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0/17 09:02:22
來源:雲南日報

雲南大白茶如何擦亮品牌

字體:

  背景

  白茶是中國茶的一個重要品類,近年來,白茶以其清新淡雅、甘甜回味的特點,逐漸成為茶界的新寵。雲南大白茶,作為中國白茶家族中唯一的大葉種成員,不僅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在市場上贏得了廣泛的認可,而且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顯著貢獻,成為雲南茶産業的新引擎。

  話題

  雲南大白茶的産業發展優勢是什麼?如何搶抓茶産業發展的機遇,提升白茶産業的品牌價值?記者走訪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以期形成一些可借鑒的經驗和路徑。

  把握優勢

  良好環境賦予雲南大白茶好品質

  白茶相較於其他茶類,口感較為清淡,入口順滑微甜,沖泡方式簡單,適應多種消費場景,正成為年輕消費群體中的“新貴”。根據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1春季飲茶消費趨勢報告》,“95後”的新消費群體也更偏愛白茶。2023年,全國白茶産量10.02萬噸,10年間産量增幅達538.22%,穩居中國六大茶類産量增幅第一。

  雲南大白茶的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在短時間內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和嚴格的生産標準。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位於普洱市的中心地帶,是雲南省內30個重點産茶縣之一。這裡的民樂鎮是雲南大葉白茶的發源地,其出産的大白茶早在1981年就榮獲“雲南八大名茶”的殊榮。雲南大白茶以其披滿白毫的茶芽、銀白的條索、清香的氣味、清亮的茶湯和醇厚回甘的滋味而聞名,成為茶葉市場上的新寵。

  雲南大白茶的卓越品質,得益於雲南獨特的地理環境。這裡的茶樹生長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高山之上,享受着充足的陽光和雨露。景谷茶農世代傳承的獨特製茶技藝,使得茶葉保留了最原始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賦予了雲南大白茶濃郁的香氣和持久的耐泡性。科學檢測顯示,雲南大白茶含有60種主要香氣成分,遠超其他地區白茶,被譽為白茶中的“白富美”和“高富帥”。因此,以大白茶為原料提取的飲料等附加産品,也因其獨特風味而備受推崇。

  據媒體報道,截至今年7月,僅臨滄一地就有貨值786萬元的白茶銷往馬來西亞。臨滄知久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劉有相介紹:“東南亞是雲南白茶最大的海外消費市場,且白茶出口價格比普通茶葉更高,出口這類優質消費茶能給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根據“2024中國茶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TOP50”系列調查成果顯示,景谷大白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6.62億元。隨着大眾對白茶認知的加深,以高品質出圈的雲南白茶正不斷贏得市場青睞。

  搶抓機遇

  茶旅融合為茶産業注入新活力

  雲南省政府高度重視茶産業的發展,&&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茶産業的轉型升級和多元化發展。在“十四五”規劃中,景谷縣明確了以“生態立茶”為核心,生産高端白茶産品、打造中國主要白茶産區的發展目標。目前,景谷縣的白茶種植面積已達28萬畝,入選“中國茶葉百強縣”。

  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等相關單位相繼成立白茶專委會,並制定了一系列行業標準。通過積極組織茶事活動、參與茶葉論壇等方式,不斷宣傳和推廣雲南大白茶,顯著提升了雲南大白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茶旅融合已成為茶産業發展的新趨勢。

  茶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為傳統茶産業注入了新活力。隨着茶馬古道文化節等活動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向國內外消費者展示了雲南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吸引了眾多外國游客前來探尋雲茶的奧秘。雲南省多地也積極拓展白茶産融渠道。以普洱市為例,2023年,景谷縣在文旅融合綜合提升項目中將白茶作為建設重點,並在上海、西安、青海、昆明等地的相關展會&&中設置白茶産品展銷區。當年4月,普洱市民樂鎮舉辦的首屆“景谷秧塔大白茶”開採節,通過迎賓、採茶、品茶、茶點品嘗、民族舞蹈等一系列活動,讓游客親身體驗白茶文化,有效提升了雲南大白茶的知名度。

  在景谷縣文山村,不少村民成為了電商達人,通過直播賣茶。謝麗琼是村裏小有名氣的電商達人,參加過普洱市“巾幗網絡直播”創業創新大賽,景谷首屆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大賽等比賽,“我通過直播,拓寬銷售渠道,取得更大的關注度。下一步我將帶動更多村民參與,運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致富。”茶旅融合、電商助推,多樣化的模式不僅促進了白茶産業的轉型升級,還提升了白茶的品牌價值和附加值,為當地茶農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推動了白茶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打造品牌

  積極“走出去”拓展市場份額

  雲南作為中國茶産業大省,一直以來在全國茶産業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幾年,隨着雲茶企業品牌化戰略的不斷推進,産品知名度不斷提升,雲南茶産業不斷探索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尋找新的增長點。白茶因此成為雲南茶産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

  2021年,雲南省白茶成品茶産量佔全國白茶産量的10%,成為福建之後的第二大白茶産出省份。雲南大白茶,作為白茶産業的“後起之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找到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白茶專委會主任胡皓明認為:“雲南作為茶馬古道的發源地,在茶文化的對外傳播上具有天然優勢。雲南大白茶可以借助茶馬古道的文化影響力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具有國際辨識度的品牌IP。”同時,拓展雲南大白茶的國內市場,增加消費區域和人群,也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策略。企業應盡快形成白茶産業聯盟,建立統一的白茶交易&&,利用現代科技提升産品附加值,以期更快融入年輕消費者市場。政府應進一步激發茶産業市場的活力,發揮茶企人才的領軍作用,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機會。此外,還應通過市場調控促進茶産業的良性發展。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專家建議,政府應做好“三茶統籌”(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注重科研體系和專業隊伍建設,加強與高等院校的科研交流合作,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時深入挖掘雲南白茶的文化內涵,將茶文化與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相結合,構建“名山名茶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建設”的綜合品牌體系,探索茶農合作機制。

  面對全球茶葉市場和消費者對高品質茶葉需求的不斷增長,雲南大白茶正處於茶産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對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隨着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的持續加強,雲南大白茶未來有望在國際市場上贏得更多份額。(記者 吳沛釗 王永剛)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