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下,翠湖、海埂大壩等景區景點海鷗翩飛,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與鷗同樂,在藍天白雲下感受春城昆明的熱情;夜幕降臨,昆明老街、南強街巷等商圈燈火通明、人流如織,隨風飄來的美食香氣,讓人感受到濃郁的市井煙火氣息……今年以來,昆明通過採取一系列創新舉措促消費、重點打造六條黃金旅游路線等,積極推動全市服務業蓬勃發展、多元共進。
多點發力促消費激發市場活力
消費,一頭連着生産發展,一頭連着民生福祉,在經濟發展中起到基礎性作用。
圍繞商務部提出的“消費促進年”相關安排部署,昆明市通過加強服務、培育消費供給新主體,舉辦各類活動打造促進消費的新載體,推動各方面要素融合創新,落實以舊換新安排部署,持續打造消費新場景。
今年,以舊換新成為大眾消費領域的熱點。自雲南省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啟動以來,昆明市主動加強統籌聯動,積極搶抓政策機遇,在活動組織、宣傳、提高成效等方面多管齊下,打好“政策+活動”組合拳,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帶來更多便利,持續激發消費市場潛力。
為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昆明市商務局積極利用市級機關豐收節展銷會、雲南人的中秋節——我在昆明賣“月亮”·2024滇式月餅線下品鑒會、2024昆明半程馬拉松、全市工會幹部培訓班等活動,設置政策諮詢點或宣講以舊換新政策,組織開展以舊換新下鄉、政銀企綠色更新等惠民促消費活動,整合回收端、銷售端、金融端等惠民資源,開展上門回收和送新到家服務,助力煥新消費場景。
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600余億元,消費市場穩定增長,以舊換新初顯成效。
近日,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加力推動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實施方案》,提出擴大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業態等舉措。持續開展“彩雲”系列促消費活動,聯合重點企業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進社區、進企業、進鄉街子等活動。加快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組織開展彩雲市集展銷活動等,充分挖掘消費潛能,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文旅新體驗讓流量變“留量”
今年以來,昆明持續打造六條黃金旅游線路,不斷創造文旅新體驗,讓流量變“留量”。
目前,五華區正重點謀劃“大翠湖歷史人文旅游圈”,持續激發“翠湖文化旅游節”“藍花楹文化藝術節”等品牌活力,創新升級城市休閒旅游模式,把五華打造為“最昆明”的旅游目的地、歷史文化旅游産業引領區和區域性文旅消費集聚區。
以翠湖博物館群為例,五華區積極鼓勵企業、個人、高校等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博物館群建設。目前,翠湖周邊的22個博物館已建成開放21個,同步推出“五華區博物總館官方數字化&&”,讓游客獲得更便捷、新穎的參觀體驗。今年1月至10月,翠湖博物館群接待游客408萬人次。
在昆明世博園賞園林大觀,在陽宗海看雲端花海,到轎子山體驗酣暢淋漓的夜爬……在昆明,游客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體驗方式。今年以來,昆明世博園生物多樣研學、轎子山森林課堂、九鄉地質科普研學等特色研學産品的推出,以及國風潮玩、花漾雲南、夏日雲游、火把節、潑水節等活動的舉辦,讓圍繞六條黃金旅游線路的旅游消費場景不斷創新。
作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範城市,昆明正全力推動旅游資源産品化、旅游産品市場化,打造六條黃金旅游線路和“觀鷗季、賞花季、食菌季、市場游”品牌,以及公園1903、昆明老街—南強街巷、鬥南花市、官渡古鎮4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雲南民族村、融創滇池後海文商旅綜合體、同德廣場等9個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進一步釋放文旅消費潛力。
今年國慶假期,昆明接待國內游客1284.12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4.51%,累計實現國內旅游花費150.57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5.07%。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人士&&,昆明將繼續深化文旅融合,用好豐富的文旅資源,為游客提供更多沉浸式、體驗式旅游産品,把培育新型文旅消費作為旅游發展的重中之重,讓游客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順心、游得舒心、購得稱心、娛得開心,讓“頭回客”變“回頭客”,把流量變“留量”,讓“網紅”成“長紅”,推進旅游興市,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加快把昆明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休閒度假旅游目的地。(記者 繆亞平 李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