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2015年啟動對口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阿昌族整鄉推進整族幫扶項目,累計投入項目資金12.46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512個,截至2019年底,“四大工程”助力德宏州境內阿昌族實現整族脫貧。
德宏州梁河縣煙草部門援建的箐頭河水庫正常蓄水(資料圖)。邵維雄 攝
德宏州下轄5個縣(市),種植有香料煙、烤煙、曬黃煙、曬黃煙絲、雪茄煙,煙葉生産始終把標準化作為加快煙草農業現代化轉型、打造特色煙葉品牌、推動産業融合煙區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抓牢抓實,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共贏,走出了一條以“梁河模式”為代表的穩煙增糧新路徑。
政企協同穩基礎
德宏州將煙葉生産融入大農業,把基本煙田納入各級政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蔗區、煙區”做到“規劃法定”,建設高標準農田,實現地連片、路相通、渠相連,“鐵牛”能下田。
雲南香料煙有限責任公司圍繞“協調、暢通、增效”三個關鍵,構建“質量、技術、工作、服務”四位一體煙葉生産經營標準體系,嚴格落實“十項重點技術”、嚴把“十個重要關口”,有效提升煙葉供給全産業鏈發展質效。
生物質燃料烤房(資料圖)。馬從彬 攝
雲南香料煙有限責任公司在德宏州推行合作社專業配送煙苗服務,畝均節約煙農成本20元;開展“ICIS”煙農差異化精準服務,實現網格化管理全覆蓋,煙葉生産均質化水平逐年提高;聚焦輕簡適用原則,配套“賽馬選型”十三種農用機械6440&(套),平均每畝煙葉節約生産用工4.3個,降低生産成本430元,煙葉生産跑出減工降本“加速度”。
工商協同創特色
德宏州立足新煙區後發優勢,在學習借鑒先進煙區標準化生産經驗做法的同時,堅持因地制宜、改革創新和走特色化發展道路。梁河縣100%轉型種植KRK26特色品種,廣泛應用到中高端捲煙品牌,生産規模從2015年0.3萬擔擴大到2024年12.57萬擔,特色原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德宏州盈江縣雪茄煙葉長勢(資料圖)。李艷琼 攝
同時全面構建立體防控技術體系和植煙土壤減肥增效綜合技術體系,嚴格煙葉質量安全管理,以香料煙質量國際接軌為原點,在國內率先推行GAP,實現“GAP→STP→ESG”迭代升級管理,2018年全區域推廣STP,100%推行清潔能源烘烤。
糧煙協同促增收
德宏州把煙葉生産融入重農抓糧大格局中,深化拓展同一張藍圖規劃布局、同一片田塊煙稻輪作、同一套設施煙稻共用、同一支隊伍全程服務、同一組標準優質特色、同一個渠道訂單銷售、同一個目標增産增收、同一抹底色綠水青山“八同”工作舉措,發揮“水秀、田肥、魚蝦鮮美”生態特點,構建起“小春種煙鼓起錢袋子、大春栽稻裝滿糧袋子、稻田養殖豐富菜籃子”新型種植養殖制度,實現當地農戶年度畝均經濟産值過萬元。
德宏州芒市稻田養魚呈現立體畫卷(資料圖)。供圖
德宏州以鎮村為主導,大力助推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搭建以地方龍頭企業為主的水稻銷售&&,開闢村內大米精加工,農戶自製米製品等第二産業,依託“百年那動街”“印盒山稻花魚第一村”當地知名品牌,開展親子稻田捉魚、鄉村旅游等第三産業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