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理市蒼山分局(以下簡稱“大理市蒼山分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保護蒼山生物多樣性,建設大理生態文明”目標,通過整合資源,創新保護管理方式,對自然保護區管理建設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進一步提升了自然保護區生態多樣性保護能力,譜寫出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主動作為 加強蒼山保護項目建設
大理市蒼山分局充分發揮黨組項目建設“主心骨”作用,領導幹部帶頭細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建設推進計劃,及時掌握並解決項目推進中的難點、堵點,逐項分解目標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強化執行力建設,完成紅旗渠巡護道路修繕維護工程和大理蒼山巡護步道(金剛城至小圓山段)維護工程,積極推進大理市蒼山生物多樣性生態恢復及保護項目、雲南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蒼山片區)保護及監測設施建設項目落地,全力抓好大理蒼山將軍洞至感通寺森林防火應急通道建設項目保障服務,積極謀劃、申報、建設蒼山保護管理項目,搭建蒼山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促進&&,讓“蒼山不墨千秋畫”的自然美景不斷得到昇華。
探索研究 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
今年,大理市蒼山分局啟動了蒼山花甸壩黃牡丹、龍女花等蒼山野生植物種群就地近地保護工作,積極探索瀕危物種搶救性保護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採取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蒼山花甸壩基地苗木培育及日常管護和近地保護基地苗木移植。
大理市蒼山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新繁育黃牡丹、龍女花約2000株,移植黃牡丹、龍女花、泡泡葉杜鵑等特色苗木616株。同時,大理市蒼山分局組織黨員、護林員配合對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開展本底資源調查和網格化監測工作,動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護,過去難得一見的珍稀動植物頻頻亮相。
近日,大理市蒼山分局首次在蒼山東坡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鬣羚的活動影像。此外,在與大理大學合作蒼山綜合科學考察中,發現1個植物新物種和4個昆蟲新物種,這些發現再一次證明了蒼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以及蒼山保護區近年來的保護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創新宣傳 傳播生態保護思想
大理市蒼山分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科學運用網絡新媒體,擴大宣傳範圍,提升宣傳效果,創建了“醉美蒼山”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發布保護區條例規定、相關通告及日常工作成效信息。今年以來,大理市蒼山分局開展“守護綠水青山,共建美好家園”等宣傳活動9次,覆蓋鄉(鎮)5個,參與群眾7000余名。
大理市蒼山分局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讓自然保護區宣傳教育進校園、進社區、進村莊,宣傳自然保護區科普知識,傳遞保護自然資源理念,培養小朋友和“大朋友”對自然保護區環境保護的科學認識。
巡護監測 確保生態資源安全
大理市蒼山分局建立局黨組成員&&分管各片區管護站的責任包保機制,按照年初制定的巡護監測工作要求,結合“林長制”工作責任制度,對轄區內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地質遺跡、重要景觀開展巡護監測工作,同時對各轄區卡點、防火水池、寺觀廟宇、入山公路、登山步道(小路)、應急通道、住山戶(單位)等進行了數據採集並矢量化上圖,更新大理片區蒼山森林防火示意圖,初步形成大理市蒼山片區“一張圖”。
今年以來,大理市蒼山分局共開展巡護監測工作93次,持續監測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生長趨勢、及時掌握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違規行為整改情況,築牢生態資源安全保護網。(完)