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端的奇觀,到林間的爛漫,順着不曾停歇的江河,在群山之畔奔涌而過,在四季輪轉的天地,演奏山川相合的樂章。走進雲南省昭通市,走進一片磅礡的烏蒙山間,歷史、文化、生態、産業在這裡不斷交織,鋪展出蓬勃的和美畫卷。
近年來,昭通市圍繞“産、城、人”,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加快文化旅游産品、模式、業態創新和服務創優,推動旅游産業體系更完善、産品業態更豐富、市場秩序更規範、接待服務更優質、旅游形象更美好,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今年“五一”假期,昭通市累計接待游客160.8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14.58億元。隨着“中國旅游日”的到來,還將有更多活動在昭通輪番上演。
江山搏擊的壯美行跡
昭通多山,山連成脈,山間長河川流不息。
在昭通,山與河是自然的饋贈,但並非荒野,它們的故事總與這裡的人息息相關。從“烏蒙磅礡走泥丸”的豪邁歷史,到高峽平湖的時代壯舉,江山搏擊之間,留下的是關於奮鬥的美談。
“五一”假期,昭通市威信縣迎來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扎西紅色小鎮。游覽紅色地標、瞻仰革命聖地、探訪紅色舊址、緬懷革命先烈……革命遺址之間,是隨處可見的長征文化標語和老物件展示櫃,游客們在旅途中聆聽黨史,在行走中感受紅色文化,在休閒游玩時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汲取前行的力量。
近年來,威信縣借助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昭通段)建設契機,以紅色資源為依託,堅持在挖掘、創新、傳承上下功夫,創新探索“紅色+研學”“紅色+鄉村旅游”等複合紅色旅游産品,打造特色精品旅游路線,不斷提升紅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在被譽為“將軍故里”的昭通市彝良縣,羅炳輝將軍紀念館坐落在洛澤河畔將軍山上,是當地愛國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基地。
白鶴灘水電站(2022年11月5日攝)。新華網發(閆科任 攝)
時代向前,昭通的山川見證着一樁樁移山填海般的偉業。今年2月,白鶴灘江底石切片、首批機組發電儀式入場證以及自主研發的新型低熱水泥樣品等110件/套實物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全面地展示了我國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白鶴灘水電站建設的各個環節。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電站裝機總容量為1600萬千瓦,僅次於三峽工程,電站每年可提供600多億千瓦時清潔電能。
巧家湖濱城市(2021年7月8日攝)。新華網發(柴俊峰 攝)
依託白鶴灘水電站,巧家縣以旅游規劃為統領,結合電站景觀打造驛道、玻璃棧道改造項目等,串聯起一批鄉村旅游精品景點,形成以水電主題旅游、生態旅游、極限運動游為重點的特色業態。
同樣在昭通,雲南省永善縣與四川省雷波縣交界的金沙江河段上,溪洛渡水電站也在源源不斷地輸送着清潔能源。截至2月14日,溪洛渡水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6000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1.8億噸,減排二氧化碳4.94億噸。
溪洛渡全景(資料圖)。新華網發(供圖)
此外,還有坐落在昭通市水富市與四川省宜賓市交界處的向家壩水電站。三座電站共同展現着大國重器之美,也描繪着蓬勃發展的美麗圖景。
寧靜秀麗的生態之美
2023年11月底,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頸鶴數量達2342只,創該保護區自1990年建立以來歷史新高。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讓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種群數量增長迅速,也讓大山包的美麗景色逐漸“出圈”。
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黑頸鶴(2023年12月12日攝)。新華網發(鄭遠見 攝)
雲霧繚繞下的層巒疊嶂、坦蕩無垠的萬畝草場、美若仙境的雲海日出……大山包集高山、草甸、湖泊、雲海和野生動植物於一體,遠離塵囂,是徒步愛好者和自然探索者的天堂。這裡的峽谷高差可達2650米,三面皆為刀劈斧削般的絕壁,是翼裝飛行的知名勝地。
大關黃連河瀑布群一景(資料圖)。新華網發(肖建 攝)
在昭通市大關縣內,有着集峽谷、溶洞、原始森林為一體,方圓5平方公里的瀑布群。夏季雨量充沛時,是大關縣黃連河瀑布的黃金觀賞期,47條大小瀑布間,山、水、林、洞融為一體,奇、秀、幽、雅集於一身,構成一幅引人入勝的自然山水畫卷。
位於昭通水富市的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靜謐悠遠(4月30日攝)。新華網發(供圖)
作為“避暑天堂”和“天然動植物園”,位於昭通水富市的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內分佈着22條溪流瀑布及湖泊、108座山峰,年平均氣溫為14.3℃,夏季平均氣溫僅有19℃,氣候宜人,是避暑的好去處。
文旅融合 推陳出新
在“五一”假期期間,魯甸第十六屆櫻桃文化旅游節、巧家凱希曼文旅樂園暢玩活動、鹽津“尋跡古道、品味豆沙”活動、綏江蝴蝶苗寨的“竹”主題活動、水富邵女坪炫彩沙灘啤酒音樂節等同步上演,昭通市各地積極策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營造起濃厚的節日氛圍。
近一個月以來,昭通市魯甸縣採用“主會場+分會場”的聯動模式,在小寨鎮設置主會場,在文屏等6個鄉鎮(街道)設分會場,開展招商引資推介、“櫻有盡有”小劇場季、長街宴等40余項豐富多彩的活動。此外,主辦方還為廣大游客精心推薦了以小寨集鎮為主線,品甜美櫻桃、嘗民族美食的“味蕾”之旅;以縣城及周邊游為主線,欣賞精彩演出和賽事的“觀摩”之旅;以牛欄江沿線為主線,體驗小寨鄉村休閒度假游、龍頭山紅色教育主題游、轎頂山峽谷風光游的3條精品旅游路線,讓廣大游客與魯甸有個美好“約會”。
自5月1日水富市邵女坪國際旅游度假區開園以來,高峽平湖景色、天然溫泉的豐厚旅游資源和啤酒音樂節、繽紛水狂歡、水上沖浪表演秀、長街宴、篝火晚會等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熱鬧非凡。
邵女坪國際旅游度假區距水富城區17公里,緊鄰向家壩水電站庫區,一面依山,三面環水,可遠眺青山連綿,可近看碧波蕩漾,集觀光休閒、康養度假、研學旅居、運動拓展等功能為一體。
綏江縣城風光(資料圖)。新華網發(供圖)
“五一”假期,“陌上花開·蝴蝶自來”——綏江首屆竹文化旅游節在昭通市綏江縣羅漢坪蝴蝶苗寨舉行,以“竹”為核心,推出“賞竹韻”“品竹宴”“比竹技”“跳竹舞”“購竹品”“非遺特技展演”等活動,豐富了市民和游客的假期生活。
5月18日至20日,雲南·永善第四屆“烏蒙金沙·佳果天成”枇杷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動將持續上演,融合農業、文化、旅游、體育、商貿等行業,以“樂在永善”為分主題,通過品牌發布、枇杷採摘、技能競賽、美食體驗、招商洽談、特産展銷、非遺展演、主題演出等系列活動串點成線。
5月19日,2024年“5·19中國旅游日”主題文藝演出在昭通市昭陽區吾悅廣場舉辦;5·19“向愛出發”微馬拉松健康跑在魯甸濕地公園舉行。
繽紛美食 味蕾之旅
5月1日,鹽津縣豆沙古鎮廣場熱鬧非凡,人群熙熙攘攘,來自當地10個鄉鎮的20名廚師在這裡參加第二屆“鹽津大廚”烹飪技能大賽,比拼廚藝,進行舌尖上的對決。此外,“五一”假期,鹽津縣還舉辦了豆沙關“尋跡古道·品味豆沙”五一文化旅游主題系列活動,在美食的帶動下,當地古老神秘的僰人懸棺、保留完好的秦開五尺道、聞名遐邇的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也逐步為更多游客所熟知。
昭通小肉串(資料圖)。新華網發(供圖)
對於昭通來説,最“出圈”的美食當屬“小肉串”。據了解,由於昭通氣候相對較冷,延長了牲畜的生長周期,牛出欄時間的拉長使其肉質變得緊實。昭通小肉串選用優質黃牛裏脊肉,用細小竹籤穿製成串,經高溫炭火烤至變色,放入醬料腌制後再二次翻烤,最後撒上辣椒、芝麻等佐料。食客們趁熱嘗鮮,一口一串,唇齒留香,回味無窮。近年來,雲南省昭通市推進小肉串燒烤産業不斷向標準化、規範化發展,提升産業發展和增值空間,不僅給城市帶來煙火氣,也“串”起穩穩的幸福。
在昭通,“烤洋芋”是遍佈當地大街小巷的“全民美食”,以黃心土豆為食材,昭通人喜歡將土豆整個烘烤,達到外皮焦香、內裏綿糯的口感。撒上當地必不可少的辣椒面,再憑個人喜好添加折耳根、香菜等輔食,香氣撲鼻。
酸菜紅豆湯是烏蒙山區的“明星菜品”,由熬好的紅豆和腌制的酸菜配以辣椒、蒜苗、薑片等煮制而成,豆子軟而香,酸菜酸而脆,湯味酸辣可口,食之令人胃口大開,回味悠長。
除此之外,昭通蘋果、天麻、烏骨雞、昭通醬、永善臍橙、巧家紅糖……琳瑯滿目、物美價廉的農特産品也是昭通市人氣較旺的文旅商品。
聚焦“一山、一城、一址、一江、一道”,提升打造避暑休閒、高峽平湖、紅色教育、絲綢文化4條品牌旅游線路,昭通市始終堅持培育、監管兩手抓,推動着文化和旅游市場規範有序發展。於山川間見磅礡,在發展中蓬勃而進,昭通市將産業與文旅融合,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體驗。(完)(康靜 楊楨宇 徐華陵)
出品人:韓海闊
監製:李霞
總策劃:康靜
執行策劃:徐華陵 楊楨宇
外聯:李玥欣 李晶晶
文稿:楊楨宇
剪輯:徐華陵
海報設計:宋鴻飛
鳴謝
昭通市委宣傳部
水富市委宣傳部
威信縣委宣傳部
大關縣委宣傳部
鹽津縣委宣傳部
巧家縣委宣傳部
綏江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