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2/27 12:02:34
來源:怒江州委宣傳部

怒江70年之變|農文旅融合助推陽坡村蛻變成旅游“新地標”

字體: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六庫街道排路壩村委會陽坡自然村,這個曾經藏在深山無人知的小村莊,如今在怒江70年巨變中,通過農文旅融合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從傳統村落到旅游“新地標”的華麗蛻變。

  “陽坡”傈僳語為“第一縷陽光”到達的村落之意,美其名曰“一縷陽坡”。陽坡村四週群山環抱,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過去,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這裡的發展相對滯後。然而,隨着怒江州近年來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陽坡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24年9月,農文旅融合示範村建設項目正式建成運營,陽坡村成為怒江鄉村旅游“新地標”。

陽坡村航拍(12月18日攝)。郭康 攝

  陽坡村農文旅融合示範村項目所有業態都交由村集體經濟“瀘水陽坡鄉旅民宿鄉村旅游發展專業合作社”管理,按照“黨建+合作社+企業+鄉村CEO+群眾”的模式,探索“532”聯農帶農利益分配機制,走出了一條農文旅深度融合促農增收的鄉村振興之路。陽坡村農文旅融合示範村項目建成運營以來,共計接待游客3萬餘人次,營業額超過70萬元,利潤達23.2萬元,其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收益11.6萬元、入社農戶分紅6.9萬元、員工工資4.7萬元。

  旅游業的紅火,也帶動了陽坡村的蔬菜、草果、核桃、生豬等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發展。村民們將自家的農産品賣給合作社的土特産品店,實現了農産品的增值。陽坡村全村78戶群眾,每個人都成為農文旅融合示範村的貢獻者,使這個傈僳村寨在新時代不斷煥發着勃勃生機。

  同時,陽坡村通過整合交通、文旅、林業、環保等資源,實施了污水治理、旅游設施建設、道路改擴建等重大項目,積極提供供電、排水、煤氣、通訊、道路等發展要素支撐。同時,優化完善了“百姓大舞&”、生態步道、停車場、公廁、太陽能路燈、垃圾桶等旅游設施配套,為鄉村旅游發展安上“助推器”。

  此外,陽坡村積極發揮民族特色優勢,注重民族元素與建築、飲食、文娛深度融合。本土民族樂隊、特色民族服飾、主題民宿、傈僳族特色美食等,都彰顯了傈僳族文化的特色與魅力。

  陽坡村的蛻變,是怒江州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未來,陽坡村將繼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續寫農文旅融合發展、傈僳族兒女幸福生活的篇章。(完)(陳志萍)

【糾錯】 【責任編輯:柴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