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戲曲,相互擁抱更需相互學習-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10 09:06:12
來源:文匯報

AI+戲曲,相互擁抱更需相互學習

字體:

  虛擬歌手洛天依推出《戲游九州》MV,推廣中國傳統戲曲。(嗶哩嗶哩供圖)

  手指拖動便可360(B000)細觀青衣扇子、花旦手絹、武醜旋子等戲曲經典程式,《天仙配》《牡丹亭》《古城會》等30部高清戲曲作品雲端欣賞,還有視頻號上的一秒戲曲變裝……如此豐富的戲曲體驗得益於AI影像修復、沉浸式6DoF、AI人臉融合等數字技術。日前,騰訊SSV探元&&正式上線“戲曲數字資源庫”專區,進一步助推傳統戲曲的傳播與煥新。

  AI等新科技的應用場景正在加速邁入傳統文化的領域,從京劇電影《大唐貴妃》首度將AI技術應用於戲曲電影作品,到嗶哩嗶哩(B站)跨年晚會上中文虛擬歌手洛天依與戲曲名角同&唱戲,以及社交&&上藝術大師“動起來”的老照片,無不打開了戲曲當代發展與破圈的新可能。

  然而,新技術催生出的“AI亂象”同樣不容忽視。AI生成的“梅蘭芳”遭遇算法困境——笑容媚俗,五官銳化後臉部失真,“動起來”的劇照裏做出不符合戲曲程式的動作……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問世的“AI+戲曲”的産品已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面對戲曲與老藝術家,從業者使用AI應當抱有嚴謹與審慎的態度。

  有人因洛天依對崑曲一見鍾情

  “年輕人視野中戲曲的樣子。”上線半個月後,洛天依在B站發布的“獻給歷久彌新的中華戲曲”MV《戲游九州》點擊量已突破700萬,MV融合了流行音樂與崑曲《牡丹亭》、京劇《霸王別姬》和越劇《梁山伯與祝英&》等經典劇目。與此同時,洛天依向戲曲名家學戲的“游學記”播放量也持續走高。視頻中,洛天依身着戲服,跟隨專業演員舞起一招一式。

  據了解,自洛天依2012年出道以後,她的説話交流均是通過歌聲合成引擎語調或是真人配音來完成製作。而在洛天依11周年生日會上,她運用了全新的説話發聲方式——人工智能語音技術。嗶哩嗶哩鳴實驗室為洛天依歌聲聲庫定制了一版專門的AI語音模型,保證歌手語音內容完整性和音頻自然度的同時,能更好地解耦音色、音高和語義等信息。

  “驚喜加震驚。”洛天依的“崑曲老師”、上海青年崑曲家張冉笑着對記者説。張冉喜於“游學記”中洛天依與實景影像的完美適配,意外的則是虛擬歌手為崑曲帶來的關注度。早在《戲游九州》視頻發布之前,洛天依已經在張冉的個人專場“蘭情冉冉”中以公仔形象現身,“偶遇洛天依看崑曲演出”相關話題當晚即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突破450萬。

  “劇場內只有不到800個位子,卻在網上引起了這麼高的關注度。”演出結束,張冉收到不少洛天依粉絲的留言,表達他們對崑曲的“一見鍾情”。“洛天依15歲的年紀與崑曲中美好少女的形象不謀而合。”戲曲的魅力與洛天依的人氣疊加在一起,讓張冉看到了推廣崑曲的一條新路徑。最近,她還萌生了新想法:“如果技術允許,能教會洛天依一部完整劇目,應該能讓更多網友更深入、更直觀地感受到崑曲的魅力。”

  新技術在古老戲曲面前有點“嫩”

  “當新技術為相對小眾的戲曲帶來高曝光量,戲曲人更應該展現專業精神,珍惜、利用好這份流量,避免讓不成熟的作品誤導大眾,産生曲解。”上海京劇院藝術檔案室研究員虞凱伊對記者&&。90後的虞凱伊是一位年輕的“老法師”,從業10年來,他修復了上海京劇院庫房裏的一萬多張老照片,對周信芳等藝術大家的故事如數家珍。在日前出版的《周信芳畫傳》裏,842張老照片的修復工作均出自其手。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戲曲蘊含的文化價值豐富博大。虞凱伊向記者坦言,有些利用AI完成的數字影像和數字人,出現了脫離藝術家本人和舞&現實的情況。“AI數據庫是按照日常生活中的狀態來進行運算的,並不全部適用於戲曲。有些錯誤不説是專家,即使是老戲迷一看,也能發現端倪。”

  兩年前,虞凱伊發了條朋友圈,分享自己與AI分別修復老照片的成果,並開玩笑地&&:“短期內應該不會失業。”人工修復與AI修復各具優勢,他介紹,AI可以相對快速地修復老照片上的污點和劃痕,但由於數據庫不夠充實,對於劇照裏藝術家的面部表情和戲服上色的處理則不盡如人意。可見新技術在古老藝術面前顯得有些稚嫩,還需好好學習。

  他向記者展示了《周信芳畫傳》裏的兩張照片——周信芳與夫人裘麗琳於1933年的留影和周信芳與馬連良在天津的留影,這是畫傳中“唯二”使用了AI技術復原的黑白照片。虞凱伊修復照片一直堅持精益求精的態度,“這兩張都屬於生活照範疇,較為忠實地恢復了人物膚色、衣服顏色等要素”。

  不可否認,AI跨領域的應用改變着人們體驗和理解生活的方式。例如正在舉行的“與時麒鳴”展覽便利用AI技術將周信芳在《明末遺恨》演出後&的留影“活化”,展現大師細膩的動態表情,拉近觀眾與大師、與那個時代的距離。虞凱伊注意到,周信芳後人見到動起來的祖父時驚喜的表情。“科技是冰冷的,但與藝術結合,卻能誕生許多有溫度的創作。”虞凱伊對記者説,“AI發展的前景遼闊,如何用好新技術有效地推廣戲曲,值得業內冷靜地思考與探索。”記者 王筱麗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