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蒙山高,珠源水長。一年來,面對曲靖市政治生態遭到嚴重污染和破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受到嚴重負面影響的局面,曲靖市委以強烈的政治勇氣、政治擔當,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攻堅克難、頑強拼搏,改革創新、真抓實幹,全力確保社會和諧穩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曲靖經濟“進”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
擦亮“五張名片” 打造令人嚮往的“詩和遠方”
滇東攬勝景,福佑珠源城。
依託“珠江源頭、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園、古魚王國、紅色沃土、爨文化故鄉”這五張叫響全國的名片,曲靖主動融入和服務“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將文旅居融合發展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系統謀劃推進“珠江源頭·旅居曲靖”等品牌建設,做好“旅游+”“+旅游”大文章。
南城門廣場(2023年12月2日攝)。
馬龍區土瓜衝村在過去是一個知名的“空心村”,經過當地打造,閒置的農村房屋和撂荒地被盤活利用,77套老舊土房“變身”民宿、咖啡館、茶室。川渝、北上廣乃至國外旅居客相繼入住,城郊游、周末游、研學游等各類游客絡繹不絕。村民在“家門口”開起了小餐館、小超市,再加上土地和房屋租金、務工收入等,戶均年增收2萬餘元。
類似土瓜衝這樣,將昔日被人嫌棄的“老舊屋”改造成旅居客“幸福窩”的旅居示範村,在曲靖還有馬龍區水箐村、咀子上村,宣威市戈平村……一個個“空心村”都已成為吃上“旅游飯”的“樣板村”。
隨着文旅居融合發展,曲靖依託獨特優勢資源,正成為令人流連忘返的避暑勝地,賽事、演唱會的重要承載地。
2024羅平馬拉松賽,吸引了國內外1.5 萬名跑者前來奔赴;張學友、王力宏、潘瑋柏、張韶涵等明星演唱會接踵登場,現場觀看人數超過15萬,帶動直接收入約8億元;“雲貴五城”區域文化旅游聯盟在曲成立,文旅“朋友圈”更加緊密……
今年前10月,曲靖累計接待國內游客7060.82萬人次、同比增長16.45%,國內游客總花費802.53億元、同比增長19.48%。文旅居融合發展,讓曲靖逐漸成為令人嚮往的“詩和遠方”。
釋放大通道效應 助力“曲靖製造”揚帆遠航
曲靖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從古至今都是祖國內地通往雲南邊疆及東南亞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樞紐。如何把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轉換為經濟優勢?
曲靖堅持“立足曲靖發展曲靖、跳出曲靖發展曲靖”大文章,加快通道、物流、貿易、産業聯動發展。全市搶抓“一帶一路”建設、RCEP實施、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和國際陸海新通道建設、中老鐵路“黃金線路”效應紅利、構建産業轉移承接“2+3+N”格局等重大機遇,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羅漢山互通(2021年12月29日攝)。
曲靖在2016年進入高鐵時代,2017年在雲南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便捷的交通網絡正助力曲靖“大物流”走向遠方。
在馬龍區,雲南滇中好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的運八網絡貨運&&,已實現貨物、貨車、交易和稅收全程實時可追溯可監控。在陸良縣,當地已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蔬菜冷鏈物流園,擁有冷庫670座,入駐企業30戶,日均蔬菜調出量達1萬噸,生鮮農産品冷鏈處理能力居雲南第一。全市10個物流園區,建有21個專業批發市場、16個物流中心、50個配送中心;有9200余戶物流企業,其中,A級物流企業11戶。
依託便捷的交通和物流體系,“曲靖製造”的中老、中歐貨運班列向着遠方奔馳而去,正持續推動着曲靖外貿逆勢增長。今年前10月,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21.41億元、同比增長25.2%;與91個國家(地區)實現貿易往來,比去年同期新增33個。
而與之伴隨的,是當地電商與特色産業深度融合,逐步成為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
今年前10月,曲靖實現網絡零售額71.73億元、同比增長31.19%。羅平縣本土網紅吳麗琴的“雲鄉小麗:返鄉直播助農增收”案例,入選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2024農村直播電商優秀案例”。全市建成6個縣級電商産業園,市級電商雲倉即將投入運營,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在積極申報中。
隨着國家級“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建設試點城市”“縣域商業體系”等項目加快推進,作為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重要支撐區,曲靖商貿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向“新”發力向“智”轉型 産業“新動能”漸成勢
作為雲南先進製造業中心,曲靖向“新”發力,新質生産力發展漸入佳境。當前,全市正實施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新興産業集群發展、未來産業前瞻布局“三大工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傳統産業煥發活力、新興産業蓬勃聚勢、未來産業潛力無限。
鋼鐵行業綠色轉型成效可喜。當地成立曲靖市鋼鐵企業轉型升級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動鋼鐵産業由黑變綠、由舊變新、由大變強。以呈鋼集團為例,公司已從單一傳統的小鋼鐵企業發展成集鋼鐵冶金、現代物流等於一體的全生態鏈産業集群,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新型煤化工産業正向“精”“深”邁進。曾集聚多家煤化工、冶煉企業的沾益區工業園區花山片區,如今正大力發展新型煤化工和精細化工産業,聚力打造“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核心區”,引進的索通雲鋁90萬噸陽極炭素項目,是單體規模全球最大、技術工藝全國領先的炭材料生産企業,可實現年産值30億元、年利稅4億元,提供就業崗位800個以上。
在加速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曲靖聚焦打造先進製造基地的目標定位,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體制機制,着力打造新能源電池、綠色硅光伏、綠色鋁精深加工3個千億級新興産業,前瞻布局生物製造、氫能及儲能、硅基和碳基材料等未來産業。
億緯鋰能電池生産線(資料圖)。
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一批新能源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隆基股份、晶澳科技、江蘇潤陽、陽光能源等一批綠色硅光伏行業的龍頭企業紛紛落戶曲靖經開區並不斷深耕細作。信義集團總投資約230億元的多晶硅配套白炭黑、光伏組件蓋板和優質浮法玻璃3個項目落戶麒麟區……全市新能源電池和綠色硅光伏産業已實現閉環發展。
作為雲南綠色鋁産業協同發展區,當地圍繞“陽極炭素—電解鋁—鋁精深加工—鋁應用—鋁回收—再生鋁”産業鏈,先後引進索通雲鋁、今飛、萬里揚等行業龍頭企業。綠色鋁精深加工産業實現聚集發展。
在馬龍産業園區,大研智能機器人(曲靖)有限公司建設的2條工業機器人生産線、3條炒菜機器人生産線已投産,預計可實現年産值2.5億元。
此外,曲靖還聚焦生物醫藥産業、“生物技術+”産業和生物技術服務三大重點領域,推進相關項目建設;圍繞“製備—存儲—運輸—加注—應用”等環節,大力發展氫能及儲能、先進環保等新産業;發展電子級晶硅、碳化硅、絕緣體上硅等硅基材料,拓展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特種玻璃等領域産品。
曲靖的未來産業布局,正朝着更“新”方向發力、向更“智”方向轉型,着力打造全省産業深度轉型升級樣板區、新興産業發展策源地。
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 高原特色農業領跑雲嶺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作為雲南第一農業大市,曲靖如何走穩、走好、走強農業發展之路?
曲靖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持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農産品加工業,提升農業産業化水平。”全市立足實際構建“1+4+2+N”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推動全市農業現代化,農業“領跑”全省的地位進一步穩固。
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勢頭強勁。已建成全國最大的一年生當歸種植基地、全國最大的銀杏連片種植基地,擁有全國最大的萬壽菊加工基地,道地藥材種植面積和産量常年穩居全省第一。
全市8戶企業、9個基地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認定;會澤縣待補鎮建成全國最大的夏季草莓生産基地,産量佔全國的75%;羅平縣小黃姜佔據全國市場70%以上的份額;富源縣魔芋實現種芋規模、種植規模、加工規模、交易規模4個全國第一,形成種、研、産、銷、帶5條産業鏈,年均産值11.6億元。
沃野千里,萬象“耕”新。曲靖市投入真金白銀,大力實施糧油單産提升、糧經協同發展、大豆擴種提産“三個大面積工程”,提升土地生産效能,泥中取寶。2024年完成畝均可增産10%的高標準農田建設60萬畝,累計完成514萬畝;完成水肥一體化灌溉建設工程10萬畝,這一工程可以讓土地畝産翻番。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農田水利設施改善,大幅提升地力降低生産成本的同時,還引來了更多新型農業企業、高科技主體入駐。今年前10月,曲靖市農業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分別新增102戶和825戶。曲靖糧食種植面積和産量常年穩居全省第一,糧油生産開啟高質量發展“加速器”。
麒麟區珠街街道西海村茨菇(2024年5月12日攝)。
此外,全市之力建設畜牧業大市。生豬、肉牛、肉羊存、出欄量穩居全省第一,有8個縣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常年外調生豬500萬頭以上;宣威生豬存、出欄量排名全國縣級第一。2023年全市畜牧業産值達423.56億元。
雲貴高原上的水産養殖同樣讓人眼前一亮。會澤縣年産20噸鱘魚魚子醬,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鱘魚魚子醬加工出口基地,正加快打造“中國一流、世界知名”優質冷水魚生産加工中心。
這些成績,是曲靖牢固樹立和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業大市向高原特色農業強市大步邁進最好的注腳。
高質量發展跑道上的曲靖,正在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奮力推進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雲南篇章曲靖實踐。(滕仕礦、李琳娥、吳茶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