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3/20 17:14:59
來源:普洱日報

牛油果:從孟連這邊來,到夢想那裏去

字體:

  在今年全國兩會雲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省委書記王寧説“在雲南是種什麼、長什麼、好什麼,都是優質農産品,我們把打造高原特色農業也當成我們雲南的農業‘芯片’,比如説,年輕人喜歡的牛油果,80%是産自雲南的孟連縣……”這也是王寧書記再次提到孟連牛油果,推薦孟連牛油果。

  位於雲南西南角的邊陲小城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地處北緯22度,與有着“世界牛油果之都”之稱的墨西哥米卻肯州烏拉幫市極為相似,年均氣溫約20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雨充足。近年來,孟連縣立足特色資源,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精準發力,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牛油果産業,全力打造“中國牛油果之鄉”。

  截至2023年底,孟連縣牛油果種植面積達10.83萬畝,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縣,投産2.04萬畝,産量1.73萬噸,産值6.4億元,牛油果在孟連實現了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邊疆群眾通過牛油果産業有效實現了增收致富。

  從哪來?孟連!

  “你知道你‘紅’了嗎?和牛油果一起上了知名雜誌。”

  “嗯嗯,知道!”她捂住嘴害羞地笑了。

  她叫李思榕,土生土長的孟連佤族姑娘,縣民族小學的學生。因為一幅“佤族少女和她的牛油果”海報出現在2023年7月發行的第125期中國新聞周刊南亞版《LINK TIMES》(中文譯名《橋時代》)中,引發海內外讀者廣泛關注。

  李思榕對牛油果的理解和認識大多源於攝影師、“牛友果星球”農場創始人李偉的農場和他的鏡頭。她還記得第一次吃牛油果就是在農場,媽媽葉草嫻熟地摘下一顆成熟的牛油果,用刀切開,掏出核再倒入白糖後遞給她。“有點甜,很好吃!”説完,李思榕又害羞地笑了。

  李思榕是“牛友果星球”農場的簽約模特,媽媽則是農場的會計,因為牛油果,母女倆成了“同事”,這次還是因為牛油果,連同她們的家鄉孟連,都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孟連是李思榕的家鄉,也正在成為牛油果之鄉,縣城主幹道的巨大宣傳海報上,醒目地寫着“中國牛油果之鄉”。

  2007年,一個叫祁家柱的人在孟連縣種下了第一棵牛油果樹。後來,他帶領綠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用了十餘年時間,讓一顆哈斯牛油果的種子發展成中國規模最大的牛油果種植園。直到2017年,首批牛油果樹才進入投産階段。2018年,牛油果被上升到“一縣一品”的戰略地位,大規模種植牛油果成為當地人的共同目標。

  從自然條件來説,孟連與世界牛油果之都墨西哥處在同條黃金緯度,全年日照超過2100個小時,年均降雨量超過1300毫米,冬日溫暖、夏日溫和、四季蔥綠,南壘河兩岸松紅壤土質適宜,這裡是國內少有的可規模化生産出優質牛油果的區域。從2007年開始,孟連不僅先後引進國際商業主栽牛油果優良品種,而且與國內外知名牛油果專家團隊開展技術合作,開展引種、試種、擴種等系列研究,建成年産100萬株無菌無性繁殖克隆種苗基地。

  目前,“孟連牛油果”成功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功申報鱷梨(牛油果)果品質量等級雲南省地方標準和鱷梨(牛油果)生産技術規程普洱市地方標準。

  當孟連縣出現第一棵牛油果樹的時候,李思榕尚未出生。從祁家柱到李偉再到李思榕,牛油果扎根孟連16年,無論是早於牛油果來到孟連的人,還是晚於牛油果來到孟連的人,都與牛油果結下了不解之緣。

  新生代李思榕説,牛油果小小的,捧在手心裏,像是一個寶貝,長大後也會好好愛護好它。

  到哪去?世界!

  “這不是墨西哥牛油果,是雲南普洱孟連的……”“令人驚艷的本土水果,也把種它們的人送給你……”“原來中國也有個牛油果之鄉?它就藏在這裡!”李偉在小紅書開設“牛友果星球農場”賬號,擁有上萬粉絲,發了許多關於孟連牛油果的推文,吸引了不少網民關注。

  2020年底,李偉第一次到孟連時偶然看到樹上挂着的墨綠色牛油果,作為色彩達人的他便立即被吸引住了,也很好奇這一顆“洋果子”為什麼扎根在了孟連。第二次再來的時候,他簽下了一份30年的土地租賃合同,“我説自己流浪到這裡,然後神奇地就把根紮在了孟連,這是一種和牛油果的相互吸引,也是一種相互成全。”

  李偉的身上有很多標籤,比如“旅行體驗師”“旅行作家”“新農人公益攝影師”,但他更偏愛“牛油果的朋友”。事實上,他不僅把自己當作牛油果的朋友,更當作一種驕傲的民族文化。

  “能種出這麼好的牛油果的人,是一群多麼可愛的人啊!”李偉説,“孟連縣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環境是種植牛油果的基礎條件,但要讓它真正變為孟連的,一定是種植背後的東西,比如説這裡的人、這裡的民族文化。”位於城邊的“流浪者coffee”是“牛友果星球”農場的網紅門店,每天都有人慕名前來“打卡”,李偉形容“只要有一輛進孟連的車,就一定有個行程是來我們這裡的”。

  迎納着各地的人群來到孟連,李偉他們更有一個走出孟連的夢想。李偉説:“現在的孟連牛油果就和100多年前咖啡剛來到普洱時的狀況一樣,剛剛起步,但是前景光明、未來可期。”李思榕説:“我們還不是第一名,因為可能現在只有普洱人知道孟連牛油果,要全中國全世界知道才好。”

  讓牛油果走向世界,已經成為一個共同的夢想。從現在的成效來説,孟連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當之無愧的“國牛”。枝頭自然成熟的孟連牛油果幹物質含量高達30%以上,無黑絲、無纖維雜質、口感更濃郁,品質遠遠高於通過長時間冷鏈運輸才能到達國內的進口牛油果。在盒馬電商&&,它的售價高於進口牛油果,還常常被搶購一空,成為消費者眼中的國貨之光。

  從未來的構想來説,孟連已經開始布局牛油果的“下一站”——深加工。在穩定訂單的加持下,孟連牛油果種植戶放開了手腳,全面投入農業的現代化轉型。2024年,孟連縣將新種植牛油果1萬畝,不斷夯實孟連作為“中國牛油果之鄉”的産業發展基礎,積極延伸和拓展牛油果産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産業新業態,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持續推動孟連牛油果産業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懷揣牛油果發展夢的人們,還是不斷聲名鵲起的牛油果,他們和它們,從孟連來,要往夢裏去。(記者 張國營)

【糾錯】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