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打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組合拳”,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前11月,尋甸縣實際利用外資475.44萬美元,引進雲南省外産業到位資金53.51億元,新簽約項目5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有10個,其中包含1個10億元以上項目。從創新“區域協作”模式到産業鏈精準招商,從優化營商環境到搶抓新能源産業新機遇,尋甸縣正以一系列務實舉措,探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招商引資新路徑。
尋甸縣黨政代表團赴磨憨—磨丁合作區開展跨區域協作招商工作(資料圖)。
黨建引領 夯實招商之基
尋甸縣投資促進局始終堅持把黨的建設貫穿於招商引資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該局黨支部深入探索“黨建+”模式,創新實踐“黨建+思想+項目+服務”工作機制,將黨建工作與招商引資工作深度融合,通過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教育活動,不斷提升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增強其服務招商引資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尋甸縣投資促進局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確保黨的領導貫穿招商引資工作始終,通過深化‘黨建+’模式,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為招商引資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尋甸縣投資促進局堅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主線,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豐富工作內容,深度融合招商工作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通過組織學習、廣泛宣傳民族政策,以及開展進企業活動,強化各族群眾的思想認同與歸屬感,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共同繁榮發展。同時,尋甸縣投資促進局對民族客商的切身利益訴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有效營造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
尋甸縣黨政代表團參觀考察華能(浙江)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資料圖)。
高位推動 凝聚招商合力
尋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將其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來抓。縣委書記、縣長等多次率隊赴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地開展招商活動,拜訪重點企業,洽談合作項目,以實際行動踐行“一把手”招商責任制。
尋甸縣形成了“四班子”齊抓共管、全縣上下協同發力的工作格局。縣委、縣政府將招商引資納入全縣重點工作和績效考核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壓實工作責任,激發幹事熱情。
創新模式 拓寬招商路徑
“飛地”合作,開闢發展新空間。尋甸縣積極響應昆明市關於構建“飛地園區”跨區域協作機制的戰略部署,加強與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的對接合作,引導和推動企業“走出去”,到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投資興業。截至目前,尋甸縣已推介4家企業成功落地,協議投資總額達2.5億元。
産業鏈招商,構建産業新生態。尋甸縣圍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及農特産品加工、現代綠色工業、文體旅大健康、新能源4條重點産業鏈,成立7個工作組,由縣級領導擔任鏈長,實行“一鏈一策”“一企一策”,精準對接目標企業,開展産業鏈招商。各鏈長牽頭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和通報産業鏈重點招商工作、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等方面情況,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以商招商,拓展招商新渠道。尋甸縣充分發揮已落地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和引導企業利用自身的人脈資源和行業影響力,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到尋甸投資興業,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批、輻射一片”的集聚效應。
雲南(尋甸)高原綠色蔬菜産地冷鏈加工集配中心綜合産業園開工儀式(資料圖)。
優化服務 厚植興業沃土
尋甸縣始終堅持“企業至上、服務至上”的理念,着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務最好、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營商環境,為企業投資興業保駕護航。
“一站式”服務,讓企業少跑腿。依託雲南省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尋甸縣建立了項目從策劃包裝到落地的全流程管理機制,對重點項目實行“一對一”專員跟蹤服務,為投資者提供從項目諮詢、考察、洽談到簽約的“一站式”服務,最大限度減少企業辦事環節,提高辦事效率。
“幫辦代辦”,為企業解難題。尋甸縣積極完善“幫辦代辦”制度,從項目謀劃、線索跟蹤、簽約、落地到竣工投産,全流程跟蹤服務,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例如,指導上海格潤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申報消費扶貧類補助資金;&&多家銀行為落戶尋甸的公司解決融資問題;全程陪同企業辦理開戶業務等。
政策宣講,為企業送紅利。尋甸縣積極開展“進企業送政策”活動,通過帶着政策上門,分析企業生産經營情況,結合滬滇對口幫扶政策等,積極為企業申報各類獎補資金,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堅定企業投資信心。
搶抓機遇 培育發展新動能
尋甸縣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搶抓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等新興産業發展機遇,努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在低空經濟領域,尋甸縣已與多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計劃在尋甸縣河口鎮北大營村等地建設低空飛行營地,打造“低空飛行+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其中,與四川舜晨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的低空飛行主題營地項目,預計總投資1.5億元,將以低空飛行為核心,引入運動、研學、民宿、文創等業態,構建“飛行主題營地”“民宿集群”“特色種植基地”“林地露營”4大功能板塊,形成“4+N”的多樣化功能體系,打造集“低空飛行體驗、空中觀光”為一體的文旅融合新地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