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葫蘆笙吹奏。
葫蘆笙吹奏表演。
“大家把手放到準確的孔位上,慢慢地吹氣,同時調整呼吸……”在永勝縣六德傈僳族彝族鄉他留山小學開設的民俗文化興趣班上,教授葫蘆笙吹奏的老師一邊示範,一邊提醒同學們需要注意的細節。
近年來,他留山小學以本民族民俗文化為依託,在學校開設非遺文化傳承課,通過寓教於樂方式,讓學生感受和學習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做到文化保護與傳承從娃娃抓起。
他留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長期以來,他留人創造了燦爛、厚重的他留非遺文化,成為永勝邊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質樸、濃郁、厚重的他留文化成為了絢麗的奇葩,綻放在他留山一隅。
為加強他留文化傳承與保護,六德鄉積極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在他留山小學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課,讓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學習和傳承他留文化。
“非遺文化傳承課讓我增進了學習民族文化的興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燦爛,增強了民族自豪感。”他留山小學學生蘭玉菲説。
“學校邀請他留民間藝人到校傳授民族文化技藝,開設了吹葫蘆笙、跳民族舞蹈、唱原生態他留民歌、織布等興趣班,每週舉行一次傳習活動”。六德鄉中心學校教師陳正銀介紹,在教學過程中,他留山小學學教融合,開設民俗文化興趣班,分批分班進行教學,教學內容涵蓋他留非遺文化各個方面,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提升校園文化內涵,有利於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為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學校打牢基礎。同時,學校還通過參加他留粑粑節、對外巡演、表演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切實加強對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記者 李鐵成 通訊員 劉皋 )
【糾錯】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