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大姚:全生物降解膜助力農業綠色發展
近年來,大姚縣聚焦重點覆膜區域、重點覆膜作物和關鍵環節,在部分鄉鎮推廣運用全生物降解膜,探索全生物降解地膜技術在當地的適用性和可行性,促進全縣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農用地膜在農業生産中具有抗旱節水、增溫、保墑、增産的作用,但地膜的廣泛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田裏的白色污染。新街鎮碧麼村的煙葉種植大戶黎永庭栽種煙葉十餘年,有豐富的煙葉種植經驗,但每年回收殘膜是他最頭疼的事。
“今年,我家種了40畝烤煙,往年都是用普通地膜,今年政府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我也試用了20多畝,用下來感覺也比較划算,這個地膜在60天左右就自然分解,節省了摘膜的人工成本,還能起到節水的作用。”煙葉種植戶黎永庭説。今年黎永庭試用了全生物降解膜,大大減少了回收殘膜的工作量,這讓他看到了解決殘膜污染的希望。
全生物降解地膜是一種以生物降解材料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地膜,具有生物降解性能,能在一定周期內通過微生物自然分解,對環境無污染。全生物降解地膜不僅能保護土壤、水源和生態環境,還能夠保持土壤濕潤,提高土壤溫度,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從而減少灌溉次數和用水量,達到節水的效果。
今年,新街鎮通過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廣示範點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廣宣傳全生物降解地膜技術,不斷提升農戶知曉度和環保意識,助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今年新街鎮的烤煙面積是7650畝,前期試用降解膜500畝,通過群眾和煙農的反映,這個地膜還是比較適用,60天左右就自然分解,不用摘地膜。下一步,新街鎮將加大力度在其他農作物上推廣全生物降解膜,降低一般地膜對環境的污染。”新街鎮副鎮長趙金宏説。
2022年以來,大姚縣還在金碧鎮、龍街鎮等部分鄉鎮進行全生物降解膜推廣運用,目前全縣試用全生物降解膜田地達3000余畝。近年來,大姚縣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優化農業生産方式,通過“新推廣+舊回收”模式,持續開展傳統地膜減量、替代,為農田“減塑”,守護綠色耕地,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助力全縣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通訊員 張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