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去年的綜藝市場,“2024年是喜劇綜藝大年”大概會成為行業共識。在2025年1月初揭曉的“影視榜樣·2024年度總評榜”中,騰訊視頻&&播出的《喜人奇妙夜》取得“創新綜藝獎”,在2024年收穫了熱度和口碑層面的雙重認可。
2024年,騰訊綜藝憑藉《喜人奇妙夜》《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等喜劇綜藝佔據了綜藝市場的一席之地,成為用戶釋放情緒的渠道。事實上,“情緒價值”一詞貫穿了騰訊2024年整年的綜藝布局。騰訊綜藝在喜綜、音綜、戀綜、競技綜藝等領域多點開花的布局中,努力將情緒價值內化為長期的生命力。
“綜藝是最能給用戶提供情緒價值的內容載體。騰訊綜藝一直致力於製作關心當下、引領向前的內容,回應用戶每一次、每一種情緒需求。”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韓志傑曾公開&&。
喜綜大熱
切中碎片化娛樂需求
縱觀各大視頻&&,不難發現,2024年的大熱綜藝大多契合或放大了觀眾的情緒。而聚焦解壓、愉悅度高的喜劇綜藝就是理解當下情緒與表達多元故事的重要觸角。
觀眾對於喜劇綜藝的需求也更加高漲。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喜劇綜藝大屏端累計觀看戶次已達17.2億,平均觀看完成度較去年同期上漲18.7%;在網絡端,喜劇綜藝的上線數量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多。
其中,騰訊視頻&&的喜劇綜藝佔據了較大優勢。據歡網大數據統計顯示,《喜人奇妙夜》大屏點播市佔率為0.92%,在2024年大屏點播喜劇類綜藝中位列第二,《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則以0.83%的大屏點播市佔率排名第四。
事實上,在2024年初,曾有業內人士提出疑問:“大眾需要怎樣的喜劇綜藝?為什麼是騰訊綜藝率先開啟喜劇綜藝3.0時代?”
騰訊綜藝給出的答案是:情緒和真實。作為喜劇競演類綜藝,《喜人奇妙夜》給喜劇賦予了創新性的結構方式。《喜人奇妙夜》通過圍繞普通人日常生活、熱點話題與情緒共鳴等主題展開的創作,將素描喜劇推到了公眾的眼前,以象徵性極強的簡易場景和相對簡單的人物角色,滿足觀眾碎片化的娛樂需求。
而《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作為傳統的脫口秀競演類綜藝,更加注重文本內容帶來的精神力量。在《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的舞&上,以呼蘭為代表的很多演員在舞&上聊職場文化,點破“內卷”和過度競爭的本質;以菜菜、步驚雲為代表的女性選手在舞&上探討原生家庭、婚姻生活、容貌焦慮等議題,嘗試打破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不難看出,喜劇綜藝用喜劇解構生活,承載用戶情緒,已經成為觀察社會風潮的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喜人奇妙夜》與《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甚至可以看作喜劇綜藝探索發展模式的一個樣本。一方面,隨着觀眾對於內容的要求逐漸提高,喜劇內容與現實生活的關聯也愈發緊密,催動了很多行業的從業人員涌入脫口秀,為喜劇行業注入新鮮活力。
另一方面,朱美吉、王天放、劉旸等喜劇人也同樣從舞&走向影視、從劇場走向互聯網。“喜劇人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之間流動,讓喜劇的傳承與創新變活了,也讓其他藝術形式有了發展支撐。”業內人士評論道,“2024年,喜劇綜藝不僅是娛樂的表現,它更是文化流動的象徵,是反映社會變化的重要載體。”
多點開花
在社會風潮中“始終在場”
除了喜劇綜藝,騰訊視頻&&的其他綜藝同樣聚焦情緒價值。一年來,騰訊綜藝更加重視對社會生活的洞察,以綜藝內容回應社會關切,解答社會生活中的問題。
在《心動的信號7》製作團隊看來,在任何時代,大家都會有戀愛和交友的需求。騰訊綜藝對此深以為然。錨定戀愛的需求後,騰訊綜藝以《半熟戀人》第三季、《心動的信號7》等戀綜探討不同人生階段中理想的親密關係,為觀眾提供處理不同時期親密關係的思路;錨定交友需求後,騰訊綜藝推出《五十公里桃花塢4》,延續社交實驗的調性,探尋在社交距離的變化下,當代社會群居生活的多種面貌。
除此之外,就業和職場始終是社會討論中的中心話題之一。騰訊綜藝以《令人心動的offer 5》為介質,用全新視角觀察法律行業、職場面貌以及群體情緒的變化,為大眾提供了解和探討法律、職場以及民生議題的窗口。
與此同時,對於國家政策的解讀,讓騰訊綜藝對經濟社會保持敏銳感知。在體育強國建設開創新局面的大背景下,電競綜藝《戰至巔峰》為電競賽事和更廣泛受眾之間搭建“破冰”橋梁,讓競技精神廣泛傳播到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科學指引下,《現在就出發》第二季以鏡頭帶動綜藝取景地轉變為旅游目的地,在為觀眾帶來旅游指南的同時,為文旅産業發展帶來良性循環。
如果説綜藝內容能夠回應用戶的多種情緒需求,那麼紀錄片回應的則是用戶對於知識、眼界等更多切面的精神需求。
2024年,騰訊視頻&&再次將紀錄片的觸角伸向美食、訪談、養老等領域,推出《我的美食嚮導》《十三邀8》《前浪》等,在創新性地探索紀錄片邊界的同時,嘗試不同於以往的敘述方式,探尋背後的中國文化和城市發展,滿足觀眾對於廣闊世界的好奇。
情緒至上
將用戶回應做到極致
梳理騰訊視頻&&的綜藝和紀錄片布局後,騰訊對於綜藝市場的敏銳洞察可見一斑——綜藝的下一個時代,或將是情緒價值的比拼。
人們常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審美範式和表達偏好,這其實是因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環境和社會情緒。作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快消品,綜藝節目往往折射着社會情緒和心理的變動,也發揮着重要的社會功能。因此有人曾以“情緒調節器”來形容綜藝節目的社會價值。
當人們面對快速發展變化的社會環境,面對逐漸嚴格的社會評價體系,面對柴米油鹽中細碎瑣事,會發現具體的生活中摻雜了一些無奈和煩惱。這也促使更多觀眾在虛擬空間和文娛産品中尋找情緒的出口。
一直追逐社會情緒的綜藝恰好可以滿足很多觀眾的需求。“觀眾要的很簡單,希望有人説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成為他們的‘嘴替’、提供情緒價值。綜藝紓解的是人們的憋屈、無奈和一些無法言説的情緒。”有媒體評價道,“一些議題也許無法在節目中得出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法,但是借由綜藝鏡頭講出反思和探討,可以讓觀眾會心一笑,從中感受到痛快,有了這份痛快,會有更多的勇氣去擔負生活的壓力。”
基於這種社會價值,早在2022年,騰訊在線視頻V視界大會就提出“情緒價值是第一生産力”的觀點。這幾年來,始終在場的騰訊綜藝也在反復地試水和創新中不斷突破邊界,試圖用多樣化的典型樣本和情緒價值,給予觀眾足夠的共情空間和思考方向。
當然,作為騰訊綜藝在2024年的生命力,情緒價值這一核心要素同樣延續到了2025年的綜藝布局之中。對此,騰訊相關負責人&&,2025年,騰訊視頻將繼續在關注社會熱點議題的同時,關照生活、關心用戶,回應用戶的情緒需求,與用戶建立親密穩定的長線關係。(文/李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