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壩鎮藍莓種植基地裏的藍莓(2月16日攝)。新華網發(陳華英 攝)
近日,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壩鎮富民強村藍莓種植示範基地內一片繁忙景象。目前正是銷售旺季,種植戶許澤夫婦和工人們穿梭在藍莓叢中,享受着豐收的喜悅。
草壩鎮現代化藍莓大棚(2月16日攝)。新華網發(陳華英 攝)
據了解,許澤一家2023年和村集體企業、龍頭企業合作種植藍莓23畝,持股60%,分得銷售額108萬元。“之前我家種蔬菜,一年到頭只能賺十多萬元,現在種植藍莓,收入大幅增加。”許澤告訴記者,如今,他們一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農戶收穫藍莓(2月16日攝)。新華網發(陳華英 攝)
近年來,草壩鎮構建了“村集體企業+龍頭企業+農戶”的藍莓種植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出“622”(營銷收入按照農戶60%、村集體企業20%、龍頭企業20%進行分配)聯農帶農模式。截至目前,該鎮藍莓種植戶共131戶,種植面積達1010畝。(完)(陳華英 曹凡喜)
草壩鎮藍莓種植基地裏的藍莓(2月16日攝)。新華網發(陳華英 攝)
草壩鎮現代化藍莓大棚(2月16日攝)。新華網發(陳華英 攝)
農戶收穫藍莓(2月16日攝)。新華網發(陳華英 攝)
包裝好的藍莓(2月16日攝)。新華網發(陳華英 攝)
工人打包藍莓(2月16日攝)。新華網發(陳華英 攝)
農戶採摘成熟的藍莓(2月16日攝)。新華網發(陳華英 攝)
【糾錯】
【責任編輯:范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