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紀委監委整合本土紅色資源,繪製廉潔文化陣地圖,依託正興鐵廠村地下交通站舊址、何宏年居住地、景谷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推動“紅”與“廉”“廉”與“旅”有機結合,串點連線、以線帶面,開發紅廉研學路線,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紅廉打卡地”。
景谷縣紀委監委深挖本土廉潔文化資源“富礦”,盤“活”革命史料,打造“線上+線下”的“紅廉矩陣”。把轄區內紅色資源作為廉潔教育課堂,建成8個現場教學點,通過現場教學點紅廉故事宣講、“紅色家風代代傳 清廉家風戶戶立”親子閱讀活動、“紅色經典永流傳”文化涵育志願服務主題宣講活動等,讓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聲聲入耳。同時,拓寬紅廉文化傳播渠道,通過“景谷之聲”、紅色微黨課、《烈士忠魂千秋在 英雄浩氣萬古存》微視頻等,豐富紅廉文化內涵,推動紅廉文化化風成俗、潤澤萬家。
此外,景谷縣還結合清廉學校、清廉村(居)等清廉載體創建,動員引導縣直單位和各鄉(鎮)深入挖掘紅色文化中的廉潔元素,依託公園、廣場、村寨,因地制宜建設廉潔文化公園、廉潔文化走廊、廉潔文化亭、廉潔清風墻,打造寓教於思、寓教於悟、寓教於行的廉潔文化教育精品路線,形成以紅為魂、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社會風尚。
“紅色文化資源具有正面的價值導向、深厚的革命內涵、鮮明的歷史印跡、不朽的精神豐碑,也是教育人、培養人、涵養人的精神沃土。我們要用好紅色文化資源,用紅色文化賡續廉潔‘基因’、厚植清廉‘土壤’,讓清風正氣充盈景谷大地。”景谷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通訊員 王錦)
【糾錯】
【責任編輯:馮雨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