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份增幅均超過5%——今年以來稅收收入穩中有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4 07:05:5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7、8月份增幅均超過5%——今年以來稅收收入穩中有升

字體:

  財政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82萬億元,同比增長0.3%,增幅比前7個月提高0.2個百分點;全國稅收收入12.1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26億元,微增0.02%,累計增幅首次轉正。專家分析,今年以來一系列增量和存量政策持續顯效,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為稅收收入增長奠定基礎。

 主體稅種保持正增長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稅務部門徵收稅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稅)同比增長2%,其中7、8月份稅收收入明顯回升,增幅均超過5%,累計增幅逐月提高。

  分稅種看,前8個月,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四大主體稅種均保持正增長。其中,國內增值稅47389億元,同比增長3.2%;國內消費稅11523億元,同比增長2%;企業所得稅31477億元,同比增長0.3%,累計增幅實現轉正;個人所得稅10547億元,同比增長8.9%。

  分行業看,製造業、金融業稅收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製造業佔全部稅收的比重超過30%且稅收增幅在5%以上,“壓艙石”作用明顯。特別是部分高端製造業稅收增長較快,如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稅收增幅在30%以上。資本市場服務業和相關的保險業等稅收增幅均在兩位數以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稅收也增勢良好。

  分地區看,東部地區稅收增速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上海、江蘇、廣東、浙江等經濟大省增速較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何代欣分析,企業所得稅實現正增長,關鍵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增長髮揮了重要帶動作用;文化體育娛樂業等方面的稅收增速加快,受益於提振消費政策的作用和服務業的增長。

 多因素支撐稅收收入增長

  近兩個月,稅收收入增幅為何明顯提升?“主要稅種中,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等保持較快增長,顯示出經濟回升向好和資本市場活躍的帶動效應。”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説。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是重要原因。“經濟決定稅收。今年以來,一系列增量和存量政策持續顯效,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為稅收收入增長奠定了基礎。”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黃立新説。

  資本市場交易活躍,發揮了帶動作用。“7、8月份資本市場交易活躍度顯著提升,8月份上證指數突破3800點創十年新高,A股總市值超過100萬億元,日均股票成交額達2.3萬億元。”黃立新&&,資本市場交易活躍不僅直接帶動資本市場服務業稅收大幅增長,還帶動與資本市場相關的行業稅收增長,如7、8月份證券業稅收增長均超過70%、保險業稅收增長則超過10%;同時,企業投資收益、股票分紅增加,也帶動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增收。

  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意識也明顯增強。“稅務部門深入推進依法治稅、以數治稅、從嚴治稅,堅守法治公平,加強合規管理,着力營造誠信納稅、合規經營的良好生態。在稅務部門的積極引導下,全社會稅法觀念明顯增強,納稅人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的意識不斷強化,為稅收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黃立新説。

  此外,近兩個月稅收收入增幅較高,也有去年同期稅收收入基數較低,相應抬高了今年稅收收入增幅的原因。黃立新預計,由於去年四季度基數較高,今年四季度稅收收入增幅可能出現回落。

 財政支出力度有保障

  稅收收入穩中有升,離不開各級稅務部門持續優化徵管和服務,及時引導企業規範收入核算、納稅申報,提升合規意識。多地稅務部門通過稅務大數據,及時關注新興産業及企業快速發展態勢,輔導相關企業提升信用等級,既增加稅收收入,也讓企業享受到“信用紅利”疊加效應。

  稅收收入穩中有升,收支兩端形勢趨穩,讓財政政策力度更有保障。

  今年以來,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保持增長,重點領域支出得到較好保障。前8個月,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0%,教育支出增長5.6%。“財政收支形勢好轉,是我國經濟形勢整體向好的重要表現,下半年財政收支有望保持向好態勢。”何代欣説。

  李旭紅分析,前8個月財政運行總體平穩,收入端結構不斷優化,支出端重點領域保障有力,債券資金使用加快見效。“展望今年後幾個月,仍需保持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力度不減,通過穩步擴大有效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進一步增強經濟與財政的良性互動。”李旭紅説。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堅持法治公平、加強合規管理,依法依規徵稅收費,持續優化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保護守法者權益,努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法治、公平、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黃立新説。(汪文正)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