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千年茶韻、覓一城咖香、趕非遺集市、看文化大戲。春節過後,普洱市常態化開展周末市民文化節,舉辦馬拉松賽事活動,以文化為底色,從市民生活到體育競技再到旅游産業,持續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每到周末,普洱文化中心廣場總是人流如織。“我和朋友相約過來,很開心有這麼多精彩的活動,特別是青草地星空音樂會,感覺太好了。”市民張女士高興地説。青草地星空音樂會是普洱市舉辦的周末市民文化節活動之一。隨着旅游業全面復蘇,普洱市充分把握周末游新趨勢,豐富周末游新業態、構建周末游新場景,以“香遇普洱”為主題策劃了一系列周末市民文化節活動,豐富市民周末生活的同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火塘烤茶、露天咖啡、非遺展示、絕版木刻、民族服飾、換裝旅拍……將普洱的獨特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以文化促消費、以文化促旅游成為周末市民文化節的鮮明特色。
普洱市圖書館的講演廳內,每個周末都有文化講座。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智庫專家鄭立學圍繞作品《困鹿山》,與市民們分享困鹿山的故事以及普洱的貢茶文化;“景邁山上的村落以幹欄式建築為主,集生活、生産功能於一體,體現了景邁山先民樸素的生態智慧……”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博物館副研究員熊登奎分享的《解讀景邁山》,讓大家對景邁山充滿了無限遐想和強烈嚮往。“未來的每個周末,我們會策劃不同主題的講座,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同市民朋友們分享和交流,突出文化特色、做好文化服務、打造文化普洱。”普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張富春&&。
普洱市通過辦好周末市民文化節,充分利用普洱大劇院、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空間,促進文旅融合、以文惠民、以文潤城。
普洱在打造城市文化名片上持續發力,通過將普洱特色文化與多元活動、項目結合,讓全國乃至世界看見普洱的魅力。象山國際2024普洱思茅馬拉松的成功舉辦,便是文體融合的一次生動實踐。此次馬拉松為中國田徑協會A1類標牌賽事,設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5000米迷你跑3個組別。在此基礎上,普洱市以“重走茶馬古道”為主題,將馬拉松賽事與茶馬古道文化有機融合,賽道布局設置以景區景點為主,串聯重要地標路段,全面展現普洱城市風貌和旅游景觀。
“我們將本次賽事作為全民健身的具體行動,作為‘跟着賽事去旅游’的積極探索,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打造了‘數字思茅’App,提升餐飲、酒店的服務質量,推出免門票景區,並通過專車接送服務、迎賓民族歌舞表演等,給全國各地的跑友帶來賓至如歸的感受。”思茅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余朝慶説。
不斷擦亮文化底色,提高發展成色,通過以文促旅,普洱在深化文化內涵的同時,推動文旅産業不斷提質增效。順應旅游消費大眾化、出游個性化、需求品質化發展趨勢,加快文旅産業轉型升級。把茶咖文化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做好山水、園林、人文三篇文章,用活景邁山、普洱山、茶馬古道三個文化符號,突出打造茶馬古道、城市茶山、思茅老街等文化地標,打響“絕版普洱·香遇世界”城市品牌。
同時,大力推進旅游産品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和服務創優,構建更多體驗式、沉浸式文旅消費場景,創新推動思茅菜、寧洱蛋糕等傳統美食精緻化、精品化,發展體育賽事、森林康養等旅游業態,打造中國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景邁山茶文旅等精品旅游線路,推進普洱茶莊園、咖啡莊園、牛油果莊園等農文旅融合發展,不斷增強普洱文旅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持續打造“世界的普洱·中國的茶”文化品牌,擦亮“千年茶韻·一城咖香”城市名片。(記者 胡梅君 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