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為條約游行”
2024年9月29日,6000多人在新西蘭奧克蘭市伊甸公園球場共同跳起毛利人的哈卡舞,創下同跳毛利戰舞人數吉尼斯世界紀錄
文/《環球》雜誌記者 陳正安(發自惠靈頓)
編輯/黃紅華
2024年11月,新西蘭毛利黨在國會的抗議行動讓該國登上全球新聞頭條。
當月,新西蘭國會審議了由行動黨提出的《條約原則法案》,法案旨在重新定義《懷唐伊條約》的原則,對毛利人的權利進行限制。
《懷唐伊條約》是1840年由英國王室與約500余名毛利酋長簽署的協議,使新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多年來,有關條約的解釋和執行一直是新西蘭社會爭議的焦點。1975年,新西蘭成立了懷唐伊法庭,旨在解決條約相關爭議,並糾正歷史上的不公正行為。
行動黨認為,現行的條約解釋導致了新西蘭社會的雙重制度,毛利人享有特殊待遇,而由其提出的《條約原則法案》主張所有新西蘭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毛利黨強烈反對這一法案,認為該法案將嚴重損害毛利人的權益。為了表達抗議,毛利黨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游行,名為“為條約游行”。游行從新西蘭最北端開始,歷時九天。在新西蘭的最大城市奧克蘭,游行隊伍跳着毛利戰舞,浩浩蕩蕩步行通過奧克蘭海港大橋。游行隊伍最終抵達首都惠靈頓。
游行的最後一天,約4.2萬名抗議者聚集在新西蘭國會大廈前,要求立法者否決該法案。抗議者中除了毛利人,還有許多支持毛利人權利的其他族群成員。不少人穿着傳統服飾,揮舞着紅白黑的毛利旗幟,唱歌並跳起毛利戰舞。毛利女王納瓦伊和惠靈頓市長托麗·沃諾參加了抗議活動。
在國會討論《條約原則法案》當天,毛利黨22歲的議員哈納-拉維蒂·邁皮-克拉克在辯論過程中起身抗議,撕毀了法案的復本,並跳起傳統的毛利戰舞。其他毛利議員紛紛響應,導致國會程序暫時中止。邁皮-克拉克的這一行動不僅在新西蘭國內外引起轟動,也讓此次抗議游行活動成為新西蘭年度熱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