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關:筇竹科技小院扎根烏蒙 富民興業育才協同發展-新華網
雲南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8/28 18:37:06
來源: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院

雲南大關:筇竹科技小院扎根烏蒙 富民興業育才協同發展

字體:

  在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的崇山峻嶺間,有一種被譽為竹子界“大熊貓”的珍稀植物——筇竹。多年來,西南林業大學教授董文淵作為筇竹科技小院負責人,扎根烏蒙,帶領研究生科研團隊在大關縣對筇竹的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退化天然筇竹林恢復技術、人工筇竹林生態高效培育技術與産業化開發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並被廣泛推廣應用,為大關縣筇竹資源高效培育、可持續經營和産業化發展奠定了理論與實踐基礎。

董文淵教授指導研究生開展筇竹林結構調整研究(資料圖)。田發坤 攝

  研究生科研團隊依託全國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重點項目“大關筇竹科技小院”、西南林業大學與大關縣人民政府共建筇竹研究院、雲南省董文淵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把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前移到生産第一線,圍繞筇竹産業發展、農民合作社需求、竹農需要,研究解決技術難題,培養知農愛農的高層次新型人才,推動筇竹産業科技進步。

董文淵教授(左四)指導研究生進行筇竹輕基質容器育苗技術研究(資料圖)。謝澤軒 攝

  先後參加筇竹科技鄉村振興的研究生科研團隊有碩士、博士研究生66人,青年教師8人。他們下沉至竹林、苗圃,調研完成《大關縣“一縣一業”筇竹産業發展總體規劃》;推廣筇竹輕基質容器育苗、低質低效林改造、生態高效培育技術21項;開展技術培訓143期,受訓竹農2.1萬人次;培養筇竹工匠10名、筇竹技師410名、筇竹能手799名;建成筇竹科技竹園35個、科技小院4個、示範樣板118個、示範農戶756戶,示範基地面積達1.67萬畝。

董文淵教授在大關縣木桿鎮細沙村大羅漢壩筇竹科技小院為研究生授課(資料圖)。謝澤軒 攝

  在科技支撐下,大關縣筇竹示範基地竹筍産量從每畝年産5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工藝用竹培育實現零的突破,每畝年産600根,達到了筇竹畝産值超萬元的生態高效培育目標。2023年,大關縣生産竹筍4.2萬噸、竹材3.2億根,竹産業綜合産值達到了20.8億元,為烏蒙山片區的鄉村振興提供了典型示範。

  下一步,西南林業大學將充分發揮學科和專業優勢,推進科技小院、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的建設,鼓勵師生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統籌教育發展、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工作,為區域社會經濟和鄉村振興事業作出貢獻。(完)(成海)

【糾錯】 【責任編輯:楊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