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沉默十年的刀郎以新專輯《山歌寥哉》的炸裂,重回公眾視野。2024年8月30日,“山歌響起的地方”刀郎線上知交演唱會播出,5200萬人觀看,點讚破6億。之後,刀郎“山歌響起的地方”中國巡迴演唱會先後在成都、廣州、南京、澳門、廈門、北京等城市舉行,歌迷潮涌,一票難求。2025年,演唱會在濟南、上海、杭州、武漢等城市繼續,“刀郎熱”也在持續。刀郎的音樂魅力何在?為何在他沉寂多年後,能引起公眾如此廣泛持久、高漲的熱情?
刀郎(本名羅林)的成功,並非天外來客式的一場虛幻,而是流行歌壇有跡可循、有案可依的“樂手式”成功模型。
1971年出生的刀郎,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開始了自己的樂隊生涯,在海南等地的歌舞廳擔任樂隊鍵盤手,使他對流行樂隊的編曲演奏等技術工作嫻熟而專業,創作歌曲也水到渠成。
1995年,刀郎在新疆烏魯木齊成立“西北音樂工作室”,開始發行少量原創與改編的音樂作品。2003年,出版《西域情歌》專輯進入歌壇。2004年,他創作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引起轟動,歌曲《衝動的懲罰》《披着羊皮的狼》等紅遍全國,專輯也狂賣270萬張。其後,他請來音樂大師級人物李宗盛製作了《喀什噶爾胡楊》,步入國內一線歌手的行列。2006年,刀郎發行專輯《刀郎Ⅲ》,並同步推出個人精選專輯《謝謝你》和翻唱專輯《披着羊皮的狼》。2011年,他推出個人音樂專輯《刀郎2011》。同年,舉行刀郎“謝謝你”世界巡迴演唱會。2020年,推出音樂專輯《彈詞話本》回歸樂壇;2023年,發行個人音樂專輯《山歌寥哉》,再次轟動歌壇,引起廣泛關注。
刀郎的創作實績,以結結實實的原創歌曲專輯為基礎,以超過30首流傳超過20年的歌曲為內涵,誰能説他的成功是一個偶然事件?刀郎的前期情歌流行其來有自:他的情歌歌詞野性十足,熱辣滾燙,深情纏綿,敘事性和畫面感極強。如《2002年的第一場雪》《衝動的懲罰》都是如此,使聽眾産生強烈的共鳴感,是卡拉OK時代最受歡迎的歌曲。刀郎的嗓音充滿滄桑的男性情懷,高亢激昂野性不羈,直抒胸臆引人共鳴。刀郎早期情歌還有一個獨特的印記:新疆風味。他的旋律中都有若隱若現的新疆民歌盤桓其中,加上“喀什噶爾”“胡楊”“烏魯木齊”“天山雪”等濃烈意象,將歌曲演繹得大氣深厚引人入勝,這一場雪,自然就從新疆飄向了全國的大街小巷。
《山歌寥哉》的出版,預示着刀郎真正的成長和蛻變。
其實,2020年刀郎已回歸樂壇,推出以蘇州評彈素材創作的新音樂專輯《彈詞話本》,市場卻慘遭滑鐵盧。不是《彈詞話本》不好,而是他走得太遠了,聽眾還沒有來得及從“刀郎式情歌”進入“話本”式古典文化的聽覺語境中來。2023年刀郎新專輯《山歌寥哉》,出手可謂穩準狠。
首先,這是一張完成度非常高的概念專輯,是刀郎目前歌曲裏的最高水準。他選曲的題材是蒲松齡作品《聊齋志異》——一個又一個仙界鬼界與人間世間、時空置換與穿梭輪迴的傳奇故事。專輯裏的歌曲如《翩翩》《花妖》《未來的底片》等歌詞,包括主打歌《羅剎海市》的歌詞創作,文學性極強,既簡潔而凝練,又飽滿而豐盈,高度濃縮了蒲松齡小説故事,用歌曲彰顯了人性的種種醜陋與悲哀、仙界的深情與專一、善惡與報應的分明與絕對等等,讓我驚訝他的文學功底。刀郎把現代詩的意象轉換與隱喻拆字、場景轉化與故事鋪陳等手法,非常巧妙地運用於歌詞創作中,在短短篇幅裏傳達了他的一些或明確或隱晦的意識。這引發了歌迷的拆解與反駁、引申與鋪陳,形成文化狂歡式的解讀狂潮,創造出流行歌壇前所未有的傳播模式,表明《山歌寥哉》的成功首先是歌詞的成功。
其次,從作曲手法來看,刀郎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山歌采風之後,創作轉換的成功案例。他把很多中國古典民歌小調——比如廣西的山歌調、東北的靠山調,以及全國各地的一些繡荷包調、河北吹歌等民間山歌小調,轉換成了現代的流行歌曲,運用了比如Reggae(雷鬼音樂)、R&B(節奏藍調)以及Rock&Roll(搖滾樂)手法,把曲風做得非常時尚化。當熟悉的山歌曲調變成了陌生的旋律,就給我們帶來了非常新穎的聆聽感。
最後我想説的是,從《羅剎海市》《翩翩》《未來的底片》等歌曲中,我們可以聽出刀郎強烈的人文情懷。優秀或者説偉大的歌曲,留給我們的是對這個時代、社會和現實的思考,能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人性的美,感受到時代的變遷與人心的溫度,感受到對歷史的審視與反思。這也是刀郎歌曲的特徵。他的探索方向,他對中國古典文學的音樂式解讀與詮釋,都表明這是一個值得被我們深深期待的音樂創作人。
(李廣平 作者為詞曲作家、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