小學呢?也沒有。問他為什麼,他説情況所迫,不願多談。但他稱自己通過自學,也能識字,可以輕鬆使用手機接單。
我發現賽義德很會取景,是個好攝影師材料。他還不時建議,在這裡拍一張,可以這樣雙手“托”起金字塔,或者兩個人一起比個心,將金字塔包在“心裏”。
拍照之餘,我卻成了他的“導游”,向他介紹三個大金字塔分別是誰的墓地,古代法老為什麼要修建金字塔,他聽得很認真。我還告訴他,有傳説獅身人面像的鼻子被拿破侖用大炮打掉了。他問,誰是拿破侖?
賽義德還提出其他一些問題,比如:周圍都是沙漠,哪來那麼多石頭建造金字塔?現在的人有能力建起這樣高大的建築嗎?當聽説埃及的很多文物被偷盜,有的在其他國家展出,他面色黯然。但當發現金字塔景區內的沙漠里長出一棵植物,他面露喜悅,嘖嘖稱奇了半天。
這才發現,他雖然外表看上去滄桑,人卻熱情活潑,我也慢慢確信他只有46歲。
考慮到他是第一次到金字塔,我也給他拍了一些照片,讓他擺出各種造型,如手摸金字塔尖、托起金字塔等。後來,他提出要和自己的愛車一起與金字塔合影。
那輛車是他幾年前買的二手車,非常破舊,車內方向盤右側已沒有外罩,露着電路板;車門搖搖欲墜,從裏邊拉,一不小心會把把手拉下來;行駛起來,不時發出砰砰聲。
他説,開網約車比切割大理石掙得多,他計劃再買輛新一點的二手車,但是非常貴,大概要20萬埃鎊(約合人民幣3萬元),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攢夠。
旅游結束,賽義德把我們送回住所。下車時,他一臉認真地説:別忘了,你在埃及有一個兄弟,有什麼事需要幫忙,我隨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