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2/10 21:10:06
來源:雲南網

普洱景谷:"一根甘蔗兩頭甜"

字體:

  砍蔗、剝葉、捆紮、裝運……又到甘蔗豐收季,在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各鄉鎮村組的甘蔗種植基地裏,蔗農們奔忙於蔗林間,搶抓時節砍收甘蔗。一捆捆整齊的甘蔗摞着堆在地裏,滿載甘蔗的貨車絡繹不絕,往糖廠送去新一季的“甜蜜”原料。

  “糖料甘蔗産量和收購價格比較穩定,畝産6噸左右,今年收購價是每噸470元,我家今年種了120多畝,預計有33萬餘元的收入。”威遠鎮蔗農楊昌雲説道。

  為提高蔗農種蔗的積極性,景谷縣委、縣政府和企業不僅在種苗、標準化種植、宿根保墑、機械推廣等方面給予農戶一定的補貼和扶持,還組織開展種植技術培訓、病蟲害防治指導,同時,積極推動蔗區道路建設與維護,結合實際統籌安排砍收順序、保障運輸車輛,多舉措為“甜蜜事業”保駕護航。

  田成方、蔗成行、渠相通、路相連——眼下的威遠鎮連片“雙高”糖料蔗基地裏,糖料蔗長勢喜人,夾機將大捆甘蔗往貨車上裝放。威遠鎮糖料蔗種植面積和産量佔全縣23%左右,為破解糖料蔗生産成本偏高的瓶頸,近年來,威遠鎮規劃建設“雙高”(高産、高糖)糖料蔗基地3萬餘畝,按照經營規模化、水利現代化、種植良種化標準建設,糖料蔗種植條件極大改善。

  小小一根甘蔗,一頭連着蔗農,一頭連着制糖企業。走進洋浦南華有限公司鍾山糖廠,遠遠就能聞到空氣中的甜味。在壓榨車間卸蔗場,滿載原料蔗的貨車到達甘蔗投放點後,由自動卸蔗系統快速完成卸貨,原料蔗被傾倒入壓榨輸送帶進入破碎、壓榨流程;制煉車間裏,全自動稱量設備有序運轉,一袋袋白砂糖迅速裝包,工人們將其碼放得整整齊齊。

  “原料蔗在進廠卸蔗、破碎壓榨、煮煉等流程已實現自動化生産,通過中控室大屏幕可實時監控和調整工藝參數。”鍾山糖廠生産技術部經理陶麗坤介紹,公司對白砂糖生産全過程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後,生産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本榨季目前日榨量在1900噸以上,日産糖約256噸。

  一根甘蔗渾身是寶,發展糖業循環經濟,實現甘蔗綜合利用,成為不少制糖企業的共同選擇。蔗渣造紙、蔗葉和制糖濾泥開發成有機肥、廢蜜糖生産酵母、廢水處理後灌溉農田……傳統蔗糖産業向生物基化工、食品工業、發酵工業等轉化升級,讓“一根甘蔗兩頭甜”成為現實。

  “制糖過程産生的濾泥,我們將其作為原料生産生物有機肥,既能減少環境污染,又能為甘蔗生長提供肥源。”鍾山糖廠副總經理陳勇介紹,糖廠還將廢糖蜜外售給有資質的企業,一年大約有8000噸廢糖蜜通過深加工成高活性酵母、酵母抽提物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産品。

  一根甘蔗被“榨”出更大的價值,企業增效、農民增收有了底氣,無論對制糖企業還是對蔗農而言,新榨季都值得期待。據了解,2024年景谷全縣完成甘蔗種植面積16.84萬畝、比上年的13.394萬畝增3.446萬畝,其中新植面積6.86萬畝。2024-2025榨季縣內甘蔗入榨量有望達到64萬噸,産糖8.3萬噸,實現農業産值3.03億元,比上年增加0.29億元。(通訊員 普海波 羅有華 記者 高玥 胡梅君)

【糾錯】 【責任編輯:范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