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首頁 | 新聞報道 | 漫游雲南 | 民族采風 | 綠色雲南 | 百姓生活 | 體育看& | 眺望東南亞 | 雲嶺科技 | 昆明頻道 |
雲南首頁 -> 民族采風 -> 民族簡介 -> 普米族
白族 佤族 傣族
怒族 景頗族 阿昌族
傈僳族 布朗族 獨龍族
哈尼族 德昂族 基諾族
普米族 納西族 拉祜族
彝族 藏族 回族
水族 瑤族 苗族
壯族 滿族 布依族
蒙古族

 

 

普米族

    普米族現有人口2.96萬人,雲南有2.93萬人,普米族是雲南特有民族,90%居住在滇西的蘭坪、寧蒗、麗江、維西、永勝各縣。少數分佈於四川鹽源、木裏等地。普米族多居住在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氐羌人的支系,公元八世紀左右,逐漸南移至川、康一帶,公元十三世紀中葉,由部落首領率眾加入蒙古解放軍隊,隨忽必烈入滇。普米族自稱“普米英”、“普日米”、“培米”。也稱有“博”、“巴苴”等。

    普米族在滿十三歲時,要舉行成人儀式,&&他們已長大成人了。此後,男子上穿右襟短衫,下為長褲;女子上着右襟短衫,下為百褶裙,腰係彩帶,頭包牦牛尾編成的假發結。殷勤禮貌、熱情好客是普米族的傳統美德。大年初一這天,他們會到村口爭相邀請素不相識的過路人到家裏作客。

    普米族同其他民族共同雜居,友好相處,在衣、食、住等方面受到各民族的影響較大。如麗江和寧蒗的普米族受到納西族的影響,男人喜穿短衣寬褲,披白羊皮領褂。永勝、寧蒗一帶的婦女喜包大頭帕,扎牦牛尾和絲線盤於頭頂,穿大襟衣,係百褶長筒裙,用寬大而染有紅、綠、藍、黃色的彩帶束腰,有的還在背上披一張潔白的長毛羊皮。

    春節是普米族最重大的節日。除夕之夜,各村寨放炮三響,吹響牛角號後,各家各戶才吃豐盛的團圓飯。

 


| 雲南分社簡介 | 關於我們 | &&我們 |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XINHUA NEWS AGENCY       製作單位:新華通訊社雲南分社網絡中心
電話:(0871)4158920   廣告:(0871)415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