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9月
為適應國防建設的需要
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建設者
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嶺中
拉開了建設第二汽車製造廠的序幕
56年風雨淬煉
從“第二汽車製造廠”到“東風汽車”
東風已從“三線建設”的一顆明珠
成長為馳騁世界的中國浪潮
2024年9月19日,東風汽車第6000萬輛車下線。這是觀眾在發布會現場外參觀東風猛士917汽車。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馬燈、扁擔、草鞋、蘆席棚
……
一度曾是初代東風人
艱苦創業的真實寫照
1975年
二汽形成第一個車型
東風EQ240(兩噸半越野車)
的生産能力
1975年6月,二汽第一輛EQ240駛出生産線。新華社發
1987年6月3日,工人們正在第二汽車製造廠裝配線組裝EQ240。新華社記者 花皚 攝
1978年
二汽成功生産東風EQ140(5噸載重汽車)
正式開啟“軍轉民”的道路
20世紀80年代
EQ140佔據了中國公路運輸
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
為運輸業的繁榮發展貢獻了巨大力量
1982年,EQ140在二汽裝配廠的總裝車間等待下線。新華社記者 劉心寧 攝
1984年,二汽生産的EQ140載貨車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新華社記者 花皚 攝
1987年
第二汽車製造廠成為國內第一家
年産突破10萬輛的汽車生産廠
1987年,第二汽車製造廠慶祝年産量突破10萬輛大關。新華社發
1991年4月9日
第100萬輛東風車下線
從第一台車到百萬輛里程碑
東風人以十六年的奮鬥
創造了令行業矚目的“東風速度”
1991年4月9日,第100萬輛東風車下線。新華社發
1992年
第二汽車製造廠正式更名為
東風汽車公司
通過合資合作融入世界浪潮
東風汽車走出國門
走向世界
1993年10月,一批中國東風6噸半載重汽車運抵緬甸仰光港。新華社記者 陳炳其 攝
1996年4月7日,中國和肯尼亞的技術人員在內羅畢KVM汽車裝配廠一起組裝東風牌汽車。新華社記者 俞躍良 攝
進入21世紀
東風汽車着力自主乘用車事業
産品格局實現了從卡車為主
向乘商並舉的轉變
2005年5月22日,一輛剛剛上市的“東風小康”微型車從其廣告牌前駛過。 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
2009年9月21日,東風品牌商用車第500萬輛在十堰基地下線。新華社發
2009年9月19日,東風武漢神龍汽車公司的員工在為汽車進行總裝。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
2003年
東風公司成功下線了
高機動性軍車EQ2050
這款車型後來被命名為東風猛士
東風猛士擁有100%自主知識産權
榮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9年9月21日,人們在東風汽車公司建設四十周年成就展上參觀東風猛士汽車。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
2011年4月19日,觀眾在第十四屆上海國際車展參觀東風汽車推出的猛士越野車。新華社發
2009年
東風成立新能源汽車事業部
全力駛向新能源與智能化的新賽道
2012年10月27日,在香港舉行的國際環保博覽會上,東風汽車公司展出最新推出的微型商用電動車。新華社記者 李鵬 攝
2023年9月5日,觀眾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東風汽車集團展&了解東風猛士917新能源汽車。新華社記者 胡智軒 攝
2024年11月14日在湖北武漢拍攝的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1000萬輛達成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2024年9月16日在2024海報集團金秋車展暨智能網聯新能源車展上拍攝的東風“eπ007”。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2025年4月23日,東風猛士M817在上海國際車展首發。新華社發
近年來
東風新能源品牌國際化進程迅猛
車輪滾滾
東風輸出的不僅是産品
更是“中國智造”的技術與標準
2024年11月9日,2024年瑞士蘇黎世汽車展上拍攝的東風猛士917越野電動車。新華社記者 連漪 攝
2024年10月14日,人們在法國巴黎凡爾賽門展覽中心舉行的2024巴黎車展媒體開放日上參觀東風風行展&。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2025年4月27日,在拉脫維亞里加,人們在“2025里加波羅的海汽車展覽會”參觀東風展&。 新華社發(艾迪斯·帕倫斯 攝)
築夢56載
當年“第二汽車製造廠”的火種
在電動化浪潮中已淬煉為燎原之勢
“東風”二字早已超越名字本身
成為“中國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動注腳
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拼版照片:1984年,第二汽車製造廠汽車總裝生産線上,工人正在組裝一輛EQ140(上圖,新華社記者 花皚 攝);2025年9月9日,工人在東風猛士科技園生産線上組裝猛士M817(下圖,李曉笛攝)。
記者:肖藝九
編輯:張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