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航空:新質生産力護航C919
編者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中國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為新時期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翻開了時代新篇章。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本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體制機制。發展新質生産力,必將為中國式現代化增添新的強大動能。
連月來《環球》雜誌記者兵分多路,深入不同行業、領域的企業,探尋它們如何進行“新”的培育、在新領域新賽道進行新探索,並策劃推出《中國有“新” 行穩“質”遠——藏在企業裏的生産力變革力量》主題系列報道,從中國企業的變革中尋找故事和答案。
文/《環球》雜誌記者 劉娟娟
編輯/黃紅華
9月19日12時11分,機頭標記着“C919”字樣的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CZ3539航班從廣州白雲機場騰空而起,滿載乘客飛向1000多公里外的上海虹橋機場,於14時03分順利降落。至此,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全部開啟國産大飛機的商業運營,這是中國民航史上有標誌性意義的時刻。
9月12日,中國南方航空首架C919國産大飛機在山東東營機場開展飛行訓練
C919飛機作為“國之重器”,肩負着中國由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的歷史使命,承載着國家戰略、民族夢想、人民期盼。
扛起全力支持國産大飛機事業發展央企擔當的背後,是南航持續推進科技創新、産業創新、發展方式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追求科技自立自強的不懈探索。
“天瞳”“天極”為C919保駕護航
南航作為中國航線網絡最發達、年客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擁有豐富的機型運營經驗,特別是擁有多年運營國産ARJ21飛機的經驗,依託自身規模優勢和技術實力,在維修能力開發、零部件製造、飛機監控系統等方面與中國商業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飛)深化合作,首家使用自研系統(南航“天極”系統)管理C919飛行計劃,並計劃將“天瞳”系統在南航所有C919國産大飛機上線使用,確保C919飛機機型安全高效運營。
南航機務大樓內,機務工程師們緊盯着大屏幕上的飛機故障預警系統。這裡可以實時看到正在3萬英尺高空飛行的飛機發出的故障預警,而不是等着飛機落地後才能獲取信息。這就是南航“天瞳”系統。
南航相關負責人向《環球》雜誌記者介紹,“天瞳”系統是國際上唯一同時涵蓋國産飛機、空客、波音三大主流監控的一體化飛機健康管理系統,可將飛機下發的各類傳感數據進行採集,結合故障記錄、排故經驗等運營數據,通過數據融合搭建故障算法模型,對南航飛機健康狀況實現精準跟蹤與科學預測,構建面向飛機全生命周期的航空器健康診斷方案,深度掌控飛機健康狀況,提前制定高質量排故預案及部件維護方案。數據顯示,2023年,“天瞳”系統發布故障預警通知超700次,預警準確率能達98%以上,故障定位時間平均縮短了80%,全機隊放行可靠度達到99.92%。
“‘天瞳’系統已完成C919飛機相關部署,可全方位監控飛機故障、運行狀態與系統性能趨勢,及時發現運行異常問題並採取措施,提前準備航材等維修設備工具,快速有效調整機隊運力,提高運行維護保障效率。有關預見性維修方面,南航正根據維護經驗逐步展開,預判飛機故障趨勢並及早介入工作,達到‘治未病’的效果。”南航相關負責人説。
除了“天瞳”系統,在此次國産客機C919交付過程中,南航“天極”系統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天極”系統是南航自主研發的集成化、智能化航班飛行計劃系統,具備飛行計劃製作、飛機實時跟蹤、運行數據分析等功能,部分關鍵性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可以滿足南航多機型、多基地複雜運營環境的需求,助力確保南航每一次飛行安全與高效。南航運用“天極”系統提前進行了50余班次飛行計劃測試驗證,梳理28個重要業務保障節點,確保C919運行的航班從起飛、巡航、着陸等各階段盡在掌握。
同時,“天極”系統憑藉獨特的飛行計劃製作算法,綜合考慮飛行距離、時間、成本、氣象條件、空中交通流量、飛機性能、業載限制等多重因素,可為C919量身定制最優的飛行計劃。通過各模塊高精度的計算,為南航運行C919機型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運營靈活性。
隨着C919逐步投入運營,“天極”系統還可以收集並分析C919的飛行數據,包括飛行軌跡、飛行速度、高度、油耗等關鍵指標,為C919的持續優化提供支持,不斷提升國産大飛機的綜合性能和市場競爭力。
有了“天瞳”“天極”的保駕護航,南航接下來的任務是與中國商飛等深化合作,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品質,讓國産大飛機越飛越安全、越飛越舒適、越飛越高效。
把解決“卡脖子”難題作為責任與目標
民航業是專業性、系統性、複雜性極強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南航一直把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責任與目標。
據南航相關負責人介紹,南航以所屬翔翼公司、技術分公司等6家單位為主體,圍繞飛行訓練及裝備製造、數字科技、飛機維修及製造等領域,實施科技攻關計劃。“天瞳”系統為飛機“隔空診脈”,首創“中國方案”填補了中國民航在該領域的空白,就是南航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攻關在機務維修領域的生動案例。
2023年,南航發布16個重大科技攻關榜單,新增國家授權專利115件,其中發明專利52件,實現了飛行計劃系統全面自主可控,完成了首個民航維修領域5G專網,攻關建立了ARJ21飛機APU(輔助動力裝置)零部件深度維修能力,減輕對國外依賴,單&送修降成本超30%。
11月12日,參觀者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南方航空展&體驗飛行模擬器
以航班運行風險防控&&為例。面對航空業日益複雜的多要素、多流程、高動態性、高可靠性及高時間敏感性等新需求,南航創新性地將單個航班的完整運行流程作為核心研究對象,研發出首個航班運行風險防控&&。該&&構建了集“安全運行、正常運行、精準運行”於一體的三維風險防控體系,以航班運行全流程數據為基礎,依託數據與業務雙中&融合的基礎架構,綜合運用機器學習、大數據處理及知識推理等前沿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對航班運行風險的實時動態感知、高效精準識別、深入研判分析及快速智能決策,極大減輕了人力負擔,實現了由“人防”向“智控”的跨越式發展,提高了風險決策的精確性與有效性,進一步鞏固了航空安全防線。截至目前,該&&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軟體著作權3項,相關論文發表29篇。該&&覆蓋了南航近2400條航線、700余架飛機及日均2300個航班的運營。
再以基於求解器的優化算法為例。近年來,儘管中國求解器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但由於起步較晚,現階段國産求解器在性能上與國際最先進求解器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無法滿足南航實際生産需要。因此,如何打破國外求解器的壟斷成為南航面臨的“卡脖子”問題。從2020年起,面對這“硬骨頭”,南航信息中心聯合用戶部門組建30多人的團隊進行技術攻關,經過1000多天的不懈努力,終於取得突破。
首先,攻關團隊利用南航機組搭班、排班等優化問題對國産求解器進行單獨測試,得出其速度為國外求解器的1/15;其次,在單獨測試的基礎上,採用自主研發的方式,通過深挖航空數學模型,面向具體的應用提出更優的算法;最後,經多次試點應用驗證,自主研發的優化系統基本可抵消國産求解器速度慢帶來的影響,在典型場景下,新系統計算所得方案的各項成本總和,如出勤天數、過夜成本、置位成本、換飛機成本等,與國際先進水平基本持平,能夠滿足南航日常生産需要,成功打破了國外求解器的壟斷優勢。
“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
為實現科技創新攻關,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至關重要。南航是如何做到的?南航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南航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組建科技信息與流程管理部,對重大項目開展中長期激勵,加強集團主導的産學研用深度合作,提升專利等知識産權的價值轉化能力,以此大力推動航空相關重大科技創新攻關。
正是在如此良好的創新環境的驅動下,南航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新路子,得以更好、更高效率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南航相關負責人結合培育支柱産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向記者介紹了南航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具體業務實踐。
在培育支柱産業方面,南航將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明確“2+5+X”産業新布局,即航空客運、貨運兩個主業,飛機維修、通航服務、信息技術、航空食品、航空培訓五大支柱産業,以及若干協同發展産業,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南航自主研製的首&A320NEO(STD2.1)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壁壘;南航與騰訊共同研發的超寫實高等級實景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實現了國産自研視景系統關鍵技術突破,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能獨立自主研發完整視景系統的國家。
誕生和成長於廣東的南航,得改革開放之先機,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數字化上一直走在中國民航業前列。1999年,南航成功搭建與網上銷售、在線支付結合的南航電子客票系統,並將業務覆蓋所有國內通航城市;2009年南航還與獨立第三方支付&&易寶支付在機票直銷上達成合作,旅客通過易寶支付可直接訂購南航機票,直達國內近20家銀行的在線支付系統;2013年南航作為國際航協NDC LeaderBoard領導委員會成員,在全球首批參與NDC國際標準制定,協助國際航協推動NDC標準的制定和體系的建立;2019年南航NDC獲得NDC@SCALE認證,成為國內首家獲得該認證的航司,符合NDC規範的分銷系統支持包括酒店、租車、餐食、行李等在內的多種産品打包和組合銷售、售後服務,南航在易寶支付提供的安全高效的全場景支付解決方案的助力下,為旅客提供一站式、沉浸式出行消費新體驗;2022年,南航成為國內首家推出電子行程單服務的航空公司;2023年,南航實現客票機票款開具全電發票功能……
當前,數字化技術不斷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方式,南航把數字化轉型上升到公司戰略,構建“雲&&+雙中&”IT架構,打造五大領域示範工程,推動數據共享、資源互聯互通,以數字化提升市場響應速度和服務客戶能力,為旅客提供更加智能、精準、便捷的全流程服務體驗。例如,南航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一體化數智化客戶服務&&,能夠精準分析旅客需求,自動推送服務鏈結,旅客可自主完成自助變更、退票、特殊服務等10多項業務。
近年來,南航依託規模優勢和客戶資源優勢,打造“南航e行”生態圈,圍繞“吃、住、行、娛、游、購”,搭&&、找夥伴、活積分、強引流、做集成,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全流程300多項線下傳統服務數字化,覆蓋旅客“出行前、去機場、在機場、飛行中、目的地、出行後”六大出行環節。目前,“南航e行”生態圈&&連接了5500家合作夥伴,里程兌換實現全方位多場景覆蓋,既包括行李、升艙、休息室、機上WiFi等出行服務,也包括租車、酒店、旅游、餐飲等生活服務,實現了用戶“一機在手,全程無憂”。
南航還積極倡導綠色飛行,這既是滿足旅客對美好生活方式的嚮往和追求,也是航空運輸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南航首創“綠色飛行按需用餐服務”,提前獲取旅客用餐需求、建設全流程跟蹤&&,實現餐食數量靈活可調、配餐信息實時可查、節能降耗精準可控。2023年,南航按需用餐參與旅客累計超過486.35萬人次,節約餐食5500多噸。南航自主研發的“航油e雲”項目,可實時獲取每一個航班的實際加油量、加油時間、油品溫度密度等信息,2023年節油17.51萬噸,減碳55.16萬噸。
發展新質生産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未來5年,南航的目標是建成具有一定全球競爭力的大型航空運輸企業,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而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南航實現“邁向世界一流”目標的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