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雲南農職學院關工委”)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依託本校老教師資源優勢,發揮“五老”特色優勢,助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堅持“黨建帶關建” 統籌推進組織隊伍建設
雲南農職學院關工委與相關部門密切溝通&&,推動工作主動納入“五育並舉”總格局,形成共同關愛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工作合力。學院黨委堅持“黨建帶關建”,將關心下一代工作有機融合,納入黨委工作議程、黨建責任制督查考核,並制定《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規程》,充分發揮老同志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和專業優勢,堅持退休不褪色,增強“五老”的榮譽感、責任感和工作熱情。
同時,雲南農職學院關工委不斷建立健全組織隊伍,以學院離退休黨員為主體,由學院黨委分管負責人任主任,宣傳部、學生工作部、離退休人員服務辦公室等職能部門負責人任副主任,吸收熱愛教育、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退休老同志加入關工委隊伍,並在離退辦下設秘書處。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健全校院兩級關工委組織,各二級學院成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分會,由各二級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擔任主任,設成員若干,由熱心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退休教師、幹部和在職輔導員組成。
發揮“五老”特色優勢 助力人才培養
在學院黨委的領導下,雲南農職學院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作為時代親歷者、見證者、實踐者的優勢,把“五老”理想信念堅定、經歷閱歷豐富、專業造詣深厚、師德師風高尚、悉心關愛學生、深受學生尊重的獨特優勢轉化為強大育人合力,讓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富感召力、親和力、吸引力。雲南農職學院關工委通過邀請“五老”走進課堂和黨支部,採取集中宣講、專題講座與交流互動相結合的方式,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愛黨愛國、愛行業愛學校。雲南農職學院關工委還以“光榮在黨50年 崢嶸歲月守初心”為主題,先後採訪錄製了5位離退休老黨員風采視頻,作為對青年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
老黨員到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課(資料圖)。
離退休老黨員風采視頻截圖(資料圖)。
雲南農職學院關工委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每年教師節邀請老教師到校參加座談會,老教師結合自身從教經歷,分享了自己從教的感悟和收穫,為青年教師率先垂範,引導教師謹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雲南農職學院關工委通過專家講座、隨堂聽課等形式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指導老師將“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五老”發揮餘熱 助力鄉村振興
雲南農職學院關工委組織動員“五老”參與鄉村振興行動,深入學校駐村幫扶點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大興鄉龔家寨村和大戶肯村開展健康義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在龔家寨村小學,舉辦“新時代好少年——傳承經典,築夢未來”主題教育讀書活動,並舉行了學習文體用品贈送儀式,勉勵青少年學生做“新時代好少年”;“五老”為村民講解傳授養殖技術、普通病防治技術等方面知識,並到養殖專業戶家中開展現場教學,進行技術指導。
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三下鄉”服務隊加入教育系統服務團赴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展雲南省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集中示範活動,各二級學院關工委結合各學院實際情況,走進社區、企業、鄉鎮、學校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活動,當好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者、示範者和踐行者。
老領導助力鄉村振興,開展書法示範和培訓(資料圖)。
老專家助力鄉村振興,開展義診活動(資料圖)。
老專家助力鄉村振興,為村民進行養殖技術培訓(資料圖)。
下一步,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將持續推動關工委組織建設規範化、制度化,提升“五老”隊伍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五老”優勢作用,在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上積極作為,為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貢獻更多力量。(完)(楊筱瑩 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