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劍湖産有多種土著魚類
周邊村民多以打漁為生
冬季劍湖的清晨,湖面上合作捕魚的漁船一字排開,蔚為壯觀。
2008年
劍川海門口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
出土的眾多文物中就有
距今約3100至2400年的管狀陶制網墜
證明了生活在劍湖周邊的居民
在劍湖捕魚的傳統已延續了數千年
漁民在劍湖中捕獲一條大魚。
入冬的清晨,天濛濛亮,漁民們就要早早收拾漁具準備出湖了。因為出湖時天未完全亮,加之天氣寒冷,漁民會拿上照明用具,還要在漁船上生一盆火取暖,一艘艘漁船便駛向湖中,在湖面上形成了星星點點的亮光,營造了劍陽八景之一的湖面漁燈奇觀。
隨着東方紫紅色朝霞的升起,世代生活在劍湖邊的漁民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每艘漁船以家庭為單位,或夫妻,或父子,或兄弟,兩個人互相配合着,一人划船一人撒網捕魚。也有一個人同時划船和捕魚的,還有七八艘漁船合作撒網捕魚的,一字排開,蔚為壯觀。
一人划船,一人捕魚,是劍湖冬捕中最常見的捕魚方式。
在初升陽光的照耀下,或金黃、或深藍的晨霧,在順光或逆光中一一展現,漁船悄無聲息地往前劃着,很快就沒入了層層薄霧中,若隱若現。漁船間偶爾的問候聲回蕩在空曠的湖面,一群鷗鷺驚叫着從船頭掠過,恍如仙境。讓人不禁遙想千年前的劍湖海門口先祖是否也在寒冬之時入湖捕魚,生生不息地繁衍下來……
收網後漁網上挂滿魚兒,這一網運氣很好,一網就捕到了十幾條鯽魚。
劍湖捕魚的方式大多用漁網捕魚,一般用長約10米左右的六七張漁網連着撒,撒下去以後形成近百米長的U字形網,然後漁船沿着U字形的漁網趕魚……撒網、趕魚、收網,一輪下來大概需要四十分鐘,一個早上可以撒七八次網,中午湖面起風就結束當天的捕魚活動。
漁民及時處理捕到的魚。一雙滄桑的大手,見證了漁民的艱辛。
漁民們捕魚時,通常會有自己相對熟悉的固定捕魚區域,運氣好的話,一早上能捕二三十斤魚,到市場上能賣一百五十元左右。
每天中午,漁民們將當天捕獲的劍湖魚拿到環湖路邊售賣,逐漸形成了一個售賣劍湖魚的臨時市場。
有的漁民也會在船上做一頓午飯吃,冬捕的漁船上生一盆火,既可以取暖也可以用來燒水做飯。捕魚中適時煮上一鍋鑼鍋飯,待捕到魚後,將準備好的臘肉炒香,加入劍湖水,就可以放入新鮮的鯽魚,再放上花椒、辣椒和鹽等佐料,最後配上自家帶來的蘿蔔和青菜,就是一鍋美味的劍湖水煮劍湖魚,最簡單、最傳統的烹煮方式往往能成就特別的美食。
漁民在漁船上煮魚。劍湖水煮劍湖魚,是劍湖特有的美食名片。
捕魚回家後,漁民要對漁網進行及時清理,以便下次使用。
晨光映照,輕紗如雪;霜染紅葉,皓月高懸;鷗鷺悠悠,漁舟匆匆。劍湖冬捕,是冬日劍湖一道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