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禮座椅“再上崗”,讓紀念意義融入日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2 09:08:41
來源:北京青年報

觀禮座椅“再上崗”,讓紀念意義融入日常

字體:

  一批承載着國家記憶的觀禮座椅,正悄然走進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據報道,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圓滿結束後,天安門廣場觀禮&上的近5萬把座椅正陸續被系統、高效地復用於城市各類公共空間:在首鋼園,“城墻紅”顏色座椅與工業風格特色有機融合,給前往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現場的觀眾提供了休息空間;在通州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紅色座椅擺放在樹陰下、小路旁、小廣場,供游客歇腳……

  紀念大會使用的觀禮座椅“再上崗”,進公園、進學校、進賽場、進服貿會,為城市公共空間增添了一抹抹亮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近5萬把座椅的巧妙復用,是公共資源的循環利用實踐,體現了城市管理者的精細化和人性化考量,也是一場關於國家記憶共享與城市治理智慧的生動敘事。

  觀禮座椅的高效復用本身,是一次隆重紀念與節儉綠色的雙向奔赴。這些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材料優質的座椅,在城市生活場景中繼續發光發熱,有效促進了公共資源的循環利用,是節儉、綠色、務實作風的具體體現,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傳統美德化為高效精準的城市治理,讓紀念大會的意義以新穎、持久的方式延續。從這個意義上説,“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既是以節儉的方式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是提升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的內在要求。

  尋常之物因承載集體記憶,便擁有了貫穿時間的精神重量。觀禮座椅的復用,通過國家盛事與城市生活的有機結合,為廣大市民包括青年群體創造了更多傳承紀念價值的符號。當市民朋友在綠植林立的公園體驗慢生活,當青年學子在校園及文化園參與多彩活動,當創業者在園區開啟關於夢想的提案,都能通過這些座椅觸摸國家歷史,仍會想起紀念大會上整齊劃一的方陣、先進威武的裝備,重溫那些自豪與感動。這種潤物細無聲的體驗,激勵着每一位奔跑者奮力向前。

  真正的儀式感,不只存在於慶典本身,也在於如何將那份榮光與感懷,長久地安置於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本次復用工作涵蓋廣場紅旗陣、觀禮&座椅、地毯、長城年號&等多類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景觀元素,在堅持“傳承紀念價值、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原則的指導下,復用於多種新場景。當市民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與這些承載國家記憶的元素相逢,紀念價值有機融入了城市發展肌理和市民生活,在新的環境空間中煥發出新活力。這樣的舉措,在宏大敘事與市民生活之間編織了一條情感紐帶,讓市民的城市認同感和國家自豪感更加具象化,由此映照出一座城市的歷史溫度和文明高度。

  讓輝煌的紀念化為恒久,是對榮光最深的致敬。《周易》有雲“生生之謂易”,紀念大會見證的感動並未隨紀念儀式結束而消散,而是在功能與場景之轉換中,在紀念儀式與精神內核之緊密&&中,將集體情感、家國情懷無縫融入市民生活中的細微之處,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於日用而不殆,居尋常而見非常,期待類似的守正創新舉措能讓更多公共資源鮮活躍動起來,助力我們的城市成長為一座有記憶、有溫情、可持續的生命體。 (張知依)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